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体验新版
项目
组织
正在加载...
登录
切换导航
打开侧边栏
PaddlePaddle
PaddleDetection
提交
ab5ad221
P
PaddleDetection
项目概览
PaddlePaddle
/
PaddleDetection
大约 1 年 前同步成功
通知
695
Star
11112
Fork
2696
代码
文件
提交
分支
Tags
贡献者
分支图
Diff
Issue
184
列表
看板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40
Wiki
0
Wiki
分析
仓库
DevOps
项目成员
Pages
P
PaddleDetection
项目概览
项目概览
详情
发布
仓库
仓库
文件
提交
分支
标签
贡献者
分支图
比较
Issue
184
Issue
184
列表
看板
标记
里程碑
合并请求
40
合并请求
40
Pages
分析
分析
仓库分析
DevOps
Wiki
0
Wiki
成员
成员
收起侧边栏
关闭侧边栏
动态
分支图
创建新Issue
提交
Issue看板
提交
ab5ad221
编写于
5月 11, 2017
作者:
T
Tao Luo
提交者:
GitHub
5月 11, 2017
浏览文件
操作
浏览文件
下载
差异文件
Merge pull request #2103 from gangliao/ms2dev
Ms2dev
上级
affd9d26
94e2dcb1
变更
9
隐藏空白更改
内联
并排
Showing
9 changed file
with
285 addition
and
239 deletion
+285
-239
RELEASE.cn.md
RELEASE.cn.md
+80
-0
doc/api/v1/data_provider/pydataprovider2_en.rst
doc/api/v1/data_provider/pydataprovider2_en.rst
+2
-2
doc/getstarted/concepts/src/train.py
doc/getstarted/concepts/src/train.py
+52
-0
doc/getstarted/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doc/getstarted/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150
-0
doc/getstarted/index_cn.rst
doc/getstarted/index_cn.rst
+1
-0
doc/howto/index_cn.rst
doc/howto/index_cn.rst
+0
-1
doc/howto/usage/concepts/src/pserver_topology.dot
doc/howto/usage/concepts/src/pserver_topology.dot
+0
-68
doc/howto/usage/concepts/src/trainer_config.py
doc/howto/usage/concepts/src/trainer_config.py
+0
-29
doc/howto/usage/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doc/howto/usage/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0
-139
未找到文件。
RELEASE.cn.md
0 → 100755
浏览文件 @
ab5ad221
# v0.10.0版本
我们非常高兴发布了PaddlePaddle V0.10.0版,并开发了新的
[
Python API
](
http://research.baidu.com/paddlepaddles-new-api-simplifies-deep-learning-programs/
)
。
-
旧的Python API由于难以学习和使用已经过时了。使用旧版本的API至少需要两份python文件,分别是定义数据生成器和定义网络拓扑结构的文件。用户通过运行
`paddle_trainer`
的C++程序来启动PaddlePaddle任务,该程序调用Python解释器来运行定义网络拓扑结构的文件,然后通过迭代加载数据生成器提供的小批量数据启动训练循环。这与Python的现代编辑方式不符,比如Jupyter Notebook。
-
新版的API被称为
*V2 API*
,允许我们在单个.py文件中,通过编辑更短的Python程序来定义网络结构和数据。此外,该Python程序也可以在Jupyter Notebook中运行,因为PaddlePaddle可以作为共享库来被Python程序加载和使用。
基于新的API,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线的学习文档
[
Deep Learning 101
](
http://book.paddlepaddle.org/index.en.html
)
及其
[
中文版本
](
http://book.paddlepaddle.org/
)
。
我们还致力于迭代更新新版API的在线文档,并将新版API引入分布式集群(包括MPI和Kubernetes)训练中。我们将在下一个版本中发布更多的内容。
## 新特点
*
发布新版
[
Python API
](
http://research.baidu.com/paddlepaddles-new-api-simplifies-deep-learning-programs/
)
。
*
发布深度学习系列课程
[
Deep Learning 101
](
http://book.paddlepaddle.org/index.en.html
)
及其
[
中文版本
](
http://book.paddlepaddle.org/
