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验证 提交 fe1df41a 编写于 作者: S Shan Yi 提交者: GitHub

Merge pull request #618 from tink2123/temp

replace the book docs with paddle docs
此差异已折叠。
此差异已折叠。
此差异已折叠。
此差异已折叠。
......@@ -21,7 +21,7 @@
图像分类包括通用图像分类、细粒度图像分类等。图1展示了通用图像分类效果,即模型可以正确识别图像上的主要物体。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dog_cat.png " width="35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dog_cat.png?raw=true" width="350" ><br/>
图1. 通用图像分类展示
</p>
......@@ -30,7 +30,7 @@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flowers.png" width="40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flowers.png?raw=true" width="400" ><br/>
图2. 细粒度图像分类展示
</p>
......@@ -38,7 +38,7 @@
一个好的模型既要对不同类别识别正确,同时也应该能够对不同视角、光照、背景、变形或部分遮挡的图像正确识别(这里我们统一称作图像扰动)。图3展示了一些图像的扰动,较好的模型会像聪明的人类一样能够正确识别。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variations.png" width="55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variations.png?raw=true" width="550" ><br/>
图3. 扰动图片展示[22]
</p>
......@@ -47,9 +47,13 @@
图像识别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PASCAL VOC](http://host.robots.ox.ac.uk/pascal/VOC/)[ImageNet](http://image-net.org/)等公开的数据集上,很多图像识别算法通常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和比较。PASCAL VOC是2005年发起的一个视觉挑战赛,ImageNet是2010年发起的大规模视觉识别竞赛(ILSVRC)的数据集,在本章中我们基于这些竞赛的一些论文介绍图像分类模型。
在2012年之前的传统图像分类方法可以用背景描述中提到的三步完成,但通常完整建立图像识别模型一般包括底层特征学习、特征编码、空间约束、分类器设计、模型融合等几个阶段。
1). **底层特征提取**: 通常从图像中按照固定步长、尺度提取大量局部特征描述。常用的局部特征包括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 \[[1](#参考文献)\]、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方向梯度直方图) \[[2](#参考文献)\]、LBP(Local Bianray Pattern, 局部二值模式) \[[3](#参考文献)\] 等,一般也采用多种特征描述子,防止丢失过多的有用信息。
2). **特征编码**: 底层特征中包含了大量冗余与噪声,为了提高特征表达的鲁棒性,需要使用一种特征变换算法对底层特征进行编码,称作特征编码。常用的特征编码包括向量量化编码 \[[4](#参考文献)\]、稀疏编码 \[[5](#参考文献)\]、局部线性约束编码 \[[6](#参考文献)\]、Fisher向量编码 \[[7](#参考文献)\] 等。
3). **空间特征约束**: 特征编码之后一般会经过空间特征约束,也称作**特征汇聚**。特征汇聚是指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对每一维特征取最大值或者平均值,可以获得一定特征不变形的特征表达。金字塔特征匹配是一种常用的特征聚会方法,这种方法提出将图像均匀分块,在分块内做特征汇聚。
4). **通过分类器分类**: 经过前面步骤之后一张图像可以用一个固定维度的向量进行描述,接下来就是经过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类。通常使用的分类器包括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 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而使用核方法的SVM是最为广泛的分类器,在传统图像分类任务上性能很好。
这种方法在PASCAL VOC竞赛中的图像分类算法中被广泛使用 \[[18](#参考文献)\][NEC实验室](http://www.nec-labs.com/)在ILSVRC2010中采用SIFT和LBP特征,两个非线性编码器以及SVM分类器获得图像分类的冠军 \[[8](#参考文献)\]
......@@ -57,7 +61,7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效果大幅度超越传统方法,获得了ILSVRC2012冠军,该模型被称作AlexNet。这也是首次将深度学习用于大规模图像分类中。从AlexNet之后,涌现了一系列CNN模型,不断地在ImageNet上刷新成绩,如图4展示。随着模型变得越来越深以及精妙的结构设计,Top-5的错误率也越来越低,降到了3.5%附近。而在同样的ImageNet数据集上,人眼的辨识错误率大概在5.1%,也就是目前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眼。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ilsvrc.png" width="50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ilsvrc.png?raw=true" width="500" ><br/>
图4. ILSVRC图像分类Top-5错误率
</p>
......@@ -66,7 +70,7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
传统CNN包含卷积层、全连接层等组件,并采用softmax多类别分类器和多类交叉熵损失函数,一个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如图5所示,我们先介绍用来构造CNN的常见组件。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lenet.png"><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lenet.png?raw=true"><br/>
图5. CNN网络示例[20]
</p>
......@@ -85,7 +89,7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
牛津大学VGG(Visual Geometry Group)组在2014年ILSVRC提出的模型被称作VGG模型 \[[11](#参考文献)\] 。该模型相比以往模型进一步加宽和加深了网络结构,它的核心是五组卷积操作,每两组之间做Max-Pooling空间降维。同一组内采用多次连续的3X3卷积,卷积核的数目由较浅组的64增多到最深组的512,同一组内的卷积核数目是一样的。卷积之后接两层全连接层,之后是分类层。由于每组内卷积层的不同,有11、13、16、19层这几种模型,下图展示一个16层的网络结构。VGG模型结构相对简洁,提出之后也有很多文章基于此模型进行研究,如在ImageNet上首次公开超过人眼识别的模型\[[19](#参考文献)\]就是借鉴VGG模型的结构。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vgg16.png" width="75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vgg16.png?raw=true" width="750" ><br/>
图6. 基于ImageNet的VGG16模型
</p>
......@@ -93,12 +97,16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
GoogleNet \[[12](#参考文献)\] 在2014年ILSVRC的获得了冠军,在介绍该模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NIN(Network in Network)模型 \[[13](#参考文献)\] 和Inception模块,因为GoogleNet模型由多组Inception模块组成,模型设计借鉴了NIN的一些思想。
NIN模型主要有两个特点:1) 引入了多层感知卷积网络(Multi-Layer Perceptron Convolution, MLPconv)代替一层线性卷积网络。MLPconv是一个微小的多层卷积网络,即在线性卷积后面增加若干层1x1的卷积,这样可以提取出高度非线性特征。2) 传统的CNN最后几层一般都是全连接层,参数较多。而NIN模型设计最后一层卷积层包含类别维度大小的特征图,然后采用全局均值池化(Avg-Pooling)替代全连接层,得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进行分类。这种替代全连接层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参数。
NIN模型主要有两个特点:
1) 引入了多层感知卷积网络(Multi-Layer Perceptron Convolution, MLPconv)代替一层线性卷积网络。MLPconv是一个微小的多层卷积网络,即在线性卷积后面增加若干层1x1的卷积,这样可以提取出高度非线性特征。
2) 传统的CNN最后几层一般都是全连接层,参数较多。而NIN模型设计最后一层卷积层包含类别维度大小的特征图,然后采用全局均值池化(Avg-Pooling)替代全连接层,得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进行分类。这种替代全连接层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参数。
Inception模块如下图7所示,图(a)是最简单的设计,输出是3个卷积层和一个池化层的特征拼接。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池化层不会改变特征通道数,拼接后会导致特征的通道数较大,经过几层这样的模块堆积后,通道数会越来越大,导致参数和计算量也随之增大。为了改善这个缺点,图(b)引入3个1x1卷积层进行降维,所谓的降维就是减少通道数,同时如NIN模型中提到的1x1卷积也可以修正线性特征。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inception.png" width="80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inception.png?raw=ture" width="800" ><br/>
图7. Inception模块
</p>
......@@ -107,7 +115,7 @@ GoogleNet由多组Inception模块堆积而成。另外,在网络最后也没
GoogleNet整体网络结构如图8所示,总共22层网络:开始由3层普通的卷积组成;接下来由三组子网络组成,第一组子网络包含2个Inception模块,第二组包含5个Inception模块,第三组包含2个Inception模块;然后接均值池化层、全连接层。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googlenet.jpeg"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googlenet.jpeg?raw=true" ><br/>
图8. GoogleNet[12]
</p>
......@@ -122,14 +130,14 @@ ResNet(Residual Network) \[[15](#参考文献)\] 是2015年ImageNet图像分类
