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子结构.md 9.4 KB
Newer Older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 2
# 动态规划答疑篇

L
labuladong 已提交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 align='center'>
<a href="https://github.com/labuladong/fucking-algorithm" target="view_window"><img alt="GitHub" src="https://img.shields.io/github/stars/labuladong/fucking-algorithm?label=Stars&style=flat-square&logo=GitHub"></a>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labuladong"><img src="https://img.shields.io/badge/%E7%9F%A5%E4%B9%8E-@labuladong-000000.svg?style=flat-square&logo=Zhihu"></a>
<a href="https://i.loli.net/2020/10/10/MhRTyUKfXZOlQYN.jpg"><img src="https://img.shields.io/badge/公众号-@labuladong-000000.svg?style=flat-square&logo=WeChat"></a>
<a href="https://space.bilibili.com/14089380"><img src="https://img.shields.io/badge/B站-@labuladong-000000.svg?style=flat-square&logo=Bilibili"></a>
</p>

![](../pictures/souyisou.png)

相关推荐: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 16
  * [搜索引擎背后的经典数据结构和算法](https://labuladong.gitbook.io/algo/)
  * [动态规划之四键键盘](https://labuladong.gitbook.io/algo/)
17 18 19

**-----------**

L
labuladong 已提交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这篇文章就给你讲明白两个问题:

1、到底什么才叫「最优子结构」,和动态规划什么关系。

2、为什么动态规划遍历 `dp` 数组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正着遍历,有的倒着遍历,有的斜着遍历。

### 一、最优子结构详解

「最优子结构」是某些问题的一种特定性质,并不是动态规划问题专有的。也就是说,很多问题其实都具有最优子结构,只是其中大部分不具有重叠子问题,所以我们不把它们归为动态规划系列问题而已。

我先举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假设你们学校有 10 个班,你已经计算出了每个班的最高考试成绩。那么现在我要求你计算全校最高的成绩,你会不会算?当然会,而且你不用重新遍历全校学生的分数进行比较,而是只要在这 10 个最高成绩中取最大的就是全校的最高成绩。

我给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就**符合最优子结构**:可以从子问题的最优结果推出更大规模问题的最优结果。让你算**每个班**的最优成绩就是子问题,你知道所有子问题的答案后,就可以借此推出**全校**学生的最优成绩这个规模更大的问题的答案。

你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只是因为显然没有重叠子问题,所以我们简单地求最值肯定用不出动态规划。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们学校有 10 个班,你已知每个班的最大分数差(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值)。那么现在我让你计算全校学生中的最大分数差,你会不会算?可以想办法算,但是肯定不能通过已知的这 10 个班的最大分数差推到出来。因为这 10 个班的最大分数差不一定就包含全校学生的最大分数差,比如全校的最大分数差可能是 3 班的最高分和 6 班的最低分之差。

38
这次我给你提出的问题就**不符合最优子结构**,因为你没办通过每个班的最优值推出全校的最优值,没办法通过子问题的最优值推出规模更大的问题的最优值。前文「动态规划详解」说过,想满足最优子结,子问题之间必须互相独立。全校的最大分数差可能出现在两个班之间,显然子问题不独立,所以这个问题本身不符合最优子结构。
L
labuladong 已提交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那么遇到这种最优子结构失效情况,怎么办?策略是:改造问题**。对于最大分数差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没办法利用已知的每个班的分数差吗,那我只能这样写一段暴力代码:

```java
int result = 0;
for (Student a : school) {
    for (Student b : school) {
        if (a is b) continue;
        result = max(result, |a.score - b.score|);
    }
}
return result;
```

改造问题,也就是把问题等价转化:最大分数差,不就等价于最高分数和最低分数的差么,那不就是要求最高和最低分数么,不就是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么,不就具有最优子结构了么?那现在改变思路,借助最优子结构解决最值问题,再回过头解决最大分数差问题,是不是就高效多了?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太简单了,不过请读者回顾一下,我们做动态规划问题,是不是一直在求各种最值,本质跟我们举的例子没啥区别,无非需要处理一下重叠子问题。

L
labuladong 已提交
57
前文不[同定义不同解法](https://labuladong.gitbook.io/algo/)[高楼扔鸡蛋进阶](https://labuladong.gitbook.io/algo/) 就展示了如何改造问题,不同的最优子结构,可能导致不同的解法和效率。
L
labuladong 已提交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再举个常见但也十分简单的例子,求一棵二叉树的最大值,不难吧(简单起见,假设节点中的值都是非负数):

```java
int maxV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1;
    int left = maxVal(root.left);
    int right = maxVal(root.right);
    return max(root.val, left, right);
}
```