)
。
*
支持矩形输入的CNN。
*
为seqlastin和seqfirstin提供stride pooling。
*
在
`trainer_config_helpers`
中暴露
`seq_concat_layer/seq_reshape_layer`
。
*
添加公共数据集包:CIFAR,MNIST,IMDB,WMT14,CONLL05,movielens,imikolov。
*
针对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ion增加 Prior box layer。
*
增加光滑的L1损失。
*
在V2 API中增加 data reader 创建器和修饰器。
*
增加cmrnorm投影的CPU实现。
## 改进
*
提供
`paddle_trainer`
的Python virtualenv支持。
*
增加代码自动格式化的pre-commit hooks。
*
升级protobuf到3.x版本。
*
在Python数据生成器中提供一个检测数据类型的选项。
*
加速GPU中average层的后向反馈计算。
*
细化文档。
*
使用Travis-CI检查文档中的死链接。
*
增加解释
`sparse_vector`
的示例。
*
在layer_math.py中添加ReLU。
*
简化Quick Start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流程。
*
支持CUDNN Deconv。
*
在v2 API中增加数据feeder。
*
在情感分析示例的演示中增加对标准输入流中样本的预测。
*
提供图像预处理的多进程接口。
*
增加V1 API的基准文档。
*
在
`layer_math.py`
中增加ReLU。
*
提供公共数据集的自动下载包。
*
将
`Argument::sumCost`
重新命名为
`Argument::sum`
,并暴露给python。
*
为矩阵相关的表达式评估增加一个新的
`TensorExpression`
实现。
*
增加延迟分配来优化批处理多表达式计算。
*
增加抽象的类函数及其实现:
*
`PadFunc`
和
`PadGradFunc`
。
*
`ContextProjectionForwardFunc`
和
`ContextProjectionBackwardFunc`
。
*
`CosSimBackward`
和
`CosSimBackwardFunc`
。
*
`CrossMapNormalFunc`
和
`CrossMapNormalGradFunc`
。
*
`MulFunc`
。
*
增加
`AutoCompare`
和
`FunctionCompare`
类,使得编写比较gpu和cpu版本函数的单元测试更容易。
*
生成
`libpaddle_test_main.a`
并删除测试文件内的主函数。
*
支持PyDataProvider2中numpy的稠密向量。
*
清理代码库,删除一些复制粘贴的代码片段:
*
增加
`SparseRowMatrix`
的抽样类
`RowBuffer`
。
*
清理
`GradientMachine`
的接口。
*
在layer中增加
`override`
关键字。
*
简化
`Evaluator::create`
,使用
`ClassRegister`
来创建
`Evaluator`
。
*
下载演示的数据集时检查MD5校验。
*
添加
`paddle::Error`
,用于替代Paddle中的
`LOG(FATAL)`
。
## 错误修复
*
检查
`recurrent_group`
的layer输入类型。
*
不要用.cu源文件运行
`clang-format`
。
*
修复
`LogActivation`
的使用错误。
*
修复运行
`test_layerHelpers`
多次的错误。
*
修复seq2seq示例超出消息大小限制的错误。
*
修复在GPU模式下dataprovider转换的错误。
*
修复
`GatedRecurrentLayer`
中的错误。
*
修复在测试多个模型时
`BatchNorm`
的错误。
*
修复paramRelu在单元测试时崩溃的错误。
*
修复
`CpuSparseMatrix`
编译时相关的警告。
*
修复
`MultiGradientMachine`
在
`trainer_count > batch_size`
时的错误。
*
修复
`PyDataProvider2`
阻止异步加载数据的错误。
doc/api/v1/data_provider/pydataprovider2_en.rst
浏览文件 @
ab5ad221
...
...
@@ -178,7 +178,7 @@ input_types
+++++++++++
PaddlePaddle has four data types, and three sequence types.
The four data types are:
The four data types are:
* :code:`dense_vector`: dense float vector.
* :code:`sparse_binary_vector`: sparse binary vector, most of the value is 0, and
...
...
@@ -231,7 +231,7 @@ Its parameters lists as follows:
* :code:`is_train` is a bool parameter that indicates the DataProvider is used in
training or testing.
* :code:`file_list` is the list of all files.
* User-defined parameters args can be set in training configuration.
Note, PaddlePaddle reserves the right to add pre-defined parameter, so please
...
