Skip to content
体验新版
项目
组织
正在加载...
登录
切换导航
打开侧边栏
PaddlePaddle
Paddle
提交
d40bb72d
P
Paddle
项目概览
PaddlePaddle
/
Paddle
大约 1 年 前同步成功
通知
2298
Star
20931
Fork
5422
代码
文件
提交
分支
Tags
贡献者
分支图
Diff
Issue
1423
列表
看板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543
Wiki
0
Wiki
分析
仓库
DevOps
项目成员
Pages
P
Paddle
项目概览
项目概览
详情
发布
仓库
仓库
文件
提交
分支
标签
贡献者
分支图
比较
Issue
1,423
Issue
1,423
列表
看板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543
合并请求
543
Pages
分析
分析
仓库分析
DevOps
Wiki
0
Wiki
成员
成员
收起侧边栏
关闭侧边栏
动态
分支图
创建新Issue
提交
Issue看板
体验新版 GitCode,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提交
d40bb72d
编写于
12月 16, 2016
作者:
L
livc
浏览文件
操作
浏览文件
下载
电子邮件补丁
差异文件
modify rnn_config_cn.rst
上级
660b310f
变更
1
隐藏空白更改
内联
并排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287 addition
and
0 deletion
+287
-0
doc/howto/deep_model/rnn_config_cn.rst
doc/howto/deep_model/rnn_config_cn.rst
+287
-0
未找到文件。
doc/howto/deep_model/rnn_config_cn.rst
0 → 100644
浏览文件 @
d40bb72d
RNN 配置
========
本教程将指导你如何在 PaddlePaddle
中配置循环神经网络(RNN)。PaddlePaddle
高度支持灵活和高效的循环神经网络配置。 在本教程中,您将了解如何:
- 准备用来学习循环神经网络的序列数据。
- 配置循环神经网络架构。
- 使用学习完成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序列。
我们将使用 vanilla 循环神经网络和 sequence to sequence
模型来指导你完成这些步骤。sequence to sequence
模型的代码可以在\ ``demo / seqToseq``\ 找到。
准备序列数据
------------
PaddlePaddle
不需要对序列数据进行任何预处理,例如填充。唯一需要做的是将相应类型设置为输入。例如,以下代码段定义了三个输入。
它们都是序列,它们的大小是\ ``src_dict``\ ,\ ``trg_dict``\ 和\ ``trg_dict``\ :
.. code:: sourcecode
settings.input_types = [
integer_value_sequence(len(settings.src_dict)),
integer_value_sequence(len(settings.trg_dict)),
integer_value_sequence(len(settings.trg_dict))]
在\ ``process``\ 函数中,每个\ ``yield``\ 函数将返回三个整数列表。每个整数列表被视为一个整数序列:
.. code:: sourcecode
yield src_ids, trg_ids, trg_ids_next
有关如何编写数据提供程序的更多细节描述,请参考
`PyDataProvider2 <../../ui/data_provider/index.html>`__\ 。完整的数据提供文件在
``demo/seqToseq/dataprovider.py``\ 。
配置循环神经网络架构
--------------------
简单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
循环神经网络在每个时间步骤顺序地处理序列。下面列出了 LSTM 的架构的示例。
.. figure:: ../../../tutorials/sentiment_analysis/bi_lstm.jpg
:alt: image
image
一般来说,循环网络从 *t* = 1 到 *t* = *T* 或者反向地从 *t* = *T* 到 *t*
= 1 执行以下操作。
*x*\ \ *t* + 1 = *f*\ \ *x*\ (*x*\ \ *t*\ ),\ *y*\ \ *t*\ = *f*\ \ *y*\ (*x*\ \ *t*\ )
其中 *f*\ \ *x*\ (.) 称为\ **单步函数**\ (即单时间步执行的函数,step
function),而 *f*\ \ *y*\ (.) 称为\ **输出函数**\ 。在 vanilla
循环神经网络中,单步函数和输出函数都非常简单。然而,PaddlePaddle
可以通过修改这两个函数来实现复杂的网络配置。我们将使用 sequence to
sequence
模型演示如何配置复杂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在本节中,我们将使用简单的
vanilla
循环神经网络作为使用\ ``recurrent_group``\ 配置简单循环神经网络的例子。
注意,如果你只需要使用简单的RNN,GRU或LSTM,那么推荐使用\ ``grumemory``\ 和\ ``lstmemory``\ ,因为它们的计算效率比\ ``recurrent_group``\ 更高。
对于 vanilla RNN,在每个时间步长,\ **单步函数**\ 为:
*x*\ \ *t* + 1 = *W*\ \ *x*\ \ *x*\ \ *t*\ + *W*\ \ *i*\ \ *I*\ \ *t*\ + *b*
其中 *x*\ \ *t*\ 是RNN状态,并且 *I*\ \ *t*\ 是输入,\ *W*\ \ *x*\ 和
*W*\ \ *i*\ 分别是RNN状态和输入的变换矩阵。\ *b*
是偏差。它的\ **输出函数**\ 只需要\ *x*\ \ *t*\ 作为输出。
``recurrent_group``\ 是构建循环神经网络的最重要的工具。
它定义了\ **单步函数**\ ,\ **输出函数**\ 和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注意,这个函数的\ ``step``\ 参数需要实现\ ``step function``\ (单步函数)和\ ``output function``\ (输出函数):
.. code:: sourcecode
def simple_rnn(input,
size=None,
name=None,
reverse=False,
rnn_bias_attr=None,
act=None,
rnn_layer_attr=None):