残差模块如图9所示,左边是基本模块连接方式,由两个输出通道数相同的3x3卷积组成。右边是瓶颈模块(Bottleneck)连接方式,之所以称为瓶颈,是因为上面的1x1卷积用来降维(图示例即256->64),下面的1x1卷积用来升维(图示例即64->256),这样中间3x3卷积的输入和输出通道数都较小(图示例即64->64)。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resnet_block.jpg" width="400"><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resnet_block.jpg?raw=true" width="400"><br/>
图9. 残差模块
</p>
图10展示了50、101、152层网络连接示意图,使用的是瓶颈模块。这三个模型的区别在于每组中残差模块的重复次数不同(见图右上角)。ResNet训练收敛较快,成功的训练了上百乃至近千层的卷积神经网络。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resnet.png"><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resnet.png?raw=true"><br/>
图10. 基于ImageNet的ResNet模型
</p>
......@@ -141,7 +149,7 @@ ResNet(Residual Network) \[[15](#参考文献)\] 是2015年ImageNet图像分类
由于ImageNet数据集较大,下载和训练较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使用[CIFAR10](<https://www.cs.toronto.edu/~kriz/cifar.html>)数据集。CIFAR10数据集包含60,000张32x32的彩色图片,10个类别,每个类包含6,000张。其中50,000张图片作为训练集,10000张作为测试集。图11从每个类别中随机抽取了10张图片,展示了所有的类别。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cifar.png" width="350"><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cifar.png?raw=true" width="350"><br/>
图11. CIFAR10数据集[21]
</p>
......@@ -199,13 +207,14 @@ def vgg_bn_drop(input):
return predict
```
1. 首先定义了一组卷积网络,即conv_block。卷积核大小为3x3,池化窗口大小为2x2,窗口滑动大小为2,groups决定每组VGG模块是几次连续的卷积操作,dropouts指定Dropout操作的概率。所使用的`img_conv_group`是在`paddle.networks`中预定义的模块,由若干组 Conv->BN->ReLu->Dropout 和 一组 Pooling 组成。
2. 五组卷积操作,即 5个conv_block。 第一、二组采用两次连续的卷积操作。第三、四、五组采用三次连续的卷积操作。每组最后一个卷积后面Dropout概率为0,即不使用Dropout操作
1. 首先定义了一组卷积网络,即conv_block。卷积核大小为3x3,池化窗口大小为2x2,窗口滑动大小为2,groups决定每组VGG模块是几次连续的卷积操作,dropouts指定Dropout操作的概率。所使用的`img_conv_group`是在`paddle.networks`中预定义的模块,由若干组 Conv->BN->ReLu->Dropout 和 一组 Pooling 组成
3. 最后接两层512维的全连接
2. 五组卷积操作,即 5个conv_block。 第一、二组采用两次连续的卷积操作。第三、四、五组采用三次连续的卷积操作。每组最后一个卷积后面Dropout概率为0,即不使用Dropout操作
4. 通过上面VGG网络提取高层特征,然后经过全连接层映射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每个类别的概率,也可称作分类器。
3. 最后接两层512维的全连接。
4. 通过上面VGG网络提取高层特征,然后经过全连接层映射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每个类别的概率,也可称作分类器。
### ResNet
......@@ -262,7 +271,9 @@ def layer_warp(block_func, input, ch_in, ch_out, count, stride):
`resnet_cifar10` 的连接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 底层输入连接一层 `conv_bn_layer`,即带BN的卷积层。
2. 然后连接3组残差模块即下面配置3组 `layer_warp` ,每组采用图 10 左边残差模块组成。
3. 最后对网络做均值池化并返回该层。
注意:除过第一层卷积层和最后一层全连接层之外,要求三组 `layer_warp` 总的含参层数能够被6整除,即 `resnet_cifar10` 的 depth 要满足 $(depth - 2) % 6 == 0$ 。
......@@ -365,7 +376,11 @@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event_handler_plot`可以用来利用回调数据来打点画图:
![png](./image/train_and_test.png)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train_and_test.png?raw=true" width="350"><br/>
图12. 训练结果
</p>
```python
params_dirname = "image_classification_resnet.inference.model"
......@@ -451,11 +466,11 @@ Pass 300, Batch 0, Cost 1.223424, Acc 0.593750
Test with Pass 0, Loss 1.1, Acc 0.6
```
图12是训练的分类错误率曲线图,运行到第200个pass后基本收敛,最终得到测试集上分类错误率为8.54%。
图13是训练的分类错误率曲线图,运行到第200个pass后基本收敛,最终得到测试集上分类错误率为8.54%。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plot.png" width="400" ><br/>
图12. CIFAR10数据集上VGG模型的分类错误率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plot.png?raw=true" width="400" ><br/>
图13. CIFAR10数据集上VGG模型的分类错误率
</p>
## 应用模型
......
......@@ -63,7 +63,7 @@
图像分类包括通用图像分类、细粒度图像分类等。图1展示了通用图像分类效果,即模型可以正确识别图像上的主要物体。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dog_cat.png " width="35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dog_cat.png?raw=true" width="350" ><br/>
图1. 通用图像分类展示
</p>
......@@ -72,7 +72,7 @@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flowers.png" width="40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flowers.png?raw=true" width="400" ><br/>
图2. 细粒度图像分类展示
</p>
......@@ -80,7 +80,7 @@
一个好的模型既要对不同类别识别正确,同时也应该能够对不同视角、光照、背景、变形或部分遮挡的图像正确识别(这里我们统一称作图像扰动)。图3展示了一些图像的扰动,较好的模型会像聪明的人类一样能够正确识别。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variations.png" width="55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variations.png?raw=true" width="550" ><br/>
图3. 扰动图片展示[22]
</p>
......@@ -89,9 +89,13 @@
图像识别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PASCAL VOC](http://host.robots.ox.ac.uk/pascal/VOC/)、[ImageNet](http://image-net.org/)等公开的数据集上,很多图像识别算法通常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和比较。PASCAL VOC是2005年发起的一个视觉挑战赛,ImageNet是2010年发起的大规模视觉识别竞赛(ILSVRC)的数据集,在本章中我们基于这些竞赛的一些论文介绍图像分类模型。
在2012年之前的传统图像分类方法可以用背景描述中提到的三步完成,但通常完整建立图像识别模型一般包括底层特征学习、特征编码、空间约束、分类器设计、模型融合等几个阶段。
1). **底层特征提取**: 通常从图像中按照固定步长、尺度提取大量局部特征描述。常用的局部特征包括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 \[[1](#参考文献)\]、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方向梯度直方图) \[[2](#参考文献)\]、LBP(Local Bianray Pattern, 局部二值模式) \[[3](#参考文献)\] 等,一般也采用多种特征描述子,防止丢失过多的有用信息。
2). **特征编码**: 底层特征中包含了大量冗余与噪声,为了提高特征表达的鲁棒性,需要使用一种特征变换算法对底层特征进行编码,称作特征编码。常用的特征编码包括向量量化编码 \[[4](#参考文献)\]、稀疏编码 \[[5](#参考文献)\]、局部线性约束编码 \[[6](#参考文献)\]、Fisher向量编码 \[[7](#参考文献)\] 等。
3). **空间特征约束**: 特征编码之后一般会经过空间特征约束,也称作**特征汇聚**。特征汇聚是指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对每一维特征取最大值或者平均值,可以获得一定特征不变形的特征表达。金字塔特征匹配是一种常用的特征聚会方法,这种方法提出将图像均匀分块,在分块内做特征汇聚。
4). **通过分类器分类**: 经过前面步骤之后一张图像可以用一个固定维度的向量进行描述,接下来就是经过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类。通常使用的分类器包括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 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而使用核方法的SVM是最为广泛的分类器,在传统图像分类任务上性能很好。
这种方法在PASCAL VOC竞赛中的图像分类算法中被广泛使用 \[[18](#参考文献)\]。[NEC实验室](http://www.nec-labs.com/)在ILSVRC2010中采用SIFT和LBP特征,两个非线性编码器以及SVM分类器获得图像分类的冠军 \[[8](#参考文献)\]。
......@@ -99,7 +103,7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效果大幅度超越传统方法,获得了ILSVRC2012冠军,该模型被称作AlexNet。这也是首次将深度学习用于大规模图像分类中。从AlexNet之后,涌现了一系列CNN模型,不断地在ImageNet上刷新成绩,如图4展示。随着模型变得越来越深以及精妙的结构设计,Top-5的错误率也越来越低,降到了3.5%附近。而在同样的ImageNet数据集上,人眼的辨识错误率大概在5.1%,也就是目前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眼。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ilsvrc.png" width="50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ilsvrc.png?raw=true" width="500" ><br/>
图4. ILSVRC图像分类Top-5错误率
</p>
......@@ -108,7 +112,7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