...
doc/getstarted/concepts/src/train.py
0 → 100644
浏览文件 @
ab5ad221
import
paddle.v2
as
paddle
import
numpy
as
np
# init paddle
paddle
.
init
(
use_gpu
=
False
)
# network config
x
=
paddle
.
layer
.
data
(
name
=
'x'
,
type
=
paddle
.
data_type
.
dense_vector
(
2
))
y_predict
=
paddle
.
layer
.
fc
(
input
=
x
,
size
=
1
,
act
=
paddle
.
activation
.
Linear
())
y
=
paddle
.
layer
.
data
(
name
=
'y'
,
type
=
paddle
.
data_type
.
dense_vector
(
1
))
cost
=
paddle
.
layer
.
mse_cost
(
input
=
y_predict
,
label
=
y
)
# create parameters
parameters
=
paddle
.
parameters
.
create
(
cost
)
# create optimizer
optimizer
=
paddle
.
optimizer
.
Momentum
(
momentum
=
0
)
# create trainer
trainer
=
paddle
.
trainer
.
SGD
(
cost
=
cost
,
parameters
=
parameters
,
update_equation
=
optimizer
)
# event_handler to print training info
def
event_handler
(
event
):
if
isinstance
(
event
,
paddle
.
event
.
EndIteration
):
if
event
.
batch_id
%
1
==
0
:
print
"Pass %d, Batch %d, Cost %f"
%
(
event
.
pass_id
,
event
.
batch_id
,
event
.
cost
)
# define training dataset reader
def
train_reader
():
train_x
=
np
.
array
([[
1
,
1
],
[
1
,
2
],
[
3
,
4
],
[
5
,
2
]])
train_y
=
np
.
array
([
-
2
,
-
3
,
-
7
,
-
7
])
def
reader
():
for
i
in
xrange
(
train_y
.
shape
[
0
]):
yield
train_x
[
i
],
train_y
[
i
]
return
reader
# define feeding map
feeding
=
{
'x'
:
0
,
'y'
:
1
}
# training
trainer
.
train
(
reader
=
paddle
.
batch
(
train_reader
(),
batch_size
=
1
),
feeding
=
feeding
,
event_handler
=
event_handler
,
num_passes
=
100
)
doc/getstarted/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0 → 100644
浏览文件 @
ab5ad221
############
基本使用概念
############
PaddlePaddle是源于百度的一个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为深度学习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API,可以轻松地完成神经网络配置,模型训练等任务。
这里将介绍PaddlePaddle的基本使用概念,并且展示了如何利用PaddlePaddle来解决一个经典的线性回归问题。
在使用该文档之前,请参考 `安装文档 <../build_and_install/index_cn.html>`_ 完成PaddlePaddle的安装。
配置网络
============
加载PaddlePaddle
----------------------
在进行网络配置之前,首先需要加载相应的Python库,并进行初始化操作。
.. code-block:: bash
import paddle.v2 as paddle
import numpy as np
paddle.init(use_gpu=False)
搭建神经网络
-----------------------
搭建神经网络就像使用积木搭建宝塔一样。在PaddlePaddle中,layer是我们的积木,而神经网络是我们要搭建的宝塔。我们使用不同的layer进行组合,来搭建神经网络。
宝塔的底端需要坚实的基座来支撑,同样,神经网络也需要一些特定的layer作为输入接口,来完成网络的训练。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如下layer来描述神经网络的输入:
.. code-block:: bash
x = paddle.layer.data(name='x', type=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2))
y = paddle.layer.data(name='y', type=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1))
其中x表示输入数据是一个维度为2的稠密向量,y表示输入数据是一个维度为1的稠密向量。
PaddlePaddle支持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和三种序列模式。
四种数据类型:
* dense_vector:稠密的浮点数向量。
* sparse_binary_vector:稀疏的01向量,即大部分值为0,但有值的地方必须为1。
* sparse_float_vector:稀疏的向量,即大部分值为0,但有值的部分可以是任何浮点数。
* integer:整数标签。
三种序列模式:
* SequenceType.NO_SEQUENCE:不是一条序列
* SequenceType.SEQUENCE:是一条时间序列
* SequenceType.SUB_SEQUENCE: 是一条时间序列,且序列的每一个元素还是一个时间序列。
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序列模式返回的格式不同,列表如下:
+----------------------+---------------------+-----------------------------------+------------------------------------------------+
| | NO_SEQUENCE | SEQUENCE | SUB_SEQUENCE |