def __rnn_step__(ipt):
out_mem = memory(name=name, size=size)
rnn_out = mixed_layer(input = [full_matrix_projection(ipt),
full_matrix_projection(out_mem)],
name = name,
bias_attr = rnn_bias_attr,
act = act,
layer_attr = rnn_layer_attr,
size = size)
return rnn_out
return recurrent_group(name='%s_recurrent_group' % name,
step=__rnn_step__,
reverse=reverse,
input=input)
PaddlePaddle
使用“Memory”(记忆模块)实现单步函数。\ **Memory**\ 是在PaddlePaddle中构造循环神经网络时最重要的概念。
Memory是在单步函数中循环使用的状态,例如\ *x*\ \ *t* + 1 = *f*\ \ *x*\ (*x*\ \ *t*\ )。
一个Memory包含\ **输出**\ 和\ **输入**\ 。当前时间步处的Memory的输出作为下一时间步Memory的输入。Memory也可以具有\ **boot
layer(引导层)**\ ,其输出被用作Memory的初始值。
在我们的例子中,门控循环单元的输出被用作输出Memory。请注意,\ ``rnn_out``\ 层的名称与\ ``out_mem``\ 的名称相同。这意味着\ ``rnn_out``
(*x*\ \ *t* + 1)的输出被用作\ ``out_mem``\ Memory的\ **输出**\ 。
Memory也可以是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时间步中,我们有一个序列作为循环神经网络的状态。这在构造非常复杂的循环神经网络时是有用的。
其他高级功能包括定义多个Memory,以及使用子序列来定义分级循环神经网络架构。
我们在函数的结尾返回\ ``rnn_out``\ 。 这意味着 ``rnn_out``
层的输出被用作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 **输出**\ 函数。
Sequence to Sequence Model with Attention
~~~~~~~~~~~~~~~~~~~~~~~~~~~~~~~~~~~~~~~~~
我们将使用 sequence to sequence model with attention
作为例子演示如何配置复杂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的说明如下图所示。
.. figure:: ../../../tutorials/text_generation/encoder-decoder-attention-model.png
:alt: image
image
在这个模型中,源序列 *S* = {*s*\ 1, …, \ *s*\ \ *T*\ }
用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编码。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隐藏状态
*H*\ \ *S*\ = {*H*\ 1, …, \ *H*\ \ *T*\ } 被称为
*编码向量*\ 。解码器是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当解读每一个\ *y*\ \ *t*\ 时,
这个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生成一系列权重
*W*\ \ *S*\ \ *t*\ = {*W*\ 1\ *t*\ , …, \ *W*\ \ *T*\ \ *t*\ },
用于计算编码向量的加权和。加权和用来生成\ *y*\ \ *t*\ 。
模型的编码器部分如下所示。它叫做\ ``grumemory``\ 来表示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如果网络架构简单,那么推荐使用循环神经网络的方法,因为它比
``recurrent_group``
更快。我们已经实现了大多数常用的循环神经网络架构,可以参考
`Layers <../../ui/api/trainer_config_helpers/layers_index.html>`__
了解更多细节。
我们还将编码向量投射到 ``decoder_size``
维空间。这通过获得反向循环网络的第一个实例,并将其投射到
``decoder_size`` 维空间完成:
.. code:: sourcecode
# 定义源语句的数据层
src_word_id = data_layer(name='source_language_word', size=source_dict_dim)
# 计算每个词的词向量
src_embedding = embedding_layer(
input=src_word_id,
size=word_vector_dim,
param_attr=ParamAttr(name='_source_language_embedding'))
# 应用前向循环神经网络
src_forward = grumemory(input=src_embedding, size=encoder_size)
# 应用反向递归神经网络(reverse=True表示反向循环神经网络)
src_backward = grumemory(input=src_embedding,
size=encoder_size,
reverse=True)
# 将循环神经网络的前向和反向部分混合在一起
encoded_vector = concat_layer(input=[src_forward, src_backward])
# 投射编码向量到 decoder_size
encoder_proj = mixed_layer(input = [full_matrix_projection(encoded_vector)],
size = decoder_size)
# 计算反向RNN的第一个实例
backward_first = first_seq(input=src_backward)
# 投射反向RNN的第一个实例到 decoder size
decoder_boot = mixed_layer(input=[full_matrix_projection(backward_first)], size=decoder_size, act=TanhActivation())
解码器使用 ``recurrent_group`` 来定义循环神经网络。单步函数和输出函数在
``gru_decoder_with_attention`` 中定义:
.. code:: sourcecode
group_inputs=[StaticInput(input=encoded_vector,is_seq=True),
StaticInput(input=encoded_proj,is_seq=True)]