传统CNN包含卷积层、全连接层等组件,并采用softmax多类别分类器和多类交叉熵损失函数,一个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如图5所示,我们先介绍用来构造CNN的常见组件。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lenet.png"><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lenet.png?raw=true"><br/>
图5. CNN网络示例[20]
</p>
......@@ -127,7 +131,7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
牛津大学VGG(Visual Geometry Group)组在2014年ILSVRC提出的模型被称作VGG模型 \[[11](#参考文献)\] 。该模型相比以往模型进一步加宽和加深了网络结构,它的核心是五组卷积操作,每两组之间做Max-Pooling空间降维。同一组内采用多次连续的3X3卷积,卷积核的数目由较浅组的64增多到最深组的512,同一组内的卷积核数目是一样的。卷积之后接两层全连接层,之后是分类层。由于每组内卷积层的不同,有11、13、16、19层这几种模型,下图展示一个16层的网络结构。VGG模型结构相对简洁,提出之后也有很多文章基于此模型进行研究,如在ImageNet上首次公开超过人眼识别的模型\[[19](#参考文献)\]就是借鉴VGG模型的结构。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vgg16.png" width="75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vgg16.png?raw=true" width="750" ><br/>
图6. 基于ImageNet的VGG16模型
</p>
......@@ -135,12 +139,16 @@ Alex Krizhevsky在2012年ILSVRC提出的CNN模型 \[[9](#参考文献)\] 取得
GoogleNet \[[12](#参考文献)\] 在2014年ILSVRC的获得了冠军,在介绍该模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NIN(Network in Network)模型 \[[13](#参考文献)\] 和Inception模块,因为GoogleNet模型由多组Inception模块组成,模型设计借鉴了NIN的一些思想。
NIN模型主要有两个特点:1) 引入了多层感知卷积网络(Multi-Layer Perceptron Convolution, MLPconv)代替一层线性卷积网络。MLPconv是一个微小的多层卷积网络,即在线性卷积后面增加若干层1x1的卷积,这样可以提取出高度非线性特征。2) 传统的CNN最后几层一般都是全连接层,参数较多。而NIN模型设计最后一层卷积层包含类别维度大小的特征图,然后采用全局均值池化(Avg-Pooling)替代全连接层,得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进行分类。这种替代全连接层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参数。
NIN模型主要有两个特点:
1) 引入了多层感知卷积网络(Multi-Layer Perceptron Convolution, MLPconv)代替一层线性卷积网络。MLPconv是一个微小的多层卷积网络,即在线性卷积后面增加若干层1x1的卷积,这样可以提取出高度非线性特征。
2) 传统的CNN最后几层一般都是全连接层,参数较多。而NIN模型设计最后一层卷积层包含类别维度大小的特征图,然后采用全局均值池化(Avg-Pooling)替代全连接层,得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进行分类。这种替代全连接层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参数。
Inception模块如下图7所示,图(a)是最简单的设计,输出是3个卷积层和一个池化层的特征拼接。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池化层不会改变特征通道数,拼接后会导致特征的通道数较大,经过几层这样的模块堆积后,通道数会越来越大,导致参数和计算量也随之增大。为了改善这个缺点,图(b)引入3个1x1卷积层进行降维,所谓的降维就是减少通道数,同时如NIN模型中提到的1x1卷积也可以修正线性特征。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inception.png" width="80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inception.png?raw=ture" width="800" ><br/>
图7. Inception模块
</p>
......@@ -149,7 +157,7 @@ GoogleNet由多组Inception模块堆积而成。另外,在网络最后也没
GoogleNet整体网络结构如图8所示,总共22层网络:开始由3层普通的卷积组成;接下来由三组子网络组成,第一组子网络包含2个Inception模块,第二组包含5个Inception模块,第三组包含2个Inception模块;然后接均值池化层、全连接层。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googlenet.jpeg"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googlenet.jpeg?raw=true" ><br/>
图8. GoogleNet[12]
</p>
......@@ -164,14 +172,14 @@ ResNet(Residual Network) \[[15](#参考文献)\] 是2015年ImageNet图像分类
残差模块如图9所示,左边是基本模块连接方式,由两个输出通道数相同的3x3卷积组成。右边是瓶颈模块(Bottleneck)连接方式,之所以称为瓶颈,是因为上面的1x1卷积用来降维(图示例即256->64),下面的1x1卷积用来升维(图示例即64->256),这样中间3x3卷积的输入和输出通道数都较小(图示例即64->64)。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resnet_block.jpg" width="400"><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resnet_block.jpg?raw=true" width="400"><br/>
图9. 残差模块
</p>
图10展示了50、101、152层网络连接示意图,使用的是瓶颈模块。这三个模型的区别在于每组中残差模块的重复次数不同(见图右上角)。ResNet训练收敛较快,成功的训练了上百乃至近千层的卷积神经网络。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resnet.png"><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resnet.png?raw=true"><br/>
图10. 基于ImageNet的ResNet模型
</p>
......@@ -183,7 +191,7 @@ ResNet(Residual Network) \[[15](#参考文献)\] 是2015年ImageNet图像分类
由于ImageNet数据集较大,下载和训练较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使用[CIFAR10](<https://www.cs.toronto.edu/~kriz/cifar.html>)数据集。CIFAR10数据集包含60,000张32x32的彩色图片,10个类别,每个类包含6,000张。其中50,000张图片作为训练集,10000张作为测试集。图11从每个类别中随机抽取了10张图片,展示了所有的类别。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cifar.png" width="350"><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cifar.png?raw=true" width="350"><br/>
图11. CIFAR10数据集[21]
</p>
......@@ -241,13 +249,14 @@ def vgg_bn_drop(input):
return predict
```
1. 首先定义了一组卷积网络,即conv_block。卷积核大小为3x3,池化窗口大小为2x2,窗口滑动大小为2,groups决定每组VGG模块是几次连续的卷积操作,dropouts指定Dropout操作的概率。所使用的`img_conv_group`是在`paddle.networks`中预定义的模块,由若干组 Conv->BN->ReLu->Dropout 和 一组 Pooling 组成。
2. 五组卷积操作,即 5个conv_block。 第一、二组采用两次连续的卷积操作。第三、四、五组采用三次连续的卷积操作。每组最后一个卷积后面Dropout概率为0,即不使用Dropout操作
1. 首先定义了一组卷积网络,即conv_block。卷积核大小为3x3,池化窗口大小为2x2,窗口滑动大小为2,groups决定每组VGG模块是几次连续的卷积操作,dropouts指定Dropout操作的概率。所使用的`img_conv_group`是在`paddle.networks`中预定义的模块,由若干组 Conv->BN->ReLu->Dropout 和 一组 Pooling 组成
3. 最后接两层512维的全连接
2. 五组卷积操作,即 5个conv_block。 第一、二组采用两次连续的卷积操作。第三、四、五组采用三次连续的卷积操作。每组最后一个卷积后面Dropout概率为0,即不使用Dropout操作
4. 通过上面VGG网络提取高层特征,然后经过全连接层映射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每个类别的概率,也可称作分类器。
3. 最后接两层512维的全连接。
4. 通过上面VGG网络提取高层特征,然后经过全连接层映射到类别维度大小的向量,再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每个类别的概率,也可称作分类器。
### ResNet
......@@ -304,7 +313,9 @@ def layer_warp(block_func, input, ch_in, ch_out, count, stride):
`resnet_cifar10` 的连接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 底层输入连接一层 `conv_bn_layer`,即带BN的卷积层。
2. 然后连接3组残差模块即下面配置3组 `layer_warp` ,每组采用图 10 左边残差模块组成。
3. 最后对网络做均值池化并返回该层。
注意:除过第一层卷积层和最后一层全连接层之外,要求三组 `layer_warp` 总的含参层数能够被6整除,即 `resnet_cifar10` 的 depth 要满足 $(depth - 2) % 6 == 0$ 。
......@@ -407,7 +418,11 @@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event_handler_plot`可以用来利用回调数据来打点画图:
![png](./image/train_and_test.png)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train_and_test.png?raw=true" width="350"><br/>
图12. 训练结果
</p>
```python
params_dirname = "image_classification_resnet.inference.model"
......@@ -493,11 +508,11 @@ Pass 300, Batch 0, Cost 1.223424, Acc 0.593750
Test with Pass 0, Loss 1.1, Acc 0.6
```
图12是训练的分类错误率曲线图,运行到第200个pass后基本收敛,最终得到测试集上分类错误率为8.54%。
图13是训练的分类错误率曲线图,运行到第200个pass后基本收敛,最终得到测试集上分类错误率为8.54%。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plot.png" width="400" ><br/>
图12. CIFAR10数据集上VGG模型的分类错误率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image/plot.png?raw=true" width="400" ><br/>
图13. CIFAR10数据集上VGG模型的分类错误率
</p>
## 应用模型
......