+======================+=====================+===================================+================================================+
| dense_vector | [f, f, ...] | [[f, ...], [f, ...], ...] | [[[f, ...], ...], [[f, ...], ...],...] |
+----------------------+---------------------+-----------------------------------+------------------------------------------------+
| sparse_binary_vector | [i, i, ...] | [[i, ...], [i, ...], ...] | [[[i, ...], ...], [[i, ...], ...],...] |
+----------------------+---------------------+-----------------------------------+------------------------------------------------+
| sparse_float_vector | [(i,f), (i,f), ...] | [[(i,f), ...], [(i,f), ...], ...] | [[[(i,f), ...], ...], [[(i,f), ...], ...],...] |
+----------------------+---------------------+-----------------------------------+------------------------------------------------+
| integer_value | i | [i, i, ...] | [[i, ...], [i, ...], ...] |
+----------------------+---------------------+-----------------------------------+------------------------------------------------+
其中,f代表一个浮点数,i代表一个整数。
注意:对sparse_binary_vector和sparse_float_vector,PaddlePaddle存的是有值位置的索引。例如,
- 对一个5维非序列的稀疏01向量 ``[0, 1, 1, 0, 0]`` ,类型是sparse_binary_vector,返回的是 ``[1, 2]`` 。
- 对一个5维非序列的稀疏浮点向量 ``[0, 0.5, 0.7, 0, 0]`` ,类型是sparse_float_vector,返回的是 ``[(1, 0.5), (2, 0.7)]`` 。
在定义输入layer之后,我们可以使用其他layer进行组合。在组合时,需要指定layer的输入来源。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如下的layer组合:
.. code-block:: bash
y_predict = paddle.layer.fc(input=x, size=1, act=paddle.activation.Linear())
cost = paddle.layer.mse_cost(input=y_predict, label=y)
其中,x与y为之前描述的输入层;而y_predict是接收x作为输入,接上一个全连接层;cost接收y_predict与y作为输入,接上均方误差层。
最后一层cost中记录了神经网络的所有拓扑结构,通过组合不同的layer,我们即可完成神经网络的搭建。
训练模型
============
在完成神经网络的搭建之后,我们首先需要根据神经网络结构来创建所需要优化的parameters,并创建optimizer。
之后,我们可以创建trainer来对网络进行训练。
.. code-block:: bash
parameters = paddle.parameters.create(cost)
optimizer = paddle.optimizer.Momentum(momentum=0)
trainer = paddle.trainer.SGD(cost=cost,
parameters=parameters,
update_equation=optimizer)
其中,trainer接收三个参数,包括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神经网络参数以及迭代方程。
在搭建神经网络的过程中,我们仅仅对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描述。而trainer需要读取训练数据进行训练,PaddlePaddle中通过reader来加载数据。
.. code-block:: bash
# define training dataset reader
def train_reader():
train_x = np.array([[1, 1], [1, 2], [3, 4], [5, 2]])
train_y = np.array([-2, -3, -7, -7])
def reader():
for i in xrange(train_y.shape[0]):
yield train_x[i], train_y[i]
return reader
最终我们可以调用trainer的train方法启动训练:
.. code-block:: bash
# define feeding map
feeding = {'x': 0, 'y': 1}
# event_handler to print training info
def event_handler(event):
if isinstance(event, paddle.event.EndIteration):
if event.batch_id % 1 == 0:
print "Pass %d, Batch %d, Cost %f" % (
event.pass_id, event.batch_id, event.cost)
# training
trainer.train(
reader=paddle.batch(train_reader(), batch_size=1),
feeding=feeding,
event_handler=event_handler,
num_passes=100)
关于PaddlePaddle的更多使用方法请参考 `进阶指南 <../../howto/index_cn.html>`_。
线性回归完整示例
==============
下面给出在三维空间中使用线性回归拟合一条直线的例子:
.. literalinclude:: src/train.py
:linenos:
有关线性回归的实际应用,可以参考PaddlePaddle book的 `第一章节 <http://book.paddlepaddle.org/index.html>`_。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oc/getstarted/index_cn.rst
浏览文件 @
ab5ad221
...
...
