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体验新版
项目
组织
正在加载...
登录
切换导航
打开侧边栏
程序yang
unidocs-zh
提交
fda3a618
U
unidocs-zh
项目概览
程序yang
/
unidocs-zh
与 Fork 源项目一致
Fork自
DCloud / unidocs-zh
通知
1
Star
1
Fork
0
代码
文件
提交
分支
Tags
贡献者
分支图
Diff
Issue
0
列表
看板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0
DevOps
流水线
流水线任务
计划
Wiki
0
Wiki
分析
仓库
DevOps
项目成员
Pages
U
unidocs-zh
项目概览
项目概览
详情
发布
仓库
仓库
文件
提交
分支
标签
贡献者
分支图
比较
Issue
0
Issue
0
列表
看板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0
合并请求
0
Pages
DevOps
DevOps
流水线
流水线任务
计划
分析
分析
仓库分析
DevOps
Wiki
0
Wiki
成员
成员
收起侧边栏
关闭侧边栏
动态
分支图
创建新Issue
流水线任务
提交
Issue看板
提交
fda3a618
编写于
8月 23, 2022
作者:
雪洛
浏览文件
操作
浏览文件
下载
电子邮件补丁
差异文件
docs: update uni-id-summary
上级
bdbd8161
变更
1
隐藏空白更改
内联
并排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32 addition
and
7 deletion
+32
-7
docs/uniCloud/uni-id-summary.md
docs/uniCloud/uni-id-summary.md
+32
-7
未找到文件。
docs/uniCloud/uni-id-summary.md
浏览文件 @
fda3a618
...
...
@@ -270,12 +270,12 @@ uni-id的云端配置文件在`uniCloud/cloudfunctions/common/uni-config-center/
"codeExpiresIn"
:
180
,
//
验证码过期时间,单位为秒,注意一定要是
60
的整数倍
"smsKey"
:
"your sms key"
,
//
短信密钥key,开通短信服务处可以看到
"smsSecret"
:
"your sms secret"
,
//
短信密钥secret,开通短信服务处可以看到
"scene"
:
{
"bind-mobile"
:
{
//
对绑定手机号场景的配置
"templateId"
:
"your template id"
,
//
绑定手机号使用的短信验证码模板
"codeExpiresIn"
:
240
//
绑定手机号验证码过期时间
}
}
"scene"
:
{
"bind-mobile"
:
{
//
对绑定手机号场景的配置
"templateId"
:
"your template id"
,
//
绑定手机号使用的短信验证码模板
"codeExpiresIn"
:
240
//
绑定手机号验证码过期时间
}
}
},
"univerify"
:
{
"appid"
:
"your appid"
,
//
当前应用的appid,使用云函数URL化,此项必须配置
...
...
@@ -315,6 +315,22 @@ tokenExpiresThreshold用于指定token还有多长时间过期时自动刷新tok
uni-id-co 与 uni-id-pages 内的前端页面均支持这四个内置规则,如需自定义规则,请参考:
[
uni-id-co自定义校验规则
](
uni-id-pages.md#custom-validator
)
### 登录方式及配置说明@login-and-config
|登录方式 |配置及获取方式 |
|-- |-- |
|用户名、手机号、邮箱+密码|配置
`passwordSecret`
即可 |
|手机号+验证码 |配置
`service.sms`
,在开发者中心短信服务内获取配置信息:
[
短信服务
](
https://dev.dcloud.net.cn/#/pages/sms/base
)
|
|手机号一键登录 |配置
`service.univerify`
,在开发者中心一键登录服务内获取:
[
一键登录
](
https://dev.dcloud.net.cn/#/pages/uniLogin/index
)
|
|微信小程序登录 |配置
`mp-weixin.oauth.weixin`
,在微信公众平台获取:
[
微信开放平台
](
https://mp.weixin.qq.com/
)
|
|微信公众号登录 |配置
`web.oauth.weixin-h5`
,在微信公众平台获取:
[
微信开放平台
](
https://mp.weixin.qq.com/
)
|
|微信PC页面扫码登录 |配置
`web.oauth.weixin-web`
,在微信开放平台获取:
[
微信开放平台
](
https://open.weixin.qq.com/
)
|
|微信APP端登录 |配置
`app.oauth.weixin`
,在微信开放平台获取:
[
微信开放平台
](
https://open.weixin.qq.com/
)
|
|QQ 小程序端登录 |配置
`mp-qq.oauth.qq`
,在QQ开放平台获取:
[
QQ开放平台
](
https://q.qq.com/
)
|
|QQ APP端登录 |配置
`app.oauth.qq`
,在QQ互联获取:
[
QQ互联
](
https://connect.qq.com/
)
|
|支付宝小程序端登录 |配置
`mp-alipay.oauth.alipay`
,在支付宝开放平台获取:
[
支付宝开放平台
](
https://openhome.alipay.com/develop/manage
)
|
|Apple APP端登录 |配置
`app.oauth.apple`
,在Apple开发者中心自行配置:
[
Apple开发者中心
](
https://developer.apple.com/account/resources/identifiers/list
)
|
## token令牌
首先解释下token的概念。token是服务器颁发给客户端的一个令牌。
...
...
@@ -1176,7 +1192,16 @@ uni-id-co在微信、QQ登录或注册时会自动保存用户的sessionKey、ac
}
```
此结构无法满足多应用同一平台关联同一服务空间且允许用户跨应用登录的场景。因此在
`uni-id-pages 1.0.8`
及更高版本对此做出了调整,改为使用
[
uni-open-bridge-common
](
uni-open-bridge.md#uni-open-bridge-common
)
存储用户token信息。同时为了兼容旧版本上述third_party字段仍存有这些信息。
此结构无法满足多应用同一平台关联同一服务空间且允许用户跨应用登录的场景。因此在
`uni-id-pages 1.0.8`
及更高版本对此做出了调整,改为使用
[
uni-open-bridge-common
](
uni-open-bridge.md#uni-open-bridge-common
)
存储用户在三方平台的凭据信息。同时为了兼容旧版本上述third_party字段仍存有这些信息。
目前被
`uni-id-co`
保存的三方凭据有以下几种:
-
微信小程序端用户session_key,通过
`uni-open-bridge-common`
的
`setSessionKey`
方法写入
-
微信公众号页面用户access_token,通过
`uni-open-bridge-common`
的
`setUserAccessToken`
方法写入
-
微信web页面扫码登录时返回的用户access_token,通过
`uni-open-bridge-common`
的
`setUserAccessToken`
方法写入
-
微信APP登录时返回的用户access_token,通过
`uni-open-bridge-common`
的
`setUserAccessToken`
方法写入
-
QQ小程序端用户session_key,通过
`uni-open-bridge-common`
的
`setSessionKey`
方法写入
-
QQ APP登录时返回的用户access_token,通过
`uni-open-bridge-common`
的
`setUserAccessToken`
方法写入
### 钩子@hooks
...
...
编辑
预览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请重试
或
添加新附件
.
添加附件
取消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取消
想要评论请
注册
或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