此差异已折叠。
此差异已折叠。
......@@ -37,7 +37,7 @@ Prediction Score is 4.25
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上传、分享和发现网站,YouTube推荐系统为超过10亿用户从不断增长的视频库中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整个系统由两个神经网络组成:候选生成网络和排序网络。候选生成网络从百万量级的视频库中生成上百个候选,排序网络对候选进行打分排序,输出排名最高的数十个结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YouTube_Overview.png" width="7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YouTube_Overview.png?raw=true" width="70%" ><br/>
图1. YouTube 推荐系统结构
</p>
......@@ -48,7 +48,7 @@ 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上传、分享和发现网站,YouTube推荐
首先,将观看历史及搜索词记录这类历史信息,映射为向量后取平均值得到定长表示;同时,输入人口学特征以优化新用户的推荐效果,并将二值特征和连续特征归一化处理到[0, 1]范围。接下来,将所有特征表示拼接为一个向量,并输入给非线形多层感知器(MLP,详见[识别数字](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README.cn.md)教程)处理。最后,训练时将MLP的输出给softmax做分类,预测时计算用户的综合特征(MLP的输出)与所有视频的相似度,取得分最高的$k$个作为候选生成网络的筛选结果。图2显示了候选生成网络结构。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Deep_candidate_generation_model_architecture.png" width="7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Deep_candidate_generation_model_architecture.png?raw=true" width="70%" ><br/>
图2. 候选生成网络结构
</p>
......@@ -68,18 +68,18 @@ $$P(\omega=i|u)=\frac{e^{v_{i}u}}{\sum_{j \in V}e^{v_{j}u}}$$
#### 文本卷积神经网络(CNN)
卷积神经网络经常用来处理具有类似网格拓扑结构(grid-like topology)的数据。例如,图像可以视为二维网格的像素点,自然语言可以视为一维的词序列。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多种局部特征,并对其进行组合抽象得到更高级的特征表示。实验表明,卷积神经网络能高效地对图像及文本问题进行建模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经常用来处理具有类似网格拓扑结构(grid-like topology)的数据。例如,图像可以视为二维网格的像素点,自然语言可以视为一维的词序列。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多种局部特征,并对其进行组合抽象得到更高级的特征表示。实验表明,卷积神经网络能高效地对图像及文本问题进行建模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由卷积(convolution)和池化(pooling)操作构成,其应用及组合方式灵活多变,种类繁多。本小结我们以如图3所示的网络进行讲解: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text_cnn.png" width = "80%" align="center"/><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text_cnn.png?raw=true" width = "80%" align="center"/><br/>
图3. 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模型
</p>
假设待处理句子的长度为$n$,其中第$i$个词的词向量(word embedding)为$x_i\in\mathbb{R}^k$,$k$为维度大小。
假设待处理句子的长度为$n$,其中第$i$个词的词向量(word embedding)为$x_i\in\mathbb{R}^k$,$k$为维度大小。
首先,进行词向量的拼接操作:将每$h$个词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小为$h$的词窗口,记为$x_{i:i+h-1}$,它表示词序列$x_{i},x_{i+1},\ldots,x_{i+h-1}$的拼接,其中,$i$表示词窗口中第一个词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取值范围从$1$到$n-h+1$,$x_{i:i+h-1}\in\mathbb{R}^{hk}$。
首先,进行词向量的拼接操作:将每$h$个词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小为$h$的词窗口,记为$x_{i:i+h-1}$,它表示词序列$x_{i},x_{i+1},\ldots,x_{i+h-1}$的拼接,其中,$i$表示词窗口中第一个词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取值范围从$1$到$n-h+1$,$x_{i:i+h-1}\in\mathbb{R}^{hk}$。
其次,进行卷积操作:把卷积核(kernel)$w\in\mathbb{R}^{hk}$应用于包含$h$个词的窗口$x_{i:i+h-1}$,得到特征$c_i=f(w\cdot x_{i:i+h-1}+b)$,其中$b\in\mathbb{R}$为偏置项(bias),$f$为非线性激活函数,如$sigmoid$。将卷积核应用于句子中所有的词窗口${x_{1:h},x_{2:h+1},\ldots,x_{n-h+1:n}}$,产生一个特征图(feature map):
......@@ -87,7 +87,7 @@ $$c=[c_1,c_2,\ldots,c_{n-h+1}], c \in \mathbb{R}^{n-h+1}$$
接下来,对特征图采用时间维度上的最大池化(max pooling over time)操作得到此卷积核对应的整句话的特征$\hat c$,它是特征图中所有元素的最大值:
$$\hat c=max(c)$$
$$\hat c=max(c)$$
#### 模型概览
......@@ -107,7 +107,7 @@ $$\hat c=max(c)$$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rec_regression_network.png" width="9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rec_regression_network.png?raw=true" width="90%" ><br/>
图4. 融合推荐模型
</p>
......@@ -160,6 +160,7 @@ print user_info.values()[0]
其中,年龄使用下列分布
* 1: "Under 18"
* 18: "18-24"
* 25: "25-34"
......@@ -169,6 +170,7 @@ print user_info.values()[0]
* 56: "56+"
职业是从下面几种选项里面选则得出:
* 0: "other" or not specified
* 1: "academic/educator"
* 2: "artist"
......