@@ -5,5 +5,6 @@
:maxdepth: 1
build_and_install/index_cn.rst
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 `深度学习入门课程 <http://book.paddlepaddle.org/>`_
doc/howto/index_cn.rst
浏览文件 @
ab5ad221
...
...
@@ -8,7 +8,6 @@
:maxdepth: 1
usage/cmd_parameter/index_cn.rst
usage/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usage/cluster/cluster_train_cn.md
usage/k8s/k8s_basis_cn.md
usage/k8s/k8s_cn.md
...
...
doc/howto/usage/concepts/src/pserver_topology.dot
已删除
100644 → 0
浏览文件 @
affd9d26
graph
pp_topology
{
rankdir
=
BT
;
subgraph
cluster_node0
{
style
=
filled
;
color
=
lightgrey
;
node
[
style
=
filled
,
color
=
white
,
shape
=
box
]
;
label
=
"机器0"
pserver0
[
label
=
"Parameter \n Server 0"
]
trainer0
[
label
=
"Trainer 0"
]
}
subgraph
cluster_node1
{
style
=
filled
;
color
=
lightgrey
;
node
[
style
=
filled
,
color
=
white
,
shape
=
box
]
;
label
=
"机器1"
pserver1
[
label
=
"Parameter \n Server 1"
]
trainer1
[
label
=
"Trainer 1"
]
}
subgraph
cluster_node2
{
style
=
filled
;
color
=
lightgrey
;
node
[
style
=
filled
,
color
=
white
,
shape
=
box
]
;
label
=
"机器2"
pserver2
[
label
=
"Parameter \n Server 2"
]
trainer2
[
label
=
"Trainer 2"
]
}
subgraph
cluster_node3
{
style
=
filled
;
color
=
lightgrey
;
node
[
style
=
filled
,
color
=
white
,
shape
=
box
]
;
label
=
"机器3"
pserver3
[
label
=
"Parameter \n Server 3"
]
trainer3
[
label
=
"Trainer 3"
]
}
data
[
label
=
"数据"
,
shape
=
hexagon
]
trainer0
--
pserver0
trainer0
--
pserver1
trainer0
--
pserver2
trainer0
--
pserver3
trainer1
--
pserver0
trainer1
--
pserver1
trainer1
--
pserver2
trainer1
--
pserver3
trainer2
--
pserver0
trainer2
--
pserver1
trainer2
--
pserver2
trainer2
--
pserver3
trainer3
--
pserver0
trainer3
--
pserver1
trainer3
--
pserver2
trainer3
--
pserver3
data
--
trainer0
data
--
trainer1
data
--
trainer2
data
--
trainer3
}
doc/howto/usage/concepts/src/trainer_config.py
已删除
100644 → 0
浏览文件 @
affd9d26
from
paddle.trainer_config_helpers
import
*
define_py_data_sources2
(
train_list
=
'train.list'
,
test_list
=
'test.list'
,
module
=
'provider'
,
obj
=
'process'
)
settings
(
batch_size
=
128
,
learning_rate
=
1e-3
,
learning_method
=
AdamOptimizer
(),
regularization
=
L2Regularization
(
0.5
))
img
=
data_layer
(
name
=
'pixel'
,
size
=
28
*
28
)
hidden1
=
simple_img_conv_pool
(
input
=
img
,
filter_size
=
3
,
num_filters
=
32
,
pool_size
=
3
,
num_channel
=
1
)
hidden2
=
fc_layer
(
input
=
hidden1
,
size
=
200
,
act
=
TanhActivation
(),
layer_attr
=
ExtraAttr
(
drop_rate
=
0.5
))
predict
=
fc_layer
(
input
=
hidden2
,
size
=
10
,
act
=
SoftmaxActivation
())
outputs
(
classification_cost
(
input
=
predict
,
label
=
data_layer
(
name
=
'label'
,
size
=
10
)))
doc/howto/usage/concepts/use_concepts_cn.rst
已删除
100644 → 0
