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ME.md 8.7 KB
Newer Older
Z
Zeyu Chen 已提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Transformer

以下是本例的简要目录结构及说明:

```text
.
├── images               # README 文档中的图片
├── predict.py           # 预测脚本
├── reader.py            # 数据读取接口
├── README.md            # 文档
├── train.py             # 训练脚本
├── transformer.py       # 模型定义文件
└── transformer.yaml     # 配置文件
```

## 模型简介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MT)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输入为源语言句子,输出为相应的目标语言的句子。

本项目是机器翻译领域主流模型 Transformer 的 PaddlePaddle 实现, 包含模型训练,预测以及使用自定义数据等内容。用户可以基于发布的内容搭建自己的翻译模型。


## 快速开始

### 安装说明

1. paddle安装

    本项目依赖于 PaddlePaddle 2.0rc及以上版本或适当的develop版本,请参考 [安装指南](https://www.paddlepaddle.org.cn/install/quick) 进行安装

2. 下载代码

    克隆代码库到本地

3. 环境依赖

    该模型使用PaddlePaddle,关于环境依赖部分,请先参考PaddlePaddle[安装说明](https://www.paddlepaddle.org.cn/documentation/docs/zh/install/index_cn.html)关于环境依赖部分的内容。
    此外,需要另外涉及:
      * attrdict
      * pyyaml
      * subword-nmt (可选,用于处理数据)



### 数据准备

公开数据集:WMT 翻译大赛是机器翻译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评测大赛,其中英德翻译任务提供了一个中等规模的数据集,这个数据集是较多论文中使用的数据集,也是 Transformer 论文中用到的一个数据集。我们也将[WMT'14 EN-DE 数据集](http://www.statmt.org/wmt14/translation-task.html)作为示例提供。

### 单机训练

### 单机单卡

以提供的英德翻译数据为例,可以执行以下命令进行模型训练:

```sh
# setting visible devices for training
export CUDA_VISIBLE_DEVICES=0
python train.py
```

可以在 transformer.yaml 文件中设置相应的参数,比如设置控制最大迭代次数的 `max_iter` 等。

### 单机多卡

同样,可以执行如下命令实现八卡训练:

```sh
export CUDA_VISIBLE_DEVICES=0,1,2,3,4,5,6,7
69
python -m paddle.distributed.launch --gpus "0,1,2,3,4,5,6,7" train.py
Z
Zeyu Chen 已提交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


### 模型推断

以英德翻译数据为例,模型训练完成后可以执行以下命令对指定文件中的文本进行翻译:

```sh
# setting visible devices for prediction
export CUDA_VISIBLE_DEVICES=0
python predict.py
```

`predict_file` 指定的文件中文本的翻译结果会输出到 `output_file` 指定的文件。执行预测时需要设置 `init_from_params` 来给出模型所在目录,更多参数的使用可以在 `transformer.yaml` 文件中查阅注释说明并进行更改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预测仅实现了单卡的预测,原因在于,翻译后面需要的模型评估依赖于预测结果写入文件顺序,多卡情况下,目前不能保证结果写入文件的顺序。


### 模型评估

预测结果中每行输出是对应行输入的得分最高的翻译,对于使用 BPE 的数据,预测出的翻译结果也将是 BPE 表示的数据,要还原成原始的数据(这里指 tokenize 后的数据)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评估过程具体如下(BLEU 是翻译任务常用的自动评估方法指标):