......@@ -79,7 +79,7 @@ Prediction Score is 4.25
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上传、分享和发现网站,YouTube推荐系统为超过10亿用户从不断增长的视频库中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整个系统由两个神经网络组成:候选生成网络和排序网络。候选生成网络从百万量级的视频库中生成上百个候选,排序网络对候选进行打分排序,输出排名最高的数十个结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YouTube_Overview.png" width="7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YouTube_Overview.png?raw=true" width="70%" ><br/>
图1. YouTube 推荐系统结构
</p>
......@@ -90,7 +90,7 @@ 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上传、分享和发现网站,YouTube推荐
首先,将观看历史及搜索词记录这类历史信息,映射为向量后取平均值得到定长表示;同时,输入人口学特征以优化新用户的推荐效果,并将二值特征和连续特征归一化处理到[0, 1]范围。接下来,将所有特征表示拼接为一个向量,并输入给非线形多层感知器(MLP,详见[识别数字](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README.cn.md)教程)处理。最后,训练时将MLP的输出给softmax做分类,预测时计算用户的综合特征(MLP的输出)与所有视频的相似度,取得分最高的$k$个作为候选生成网络的筛选结果。图2显示了候选生成网络结构。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Deep_candidate_generation_model_architecture.png" width="7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Deep_candidate_generation_model_architecture.png?raw=true" width="70%" ><br/>
图2. 候选生成网络结构
</p>
......@@ -110,18 +110,18 @@ $$P(\omega=i|u)=\frac{e^{v_{i}u}}{\sum_{j \in V}e^{v_{j}u}}$$
#### 文本卷积神经网络(CNN)
卷积神经网络经常用来处理具有类似网格拓扑结构(grid-like topology)的数据。例如,图像可以视为二维网格的像素点,自然语言可以视为一维的词序列。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多种局部特征,并对其进行组合抽象得到更高级的特征表示。实验表明,卷积神经网络能高效地对图像及文本问题进行建模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经常用来处理具有类似网格拓扑结构(grid-like topology)的数据。例如,图像可以视为二维网格的像素点,自然语言可以视为一维的词序列。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多种局部特征,并对其进行组合抽象得到更高级的特征表示。实验表明,卷积神经网络能高效地对图像及文本问题进行建模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由卷积(convolution)和池化(pooling)操作构成,其应用及组合方式灵活多变,种类繁多。本小结我们以如图3所示的网络进行讲解: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text_cnn.png" width = "80%" align="center"/><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text_cnn.png?raw=true" width = "80%" align="center"/><br/>
图3. 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模型
</p>
假设待处理句子的长度为$n$,其中第$i$个词的词向量(word embedding)为$x_i\in\mathbb{R}^k$,$k$为维度大小。
假设待处理句子的长度为$n$,其中第$i$个词的词向量(word embedding)为$x_i\in\mathbb{R}^k$,$k$为维度大小。
首先,进行词向量的拼接操作:将每$h$个词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小为$h$的词窗口,记为$x_{i:i+h-1}$,它表示词序列$x_{i},x_{i+1},\ldots,x_{i+h-1}$的拼接,其中,$i$表示词窗口中第一个词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取值范围从$1$到$n-h+1$,$x_{i:i+h-1}\in\mathbb{R}^{hk}$。
首先,进行词向量的拼接操作:将每$h$个词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小为$h$的词窗口,记为$x_{i:i+h-1}$,它表示词序列$x_{i},x_{i+1},\ldots,x_{i+h-1}$的拼接,其中,$i$表示词窗口中第一个词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取值范围从$1$到$n-h+1$,$x_{i:i+h-1}\in\mathbb{R}^{hk}$。
其次,进行卷积操作:把卷积核(kernel)$w\in\mathbb{R}^{hk}$应用于包含$h$个词的窗口$x_{i:i+h-1}$,得到特征$c_i=f(w\cdot x_{i:i+h-1}+b)$,其中$b\in\mathbb{R}$为偏置项(bias),$f$为非线性激活函数,如$sigmoid$。将卷积核应用于句子中所有的词窗口${x_{1:h},x_{2:h+1},\ldots,x_{n-h+1:n}}$,产生一个特征图(feature map):
......@@ -129,7 +129,7 @@ $$c=[c_1,c_2,\ldots,c_{n-h+1}], c \in \mathbb{R}^{n-h+1}$$
接下来,对特征图采用时间维度上的最大池化(max pooling over time)操作得到此卷积核对应的整句话的特征$\hat c$,它是特征图中所有元素的最大值:
$$\hat c=max(c)$$
$$\hat c=max(c)$$
#### 模型概览
......@@ -149,7 +149,7 @@ $$\hat c=max(c)$$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rec_regression_network.png" width="90%" ><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5.recommender_system/image/rec_regression_network.png?raw=true" width="90%" ><br/>
图4. 融合推荐模型
</p>
......@@ -202,6 +202,7 @@ print user_info.values()[0]
其中,年龄使用下列分布
* 1: "Under 18"
* 18: "18-24"
* 25: "25-34"
......@@ -211,6 +212,7 @@ print user_info.values()[0]
* 56: "56+"
职业是从下面几种选项里面选则得出:
* 0: "other" or not specified
* 1: "academic/educator"
* 2: "artist"
......
# 机器翻译
本教程源代码目录在[book/machine_translation](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 初次使用请参考PaddlePaddle[安装教程](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README.cn.md#运行这本书),更多内容请参考本教程的[视频课堂](http://bit.baidu.com/course/detail/id/179.html)
本教程源代码目录在[book/machine_translation](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 初次使用请参考PaddlePaddle[安装教程](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README.cn.md#运行这本书)
## 背景介绍
......@@ -11,10 +11,10 @@
为解决以上问题,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SMT)技术应运而生。在统计机器翻译技术中,转化规则是由机器自动从大规模的语料中学习得到的,而非我们人主动提供规则。因此,它克服了基于规则的翻译系统所面临的知识获取瓶颈的问题,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1)人为设计许多特征(feature),但永远无法覆盖所有的语言现象;2)难以利用全局的特征;3)依赖于许多预处理环节,如词语对齐、分词或符号化(tokenization)、规则抽取、句法分析等,而每个环节的错误会逐步累积,对翻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机器翻译任务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1)仍以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为框架,只是利用神经网络来改进其中的关键模块,如语言模型、调序模型等(见图1的左半部分);2)不再以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为框架,而是直接用神经网络将源语言映射到目标语言,即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End-to-End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End-to-End NMT)(见图1的右半部分),简称为NMT模型。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nmt.png" width=400><br/>
<div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nmt.png?raw=true" width = "400" align=center/><br/>
图1.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
</p>
</div>
本教程主要介绍NMT模型,以及如何用PaddlePaddle来训练一个NMT模型。
......@@ -30,7 +30,9 @@
1 -6.23177 These are the light of hope and relief . <e>
2 -7.7914 These are the light of hope and the relief of hope . <e>
```
- 左起第一列是生成句子的序号;左起第二列是该条句子的得分(从大到小),分值越高越好;左起第三列是生成的英语句子。
- 另外有两个特殊标志:`<e>`表示句子的结尾,`<unk>`表示未登录词(unknown word),即未在训练字典中出现的词。
## 模型概览
......@@ -41,59 +43,58 @@
我们已经在[语义角色标注](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7.label_semantic_roles/README.cn.md)一章中介绍了一种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这里介绍Bengio团队在论文\[[2](#参考文献),[4](#参考文献)\]中提出的另一种结构。该结构的目的是输入一个序列,得到其在每个时刻的特征表示,即输出的每个时刻都用定长向量表示到该时刻的上下文语义信息。
具体来说,该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分别在时间维以顺序和逆序——即前向(forward)和后向(backward)——依次处理输入序列,并将每个时间步RNN的输出拼接成为最终的输出层。这样每个时间步的输出节点,都包含了输入序列中当前时刻完整的过去和未来的上下文信息。下图展示的是一个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该网络包含一个前向和一个后向RNN,其中有六个权重矩阵:输入到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的权重矩阵($W_1, W_3$),隐层到隐层自己的权重矩阵($W_2,W_5$),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矩阵($W_4, W_6$)。注意,该网络的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之间没有连接。
具体来说,该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分别在时间维以顺序和逆序——即前向(forward)和后向(backward)——依次处理输入序列,并将每个时间步RNN的输出拼接成为最终的输出层。这样每个时间步的输出节点,都包含了输入序列中当前时刻完整的过去和未来的上下文信息。下图展示的是一个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该网络包含一个前向和一个后向RNN,其中有六个权重矩阵:输入到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的权重矩阵(`$W_1, W_3$`),隐层到隐层自己的权重矩阵(`$W_2,W_5$`),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矩阵(`$W_4, W_6$`)。注意,该网络的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之间没有连接。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bi_rnn.png" width=450><br/>
图3. 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p>
<div align="center">
<img src =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bi_rn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2. 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div>
###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2](#参考文献)\]框架用于解决由一个任意长度的源序列到另一个任意长度的目标序列的变换问题。即编码阶段将整个源序列编码成一个向量,解码阶段通过最大化预测序列概率,从中解码出整个目标序列。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通常都使用RNN实现。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encoder_decoder.png" width=700><br/>