浏览文件 @
affd9d26
############
基本使用概念
############
PaddlePaddle是一个深度学习框架,支持单机模式和多机模式。
单机模式用命令 ``paddle train`` 可以启动一个trainer进程,单机训练通常只包括一个trainer进程。如果数据规模比较大,希望加速训练,可以启动分布式作业。一个分布式作业里包括若干trainer进程和若干Parameter Server(或称pserver)进程。用命令 ``paddle pserver`` 可以启动 pserver 进程,pserver进程用于协调多个trainer进程之间的通信。
本文首先介绍trainer进程中的一些使用概念,然后介绍pserver进程中概念。
.. contents::
系统框图
========
下图描述了用户使用框图,PaddlePaddle的trainer进程里内嵌了Python解释器,trainer进程可以利用这个解释器执行Python脚本,Python脚本里定义了模型配置、训练算法、以及数据读取函数。其中,数据读取程序往往定义在一个单独Python脚本文件里,被称为数据提供器(DataProvider),通常是一个Python函数。模型配置、训练算法通常定义在另一单独Python文件中, 称为训练配置文件。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部分。
.. graphviz::
digraph pp_process {
rankdir=LR;
config_file [label="用户神经网络配置"];
subgraph cluster_pp {
style=filled;
color=lightgrey;
node [style=filled, color=white, shape=box];
label = "PaddlePaddle C++";
py [label="Python解释器"];
}
data_provider [label="用户数据解析"];
config_file -> py;
py -> data_provider [dir="back"];
}
数据提供器
==========
DataProvider是PaddlePaddle系统的数据提供器,将用户的原始数据转换成系统可以识别的数据类型。每当系统需要新的数据训练时, trainer进程会调用DataProvider函数返回数据。当所有数据读取完一轮后,DataProvider返回空数据,通知系统一轮数据读取结束,并且系统每一轮训练开始时会重置DataProvider。需要注意的是,DataProvider是被系统调用,而不是新数据驱动系统,一些随机化噪声添加都应该在DataProvider中完成。
在不同的应用里,训练数据的格式往往各不相同。因此,为了用户能够灵活的处理数据,我们提供了Python处理数据的接口,称为 ``PyDataProvider`` 。在 ``PyDataProvider`` 中,系统C++模块接管了shuffle、处理batch、GPU和CPU通信、双缓冲、异步读取等问题,一些情况下(如:``min_pool_size=0``)需要Python接口里处理shuffle,可以参考 :ref:`api_pydataprovider2` 继续深入了解。
训练配置文件
============
训练配置文件主要包括数据源、优化算法、网络结构配置三部分。 其中数据源配置与DataProvider的关系是:DataProvider里定义数据读取函数,训练配置文件的数据源配置中指定DataProvider文件名字、生成数据函数接口,请不要混淆。
一个简单的训练配置文件为:
.. literalinclude:: src/trainer_config.py
:linenos:
文件开头 ``from paddle.trainer_config_helpers import *`` ,是因为PaddlePaddle配置文件与C++模块通信的最基础协议是protobuf,为了避免用户直接写复杂的protobuf string,我们为用户定以Python接口来配置网络,该Python代码可以生成protobuf包,这就是 :ref:`api_trainer_config` 的作用。因此,在文件的开始,需要import这些函数。 这个包里面包含了模型配置需要的各个模块。
下面分别介绍数据源配置、优化算法配置、网络结构配置这三部分该概念。
数据源配置
----------
使用 ``PyDataProvider2`` 的函数 ``define_py_data_sources2`` 配置数据源。``define_py_data_sources2`` 里通过train_list和test_list指定是训练文件列表和测试文件列表。 如果传入字符串的话,是指一个数据列表文件。这个数据列表文件中包含的是每一个训练或者测试文件的路径。如果传入一个list的话,则会默认生成一个list文件,再传入给train.list或者test.list。
``module`` 和 ``obj`` 指定了DataProvider的文件名和返回数据的函数名。更详细的使用,请参考 :ref:`api_pydataprovider2` 。
优化算法配置
------------
通过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optimizers_settings` 接口设置神经网络所使用的训练参数和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optimizers` ,包括学习率、batch_size、优化算法、正则方法等,具体的使用方法请参考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optimizers_settings` 文档。
网络结构配置
------------
神经网络配置主要包括网络连接、激活函数、损失函数、评估器。
- 网络连接: 主要由Layer组成,每个Layer返回的都是一个 ``LayerOutput`` 对象,Layer里面可以定义参数属性、激活类型等。