```sh
# 还原 predict.txt 中的预测结果为 tokenize 后的数据
sed -r 's/(@@ )|(@@ ?$)//g' predict.txt > predict.tok.txt
# 若无 BLEU 评估工具,需先进行下载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oses-smt/mosesdecoder.git
# 以英德翻译 newstest2014 测试数据为例
perl gen_data/mosesdecoder/scripts/generic/multi-bleu.perl gen_data/wmt14_ende_data/newstest2014.tok.de < predict.tok.txt
```
可以看到类似如下的结果:
```
BLEU = 26.35, 57.7/32.1/20.0/13.0 (BP=1.000, ratio=1.013, hyp_len=63903, ref_len=63078)
```

## 进阶使用

### 背景介绍

Transformer 是论文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https://arxiv.org/abs/1706.03762) 中提出的用以完成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MT)等序列到序列(sequence to sequence, Seq2Seq)学习任务的一种全新网络结构,其完全使用注意力(Attention)机制来实现序列到序列的建模[1]。

相较于此前 Seq2Seq 模型中广泛使用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使用(Self)Attention 进行输入序列到输出序列的变换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 计算复杂度小
  - 特征维度为 d 、长度为 n 的序列,在 RNN 中计算复杂度为 `O(n * d * d)` (n 个时间步,每个时间步计算 d 维的矩阵向量乘法),在 Self-Attention 中计算复杂度为 `O(n * n * d)` (n 个时间步两两计算 d 维的向量点积或其他相关度函数),n 通常要小于 d 。
- 计算并行度高
  - RNN 中当前时间步的计算要依赖前一个时间步的计算结果;Self-Attention 中各时间步的计算只依赖输入不依赖之前时间步输出,各时间步可以完全并行。
- 容易学习长程依赖(long-range dependencies)
  - RNN 中相距为 n 的两个位置间的关联需要 n 步才能建立;Self-Attention 中任何两个位置都直接相连;路径越短信号传播越容易。

Transformer 中引入使用的基于 Self-Attention 的序列建模模块结构,已被广泛应用在 Bert [2]等语义表示模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 模型概览

Transformer 同样使用了 Seq2Seq 模型中典型的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的框架结构,整体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transformer_network.png" height=400 hspace='10'/> <br />
图 1. Transformer 网络结构图
</p>

可以看到,和以往 Seq2Seq 模型不同,Transformer 的 Encoder 和 Decoder 中不再使用 RNN 的结构。

### 模型特点

Transformer 中的 Encoder 由若干相同的 layer 堆叠组成,每个 layer 主要由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和全连接的前馈(Feed-Forward)网络这两个 sub-layer 构成。
- Multi-Head Attention 在这里用于实现 Self-Attention,相比于简单的 Attention 机制,其将输入进行多路线性变换后分别计算 Attention 的结果,并将所有结果拼接后再次进行线性变换作为输出。参见图2,其中 Attention 使用的是点积(Dot-Product),并在点积后进行了 scale 的处理以避免因点积结果过大进入 softmax 的饱和区域。
- Feed-Forward 网络会对序列中的每个位置进行相同的计算(Position-wise),其采用的是两次线性变换中间加以 ReLU 激活的结构。

此外,每个 sub-layer 后还施以 Residual Connection [3]和 Layer Normalization [4]来促进梯度传播和模型收敛。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multi_head_attention.png" height=300 hspace='10'/> <br />
图 2. Multi-Head Attention
</p>

Decoder 具有和 Encoder 类似的结构,只是相比于组成 Encoder 的 layer ,在组成 Decoder 的 layer 中还多了一个 Multi-Head Attention 的 sub-layer 来实现对 Encoder 输出的 Attention,这个 Encoder-Decoder Attention 在其他 Seq2Seq 模型中也是存在的。

## FAQ

**Q:** 预测结果中样本数少于输入的样本数是什么原因  
**A:** 若样本中最大长度超过 `transformer.yaml``max_length` 的默认设置,请注意运行时增大 `--max_length` 的设置,否则超长样本将被过滤。

**Q:** 预测时最大长度超过了训练时的最大长度怎么办  
**A:** 由于训练时 `max_length` 的设置决定了保存模型 position encoding 的大小,若预测时长度超过 `max_length`,请调大该值,会重新生成更大的 position encoding 表。


## 参考文献
1. Vaswani A, Shazeer N, Parmar N, et al.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http://papers.nips.cc/paper/7181-attention-is-all-you-need.pdf)[C]//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7: 6000-6010.
2. Devlin J, Chang M W, Lee K, et al. [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https://arxiv.org/abs/1810.04805)[J]. arXiv preprint arXiv:1810.04805, 2018.
3. He K, Zhang X, Ren S, et al.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cvpr_2016/papers/He_Deep_Residual_Learning_CVPR_2016_paper.pdf)[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6: 770-778.
4. Ba J L, Kiros J R, Hinton G E. [Layer normalization](https://arxiv.org/pdf/1607.06450.pdf)[J]. arXiv preprint arXiv:1607.06450, 2016.
5. Sennrich R, Haddow B, Birch A.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of rare words with subword units](https://arxiv.org/pdf/1508.07909)[J]. arXiv preprint arXiv:1508.0790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