图4.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p>
![encoder_decoder](./image/encoder_decoder.png)
<div 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encoder_decoder.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3.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div>
<a name="编码器"></a>
#### 编码器
编码阶段分为三步:
1. one-hot vector表示:将源语言句子$x=\left \{ x_1,x_2,...,x_T \right \}$的每个词$x_i$表示成一个列向量$w_i\epsilon \left \{ 0,1 \right \}^{\left | V \right |},i=1,2,...,T$。这个向量$w_i$的维度与词汇表大小$\left | V \right |$ 相同,并且只有一个维度上有值1(该位置对应该词在词汇表中的位置),其余全是0。
2. 映射到低维语义空间的词向量:one-hot vector表示存在两个问题,1)生成的向量维度往往很大,容易造成维数灾难;2)难以刻画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语义相似性,也就是无法很好地表达语义)。因此,需再one-hot vector映射到低维的语义空间,由一个固定维度的稠密向量(称为词向量)表示。记映射矩阵为$C\epsilon R^{K\times \left | V \right |}$,用$s_i=Cw_i$表示第$i$个词的词向量,$K$为向量维度。
1. one-hot vector表示:将源语言句子`$x=\left \{ x_1,x_2,...,x_T \right \}$`的每个词`$x_i$`表示成一个列向量`$w_i\epsilon \left \{ 0,1 \right \}^{\left | V \right |},i=1,2,...,T$`。这个向量`$w_i$`的维度与词汇表大小`$\left | V \right |$` 相同,并且只有一个维度上有值1(该位置对应该词在词汇表中的位置),其余全是0。
3. 用RNN编码源语言词序列:这一过程的计算公式为$h_i=\varnothing _\theta \left ( h_{i-1}, s_i \right )$,其中$h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varnothing _\theta$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最后得到的$\mathbf{h}=\left \{ h_1,..., h_T \right \}$就是RNN依次读入源语言$T$个词的状态编码序列。整句话的向量表示可以采用$\mathbf{h}$在最后一个时间步$T$的状态编码,或使用时间维上的池化(pooling)结果
2. 映射到低维语义空间的词向量:one-hot vector表示存在两个问题,1)生成的向量维度往往很大,容易造成维数灾难;2)难以刻画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语义相似性,也就是无法很好地表达语义)。因此,需再one-hot vector映射到低维的语义空间,由一个固定维度的稠密向量(称为词向量)表示。记映射矩阵为`$C\epsilon R^{K\times \left | V \right |}$`,用`$s_i=Cw_i$`表示第`$i$`个词的词向量,`$K$`为向量维度
第3步也可以使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实现更复杂的句编码表示,具体可以用双向GRU实现。前向GRU按照词序列$(x_1,x_2,...,x_T)$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并得到一系列隐层状态$(\overrightarrow{h_1},\overrightarrow{h_2},...,\overrightarrow{h_T})$。类似的,后向GRU按照$(x_T,x_{T-1},...,x_1)$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得到$(\overleftarrow{h_1},\overleftarrow{h_2},...,\overleftarrow{h_T})$。最后对于词$x_i$,通过拼接两个GRU的结果得到它的隐层状态,即$h_i=\left [ \overrightarrow{h_i^T},\overleftarrow{h_i^T} \right ]^{T}$
3. 用RNN编码源语言词序列:这一过程的计算公式为`$h_i=\varnothing _\theta \left ( h_{i-1}, s_i \right )$`,其中`$h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varnothing _\theta$`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最后得到的`$\mathbf{h}=\left \{ h_1,..., h_T \right \}$`就是RNN依次读入源语言`$T$`个词的状态编码序列。整句话的向量表示可以采用`$\mathbf{h}$`在最后一个时间步`$T$`的状态编码,或使用时间维上的池化(pooling)结果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encoder_attention.png" width=500><br/>
图5. 使用双向GRU的编码器
</p>
第3步也可以使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实现更复杂的句编码表示,具体可以用双向GRU实现。前向GRU按照词序列`$(x_1,x_2,...,x_T)$`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并得到一系列隐层状态`$(\overrightarrow{h_1},\overrightarrow{h_2},...,\overrightarrow{h_T})$`。类似的,后向GRU按照`$(x_T,x_{T-1},...,x_1)$`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得到`$(\overleftarrow{h_1},\overleftarrow{h_2},...,\overleftarrow{h_T})$`。最后对于词`$x_i$`,通过拼接两个GRU的结果得到它的隐层状态,即`$h_i=\left [ \overrightarrow{h_i^T},\overleftarrow{h_i^T} \right ]^{T}$`
<div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encoder_attentio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4. 使用双向GRU的编码器
</div>
#### 解码器
机器翻译任务的训练过程中,解码阶段的目标是最大化下一个正确的目标语言词的概率。思路是: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又叫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c$`、真实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词`$u_i$``$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计算公式如下:
$$z_{i+1}=\phi_{\theta '} \left ( c,u_i,z_i \right )$$
其中`$\phi _{\theta '}$`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c=q\mathbf{h}$`是源语言句子的上下文向量,在不使用注意力机制时,如果[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出是源语言句子编码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则可以定义`$c=h_T$``$u_i$`是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单词,`$u_0$`是目标语言序列的开始标记`<s>`,表示解码开始;`$z_i$``$i$`时刻解码RNN的隐层状态,`$z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又叫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c$、真实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词$u_i$和$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计算公式如下:
$$z_{i+1}=\phi _{\theta '}\left ( c,u_i,z_i \right )$$
其中$\phi _{\theta '}$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c=q\mathbf{h}$是源语言句子的上下文向量,在不使用[注意力机制](#注意力机制)时,如果[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出是源语言句子编码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则可以定义$c=h_T$;$u_i$是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单词,$u_0$是目标语言序列的开始标记`<s>`,表示解码开始;$z_i$是$i$时刻解码RNN的隐层状态,$z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
2. 将$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概率分布公式如下:
2.`$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概率分布公式如下:
$$p\left ( u_{i+1}|u_{&lt;i+1},\mathbf{x} \right )=softmax(W_sz_{i+1}+b_z)$$
其中`$W_sz_{i+1}+b_z$`是对每个可能的输出单词进行打分,再用softmax归一化就可以得到第`$i+1$`个词的概率`$p_{i+1}$`
$$p\left ( u_{i+1}|u_{<i+1},\mathbf{x} \right )=softmax(W_sz_{i+1}+b_z)$$
3. 根据`$p_{i+1}$``$u_{i+1}$`计算代价。
其中$W_sz_{i+1}+b_z$是对每个可能的输出单词进行打分,再用softmax归一化就可以得到第$i+1$个词的概率$p_{i+1}$。
3. 根据$p_{i+1}$和$u_{i+1}$计算代价。
4. 重复步骤1~3,直到目标语言序列中的所有词处理完毕。
机器翻译任务的生成过程,通俗来讲就是根据预先训练的模型来翻译源语言句子。生成过程中的解码阶段和上述训练过程的有所差异,具体介绍请见[柱搜索算法](#柱搜索算法)
<a name="柱搜索算法"></a>
### 柱搜索算法
柱搜索([beam search](http://en.wikipedia.org/wiki/Beam_search))是一种启发式图搜索算法,用于在图或树中搜索有限集合中的最优扩展节点,通常用在解空间非常大的系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中,原因是内存无法装下图或树中所有展开的解。如在机器翻译任务中希望翻译“`<s>你好<e>`”,就算目标语言字典中只有3个词(`<s>`, `<e>`, `hello`),也可能生成无限句话(`hello`循环出现的次数不定),为了找到其中较好的翻译结果,我们可采用柱搜索算法。
......@@ -101,13 +102,15 @@
柱搜索算法使用广度优先策略建立搜索树,在树的每一层,按照启发代价(heuristic cost)(本教程中,为生成词的log概率之和)对节点进行排序,然后仅留下预先确定的个数(文献中通常称为beam width、beam size、柱宽度等)的节点。只有这些节点会在下一层继续扩展,其他节点就被剪掉了,也就是说保留了质量较高的节点,剪枝了质量较差的节点。因此,搜索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大幅减少,但缺点是无法保证一定获得最优解。
使用柱搜索算法的解码阶段,目标是最大化生成序列的概率。思路是: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c$`、生成的第`$i$`个目标语言序列单词`$u_i$``$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
2.`$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
3. 根据`$p_{i+1}$`采样出单词`$u_{i+1}$`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c$、生成的第$i$个目标语言序列单词$u_i$和$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
2. 将$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
3. 根据$p_{i+1}$采样出单词$u_{i+1}$。
4. 重复步骤1~3,直到获得句子结束标记`<e>`或超过句子的最大生成长度为止。
注意:$z_{i+1}$和$p_{i+1}$的计算公式同[解码器](#解码器)中的一样。且由于生成时的每一步都是通过贪心法实现的,因此并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
注意:`$z_{i+1}$``$p_{i+1}$`的计算公式同[解码器](#解码器)中的一样。且由于生成时的每一步都是通过贪心法实现的,因此并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
## 数据介绍
......@@ -116,9 +119,13 @@
### 数据预处理
我们的预处理流程包括两步:
- 将每个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平行语料库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 合并每个`XXX.src``XXX.trg`文件为`XXX`
- `XXX`中的第$i$行内容为`XXX.src`中的第$i$行和`XXX.trg`中的第$i$行连接,用'\t'分隔。
- 合并每个`XXX.src``XXX.trg`文件为`XXX`
- `XXX`中的第`$i$`行内容为`XXX.src`中的第`$i$`行和`XXX.trg`中的第`$i$`行连接,用'\t'分隔。
- 创建训练数据的“源字典”和“目标字典”。每个字典都有**DICTSIZE**个单词,包括:语料中词频最高的(DICTSIZE - 3)个单词,和3个特殊符号`<s>`(序列的开始)、`<e>`(序列的结束)和`<unk>`(未登录词)。
### 示例数据
......@@ -435,7 +442,6 @@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turn_numpy=False)
result_ids = np.array(results[0])
result_ids_lod = results[0].lod()
result_scores = np.array(results[1])
print("Original sentence:")
......