你看这个问题也符合最优子结构,以 `root` 为根的树的最大值,可以通过两边子树(子问题)的最大值推导出来,结合刚才学校和班级的例子,很容易理解吧。

当然这也不是动态规划问题,旨在说明,最优子结构并不是动态规划独有的一种性质,能求最值的问题大部分都具有这个性质;**但反过来,最优子结构性质作为动态规划问题的必要条件,一定是让你求最值的**,以后碰到那种恶心人的最值题,思路往动态规划想就对了,这就是套路。

动态规划不就是从最简单的 base case 往后推导吗,可以想象成一个链式反应,以小博大。但只有符合最优子结构的问题,才有发生这种链式反应的性质。

找最优子结构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明状态转移方程正确性的过程,方程符合最优子结构就可以写暴力解了,写出暴力解就可以看出有没有重叠子问题了,有则优化,无则 OK。这也是套路,经常刷题的朋友应该能体会。

这里就不举那些正宗动态规划的例子了,读者可以翻翻历史文章,看看状态转移是如何遵循最优子结构的,这个话题就聊到这,下面再来看另外个动态规划迷惑行为。

### 二、dp 数组的遍历方向

我相信读者做动态规问题时,肯定会对 `dp` 数组的遍历顺序有些头疼。我们拿二维 `dp` 数组来举例,有时候我们是正向遍历:

```java
int[][] dp = new int[m][n];
for (int i = 0; i < m; i++)
    for (int j = 0; j < n; j++)
        // 计算 dp[i][j]
```

有时候我们反向遍历:

```java
for (int i = m - 1; i >= 0; i--)
    for (int j = n - 1; j >= 0; j--)
        // 计算 dp[i][j]
```

有时候可能会斜向遍历:

```java
// 斜着遍历数组
for (int l = 2; l <= n; l++) {
    for (int i = 0; i <= n - l; i++) {
        int j = l + i - 1;
        // 计算 dp[i][j]
    }
}
```

甚至更让人迷惑的是,有时候发现正向反向遍历都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比如我们在「团灭股票问题」中有的地方就正反皆可。

那么,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其中的原因的。你只要把住两点就行了:

**1、遍历的过程中,所需的状态必须是已经计算出来的**

**2、遍历的终点必须是存储结果的那个位置**

120
下面来距离解释上面两个原则是什么意思。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比如编辑距离这个经典的问题,详解见前文「编辑距离详解」,我们通过对 `dp` 数组的定义,确定了 base case 是 `dp[..][0]``dp[0][..]`,最终答案是 `dp[m][n]`;而且我们通过状态转移方程知道 `dp[i][j]` 需要从 `dp[i-1][j]`, `dp[i][j-1]`, `dp[i-1][j-1]` 转移而来,如下图:

![](../pictures/最优子结构/1.jpg)

那么,参考刚才说的两条原则,你该怎么遍历 `dp` 数组?肯定是正向遍历:

```java
for (int i = 1; i < m; i++)
    for (int j = 1; j < n; j++)
        // 通过 dp[i-1][j], dp[i][j - 1], dp[i-1][j-1]
        // 计算 dp[i][j]
```

因为,这样每一步迭代的左边、上边、左上边的位置都是 base case 或者之前计算过的,而且最终结束在我们想要的答案 `dp[m][n]`

再举一例,回文子序列问题,详见前文「子序列问题模板」,我们通过过对 `dp` 数组的定义,确定了 base case 处在中间的对角线,`dp[i][j]` 需要从 `dp[i+1][j]`, `dp[i][j-1]`, `dp[i+1][j-1]` 转移而来,想要求的最终答案是 `dp[0][n-1]`,如下图:

![](../pictures/最长回文子序列/4.jpg)

这种情况根据刚才的两个原则,就可以有两种正确的遍历方式:

![](../pictures/最长回文子序列/5.jpg)

要么从左至右斜着遍历,要么从下向上从左到右遍历,这样才能保证每次 `dp[i][j]` 的左边、下边、左下边已经计算完毕,得到正确结果。

现在,你应该理解了这两个原则,主要就是看 base case 和最终结果的存储位置,保证遍历过程中使用的数据都是计算完毕的就行,有时候确实存在多种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可根据个人口味自行选择。


150
**_____________**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1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2
**刷算法,学套路,认准 labuladong,公众号和 [在线电子书](https://labuladong.gitbook.io/algo/) 持续更新最新文章**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3

154
**本小抄即将出版,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小抄」限时免费获取,回复「进群」可进刷题群一起刷题,带你搞定 LeetCode**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5

156
<p align='center'>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7
<img src="../pictures/qrcode.jpg" width=200 >
158
</p>
L
labuladong 已提交
159 160

======其他语言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