trg_embedding = embedding_layer(
input=data_layer(name='target_language_word',
size=target_dict_dim),
size=word_vector_dim,
param_attr=ParamAttr(name='_target_language_embedding'))
group_inputs.append(trg_embedding)
# 对于配备有注意力机制的解码器,在训练中,
# 目标向量(groudtruth)是数据输入,
# 而源序列的编码向量可以被无边界的memory访问
# StaticInput 意味着不同时间步的输入都是相同的值,
# 否则它以一个序列输入,不同时间步的输入是不同的。
# 所有输入序列应该有相同的长度。
decoder = recurrent_group(name=decoder_group_name,
step=gru_decoder_with_attention,
input=group_inputs)
单步函数的实现如下所示。首先,它定义解码网络的\ **Memory**\ 。然后定义
attention,门控循环单元单步函数和输出函数:
.. code:: sourcecode
def gru_decoder_with_attention(enc_vec, enc_proj, current_word):
# 定义解码器的Memory
# Memory的输出定义在 gru_step 内
# 注意 gru_step 应该与它的Memory名字相同
decoder_mem = memory(name='gru_decoder',
size=decoder_size,
boot_layer=decoder_boot)
# 计算 attention 加权编码向量
context = simple_attention(encoded_sequence=enc_vec,
encoded_proj=enc_proj,
decoder_state=decoder_mem)
# 混合当前词向量和attention加权编码向量
decoder_inputs = mixed_layer(inputs = [full_matrix_projection(context),
full_matrix_projection(current_word)],
size = decoder_size * 3)
# 定义门控循环单元循环神经网络单步函数
gru_step = gru_step_layer(name='gru_decoder',
input=decoder_inputs,
output_mem=decoder_mem,
size=decoder_size)
# 定义输出函数
out = mixed_layer(input=[full_matrix_projection(input=gru_step)],
size=target_dict_dim,
bias_attr=True,
act=SoftmaxActivation())
return out
生成序列
--------
训练模型后,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生成序列。通常的做法是使用\ **beam search**
生成序列。以下代码片段定义 beam search 算法。注意,\ ``beam_search``
函数假设 ``step`` 的输出函数返回的是下一个时刻输出词的 softmax
归一化概率向量。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以下更改。
- 使用 ``GeneratedInput`` 来表示 trg\_embedding。 ``GeneratedInput``
将上一时间步所生成的词的向量来作为当前时间步的输入。
- 使用 ``beam_search`` 函数。这个函数需要设置:
- ``bos_id``: 开始标记。每个句子都以开始标记开头。
- ``eos_id``: 结束标记。每个句子都以结束标记结尾。
- ``beam_size``: beam search 算法中的beam大小。
- ``max_length``: 生成序列的最大长度。
- 使用 ``seqtext_printer_evaluator``
根据索引矩阵和字典打印文本。这个函数需要设置:
- ``id_input``: 数据的整数ID,用于标识生成的文件中的相应输出。
- ``dict_file``: 用于将词ID转换为词的字典文件。
- ``result_file``: 生成结果文件的路径。
代码如下:
.. code:: sourcecode
group_inputs=[StaticInput(input=encoded_vector,is_seq=True),
StaticInput(input=encoded_proj,is_seq=True)]
# 在生成时,解码器基于编码源序列和最后生成的目标词预测下一目标词。
# 编码源序列(编码器输出)必须由只读Memory的 StaticInput 指定。
# 这里, GeneratedInputs 自动获取上一个生成的词,并在最开始初始化为起始词,如 <s>。
trg_embedding = GeneratedInput(
size=target_dict_dim,
embedding_name='_target_language_embedding',
embedding_size=word_vector_dim)
group_inputs.append(trg_embedding)
beam_gen = beam_search(name=decoder_group_name,
step=gru_decoder_with_attention,
input=group_inputs,
bos_id=0, # Beginnning token.
eos_id=1, # End of sentence token.
beam_size=beam_size,
max_length=max_length)
seqtext_printer_evaluator(input=beam_gen,
id_input=data_layer(name="sent_id", size=1),
dict_file=trg_dict_path,
result_file=gen_trans_file)
outputs(beam_gen)
注意,这种生成技术只用于类似解码器的生成过程。如果你正在处理序列标记任务,请参阅
`Semantic Role Labeling
Demo <../../demo/semantic_role_labeling/index.html>`__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完整的配置文件在\ ``demo/seqToseq/seqToseq_net.py``\ 。
编辑
预览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请重试
或
添加新附件
.
添加附件
取消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取消
想要评论请
注册
或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