......@@ -42,7 +42,7 @@
<div id="markdown" style='display:none'>
# 机器翻译
本教程源代码目录在[book/machine_translation](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 初次使用请参考PaddlePaddle[安装教程](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README.cn.md#运行这本书),更多内容请参考本教程的[视频课堂](http://bit.baidu.com/course/detail/id/179.html)
本教程源代码目录在[book/machine_translation](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 初次使用请参考PaddlePaddle[安装教程](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README.cn.md#运行这本书)。
## 背景介绍
......@@ -53,10 +53,10 @@
为解决以上问题,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SMT)技术应运而生。在统计机器翻译技术中,转化规则是由机器自动从大规模的语料中学习得到的,而非我们人主动提供规则。因此,它克服了基于规则的翻译系统所面临的知识获取瓶颈的问题,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1)人为设计许多特征(feature),但永远无法覆盖所有的语言现象;2)难以利用全局的特征;3)依赖于许多预处理环节,如词语对齐、分词或符号化(tokenization)、规则抽取、句法分析等,而每个环节的错误会逐步累积,对翻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机器翻译任务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1)仍以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为框架,只是利用神经网络来改进其中的关键模块,如语言模型、调序模型等(见图1的左半部分);2)不再以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为框架,而是直接用神经网络将源语言映射到目标语言,即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End-to-End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End-to-End NMT)(见图1的右半部分),简称为NMT模型。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nmt.png" width=400><br/>
<div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nmt.png?raw=true" width = "400" align=center/><br/>
图1.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
</p>
</div>
本教程主要介绍NMT模型,以及如何用PaddlePaddle来训练一个NMT模型。
......@@ -72,7 +72,9 @@
1 -6.23177 These are the light of hope and relief . <e>
2 -7.7914 These are the light of hope and the relief of hope . <e>
```
- 左起第一列是生成句子的序号;左起第二列是该条句子的得分(从大到小),分值越高越好;左起第三列是生成的英语句子。
- 另外有两个特殊标志:`<e>`表示句子的结尾,`<unk>`表示未登录词(unknown word),即未在训练字典中出现的词。
## 模型概览
......@@ -83,59 +85,58 @@
我们已经在[语义角色标注](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7.label_semantic_roles/README.cn.md)一章中介绍了一种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这里介绍Bengio团队在论文\[[2](#参考文献),[4](#参考文献)\]中提出的另一种结构。该结构的目的是输入一个序列,得到其在每个时刻的特征表示,即输出的每个时刻都用定长向量表示到该时刻的上下文语义信息。
具体来说,该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分别在时间维以顺序和逆序——即前向(forward)和后向(backward)——依次处理输入序列,并将每个时间步RNN的输出拼接成为最终的输出层。这样每个时间步的输出节点,都包含了输入序列中当前时刻完整的过去和未来的上下文信息。下图展示的是一个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该网络包含一个前向和一个后向RNN,其中有六个权重矩阵:输入到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的权重矩阵($W_1, W_3$),隐层到隐层自己的权重矩阵($W_2,W_5$),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矩阵($W_4, W_6$)。注意,该网络的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之间没有连接。
具体来说,该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分别在时间维以顺序和逆序——即前向(forward)和后向(backward)——依次处理输入序列,并将每个时间步RNN的输出拼接成为最终的输出层。这样每个时间步的输出节点,都包含了输入序列中当前时刻完整的过去和未来的上下文信息。下图展示的是一个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该网络包含一个前向和一个后向RNN,其中有六个权重矩阵:输入到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的权重矩阵(`$W_1, W_3$`),隐层到隐层自己的权重矩阵(`$W_2,W_5$`),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矩阵(`$W_4, W_6$`)。注意,该网络的前向隐层和后向隐层之间没有连接。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bi_rnn.png" width=450><br/>
图3. 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p>
<div align="center">
<img src =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bi_rn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2. 按时间步展开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div>
###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2](#参考文献)\]框架用于解决由一个任意长度的源序列到另一个任意长度的目标序列的变换问题。即编码阶段将整个源序列编码成一个向量,解码阶段通过最大化预测序列概率,从中解码出整个目标序列。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通常都使用RNN实现。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encoder_decoder.png" width=700><br/>
图4.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p>
![encoder_decoder](./image/encoder_decoder.png)
<div 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encoder_decoder.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3.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div>
<a name="编码器"></a>
#### 编码器
编码阶段分为三步:
1. one-hot vector表示:将源语言句子$x=\left \{ x_1,x_2,...,x_T \right \}$的每个词$x_i$表示成一个列向量$w_i\epsilon \left \{ 0,1 \right \}^{\left | V \right |},i=1,2,...,T$。这个向量$w_i$的维度与词汇表大小$\left | V \right |$ 相同,并且只有一个维度上有值1(该位置对应该词在词汇表中的位置),其余全是0。
2. 映射到低维语义空间的词向量:one-hot vector表示存在两个问题,1)生成的向量维度往往很大,容易造成维数灾难;2)难以刻画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语义相似性,也就是无法很好地表达语义)。因此,需再one-hot vector映射到低维的语义空间,由一个固定维度的稠密向量(称为词向量)表示。记映射矩阵为$C\epsilon R^{K\times \left | V \right |}$,用$s_i=Cw_i$表示第$i$个词的词向量,$K$为向量维度。
1. one-hot vector表示:将源语言句子`$x=\left \{ x_1,x_2,...,x_T \right \}$`的每个词`$x_i$`表示成一个列向量`$w_i\epsilon \left \{ 0,1 \right \}^{\left | V \right |},i=1,2,...,T$`。这个向量`$w_i$`的维度与词汇表大小`$\left | V \right |$` 相同,并且只有一个维度上有值1(该位置对应该词在词汇表中的位置),其余全是0。
3. 用RNN编码源语言词序列:这一过程的计算公式为$h_i=\varnothing _\theta \left ( h_{i-1}, s_i \right )$,其中$h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varnothing _\theta$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最后得到的$\mathbf{h}=\left \{ h_1,..., h_T \right \}$就是RNN依次读入源语言$T$个词的状态编码序列。整句话的向量表示可以采用$\mathbf{h}$在最后一个时间步$T$的状态编码,或使用时间维上的池化(pooling)结果
2. 映射到低维语义空间的词向量:one-hot vector表示存在两个问题,1)生成的向量维度往往很大,容易造成维数灾难;2)难以刻画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语义相似性,也就是无法很好地表达语义)。因此,需再one-hot vector映射到低维的语义空间,由一个固定维度的稠密向量(称为词向量)表示。记映射矩阵为`$C\epsilon R^{K\times \left | V \right |}$`,用`$s_i=Cw_i$`表示第`$i$`个词的词向量,`$K$`为向量维度