为了更灵活的配置,PaddlePaddle提供了基于 Projection 或者 Operator 的配置,这两个需要与 ``mixed_layer`` 配合使用。这里简单介绍Layer、Projection、Operator的概念:
- Layer: 神经网络的某一层,可以有可学习的参数,一般是封装了许多复杂操作的集合。
- Projection:需要与 ``mixed_layer`` 配合使用,含可学习参数。
- Operator: 需要与 ``mixed_layer`` 配合使用,不含可学习参数,输入全是其他Layer的输出。
这个配置文件网络由 ``data_layer`` 、 ``simple_img_conv_pool`` 、 ``fc_layer`` 组成。
-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layers_data_layer` : 通常每个配置文件都会包括 ``data_layer`` ,定义输入数据大小。
-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network_simple_img_conv_pool` :是一个组合层,包括了图像的卷积 (convolution)和池化(pooling)。
-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layers_fc_layer` :全连接层,激活函数为Softmax,这里也可叫分类层。
- 损失函数和评估器:损失函数即为网络的优化目标,评估器可以评价模型结果。
PaddlePaddle包括很多损失函数和评估起,详细可以参考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layers_cost_layers` 和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evaluators` 。这里 ``classification_cost`` 默认使用多类交叉熵损失函数和分类错误率统计评估器。
- ``outputs``: 标记网络输出的函数为 ``outputs`` 。
训练阶段,网络的输出为神经网络的优化目标;预测阶段,网络的输出也可通过 ``outputs`` 标记。
这里对 ``mixed_layer`` 稍做详细说明, 该Layer将多个输入(Projection 或 Operator)累加求和,具体计算是通过内部的 Projection 和 Operator 完成,然后加 Bias 和 activation 操作,
例如,和 ``fc_layer`` 同样功能的 ``mixed_layer`` 是:
.. code-block:: python
data = data_layer(name='data', size=200)
with mixed_layer(size=200) as out:
out += full_matrix_projection(input=data)
PaddlePaddle 可以使用 ``mixed layer`` 配置出非常复杂的网络,甚至可以直接配置一个完整的LSTM。用户可以参考 :ref:`api_trainer_config_helpers_layers_mixed_layer` 的相关文档进行配置。
分布式训练
==========
PaddlePaddle多机采用经典的 Parameter Server 架构对多个节点的 trainer 进行同步。多机训练的经典拓扑结构如下\:
.. graphviz:: src/pserver_topology.dot
图中每个灰色方块是一台机器,在每个机器中,先使用命令 ``paddle pserver`` 启动一个pserver进程,并指定端口号,可能的参数是\:
.. code-block:: bash
paddle pserver --port=5000 --num_gradient_servers=4 --tcp_rdma='tcp' --nics='eth0'
* ``--port=5000`` : 指定 pserver 进程端口是 5000 。
* ``--gradient_servers=4`` : 有四个训练进程(PaddlePaddle 将 trainer 也称作 GradientServer ,因为其为负责提供Gradient) 。
* ``--tcp_rdma='tcp' --nics=`eth0```: 指定以太网类型为TCP网络,指定网络接口名字为eth0。
启动之后 pserver 进程之后,需要启动 trainer 训练进程,在各个机器上运行如下命令\:
.. code-block:: bash
paddle train --port=5000 --pservers=192.168.100.101,192.168.100.102,192.168.100.103,192.168.100.104 --config=...
对于简单的多机协同训练使用上述方式即可。另外,pserver/train 通常在高级情况下,还需要设置下面两个参数\:
* --ports_num\: 一个 pserver 进程共绑定多少个端口用来做稠密更新,默认是1。
* --ports_num_for_sparse\: 一个pserver进程共绑定多少端口用来做稀疏更新,默认是0。
使用手工指定端口数量,是因为Paddle的网络通信中,使用了 int32 作为消息长度,比较容易在大模型下溢出。所以,在 pserver 进程中可以启动多个子线程去接受 trainer 的数据,这样单个子线程的长度就不会溢出了。但是这个值不可以调的过大,因为增加这个值,对性能尤其是内存占用有一定的开销,另外稀疏更新的端口如果太大的话,很容易导致某一个参数服务器没有分配到任何参数。
编辑
预览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请重试
或
添加新附件
.
添加附件
取消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取消
想要评论请
注册
或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