第3步也可以使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实现更复杂的句编码表示,具体可以用双向GRU实现。前向GRU按照词序列$(x_1,x_2,...,x_T)$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并得到一系列隐层状态$(\overrightarrow{h_1},\overrightarrow{h_2},...,\overrightarrow{h_T})$。类似的,后向GRU按照$(x_T,x_{T-1},...,x_1)$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得到$(\overleftarrow{h_1},\overleftarrow{h_2},...,\overleftarrow{h_T})$。最后对于词$x_i$,通过拼接两个GRU的结果得到它的隐层状态,即$h_i=\left [ \overrightarrow{h_i^T},\overleftarrow{h_i^T} \right ]^{T}$
3. 用RNN编码源语言词序列:这一过程的计算公式为`$h_i=\varnothing _\theta \left ( h_{i-1}, s_i \right )$`,其中`$h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varnothing _\theta$`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最后得到的`$\mathbf{h}=\left \{ h_1,..., h_T \right \}$`就是RNN依次读入源语言`$T$`个词的状态编码序列。整句话的向量表示可以采用`$\mathbf{h}$`在最后一个时间步`$T$`的状态编码,或使用时间维上的池化(pooling)结果
<p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encoder_attention.png" width=500><br/>
图5. 使用双向GRU的编码器
</p>
第3步也可以使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实现更复杂的句编码表示,具体可以用双向GRU实现。前向GRU按照词序列`$(x_1,x_2,...,x_T)$`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并得到一系列隐层状态`$(\overrightarrow{h_1},\overrightarrow{h_2},...,\overrightarrow{h_T})$`。类似的,后向GRU按照`$(x_T,x_{T-1},...,x_1)$`的顺序依次编码源语言端词,得到`$(\overleftarrow{h_1},\overleftarrow{h_2},...,\overleftarrow{h_T})$`。最后对于词`$x_i$`,通过拼接两个GRU的结果得到它的隐层状态,即`$h_i=\left [ \overrightarrow{h_i^T},\overleftarrow{h_i^T} \right ]^{T}$`。
<div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8.machine_translation/image/encoder_attentio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4. 使用双向GRU的编码器
</div>
#### 解码器
机器翻译任务的训练过程中,解码阶段的目标是最大化下一个正确的目标语言词的概率。思路是: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又叫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c$`、真实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词`$u_i$`和`$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计算公式如下:
$$z_{i+1}=\phi_{\theta '} \left ( c,u_i,z_i \right )$$
其中`$\phi _{\theta '}$`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c=q\mathbf{h}$`是源语言句子的上下文向量,在不使用注意力机制时,如果[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出是源语言句子编码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则可以定义`$c=h_T$`;`$u_i$`是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单词,`$u_0$`是目标语言序列的开始标记`<s>`,表示解码开始;`$z_i$`是`$i$`时刻解码RNN的隐层状态,`$z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又叫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c$、真实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词$u_i$和$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计算公式如下:
$$z_{i+1}=\phi _{\theta '}\left ( c,u_i,z_i \right )$$
2. 将`$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概率分布公式如下:
$$p\left ( u_{i+1}|u_{&lt;i+1},\mathbf{x} \right )=softmax(W_sz_{i+1}+b_z)$$
其中`$W_sz_{i+1}+b_z$`是对每个可能的输出单词进行打分,再用softmax归一化就可以得到第`$i+1$`个词的概率`$p_{i+1}$`。
其中$\phi _{\theta '}$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c=q\mathbf{h}$是源语言句子的上下文向量,在不使用[注意力机制](#注意力机制)时,如果[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出是源语言句子编码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则可以定义$c=h_T$;$u_i$是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个单词,$u_0$是目标语言序列的开始标记`<s>`,表示解码开始;$z_i$是$i$时刻解码RNN的隐层状态,$z_0$是一个全零的向量
3. 根据`$p_{i+1}$`和`$u_{i+1}$`计算代价
2. 将$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概率分布公式如下:
$$p\left ( u_{i+1}|u_{<i+1},\mathbf{x} \right )=softmax(W_sz_{i+1}+b_z)$$
其中$W_sz_{i+1}+b_z$是对每个可能的输出单词进行打分再用softmax归一化就可以得到第$i+1$个词的概率$p_{i+1}$。
3. 根据$p_{i+1}$$u_{i+1}$计算代价
4. 重复步骤1~3,直到目标语言序列中的所有词处理完毕。
机器翻译任务的生成过程,通俗来讲就是根据预先训练的模型来翻译源语言句子。生成过程中的解码阶段和上述训练过程的有所差异,具体介绍请见[柱搜索算法](#柱搜索算法)。
<a name="柱搜索算法"></a>
### 柱搜索算法
柱搜索([beam search](http://en.wikipedia.org/wiki/Beam_search))是一种启发式图搜索算法,用于在图或树中搜索有限集合中的最优扩展节点,通常用在解空间非常大的系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中,原因是内存无法装下图或树中所有展开的解。如在机器翻译任务中希望翻译“`<s>你好<e>`”,就算目标语言字典中只有3个词(`<s>`, `<e>`, `hello`),也可能生成无限句话(`hello`循环出现的次数不定),为了找到其中较好的翻译结果,我们可采用柱搜索算法。
......@@ -143,13 +144,15 @@
柱搜索算法使用广度优先策略建立搜索树,在树的每一层,按照启发代价(heuristic cost)(本教程中,为生成词的log概率之和)对节点进行排序,然后仅留下预先确定的个数(文献中通常称为beam width、beam size、柱宽度等)的节点。只有这些节点会在下一层继续扩展,其他节点就被剪掉了,也就是说保留了质量较高的节点,剪枝了质量较差的节点。因此,搜索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大幅减少,但缺点是无法保证一定获得最优解。
使用柱搜索算法的解码阶段,目标是最大化生成序列的概率。思路是: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c$`、生成的第`$i$`个目标语言序列单词`$u_i$`和`$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
2. 将`$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
3. 根据`$p_{i+1}$`采样出单词`$u_{i+1}$`。
1. 每一个时刻,根据源语言句子的编码信息$c$、生成的第$i$个目标语言序列单词$u_i$和$i$时刻RNN的隐层状态$z_i$,计算出下一个隐层状态$z_{i+1}$。
2. 将$z_{i+1}$通过`softmax`归一化,得到目标语言序列的第$i+1$个单词的概率分布$p_{i+1}$。
3. 根据$p_{i+1}$采样出单词$u_{i+1}$。
4. 重复步骤1~3,直到获得句子结束标记`<e>`或超过句子的最大生成长度为止。
注意:$z_{i+1}$和$p_{i+1}$的计算公式同[解码器](#解码器)中的一样。且由于生成时的每一步都是通过贪心法实现的,因此并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
注意:`$z_{i+1}$`和`$p_{i+1}$`的计算公式同[解码器](#解码器)中的一样。且由于生成时的每一步都是通过贪心法实现的,因此并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
## 数据介绍
......@@ -158,9 +161,13 @@
### 数据预处理
我们的预处理流程包括两步:
- 将每个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平行语料库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 合并每个`XXX.src`和`XXX.trg`文件为`XXX`。
- `XXX`中的第$i$行内容为`XXX.src`中的第$i$行和`XXX.trg`中的第$i$行连接,用'\t'分隔。
- 合并每个`XXX.src`和`XXX.trg`文件为`XXX`。
- `XXX`中的第`$i$`行内容为`XXX.src`中的第`$i$`行和`XXX.trg`中的第`$i$`行连接,用'\t'分隔。
- 创建训练数据的“源字典”和“目标字典”。每个字典都有**DICTSIZE**个单词,包括:语料中词频最高的(DICTSIZE - 3)个单词,和3个特殊符号`<s>`(序列的开始)、`<e>`(序列的结束)和`<unk>`(未登录词)。
### 示例数据
......@@ -477,7 +484,6 @@ for data in test_data():
return_numpy=False)
result_ids = np.array(results[0])
result_ids_lod = results[0].lod()
result_scores = np.array(results[1])
print("Original sentence:")
......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想要评论请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