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验证 提交 5c6979ce 编写于 作者: T Tingquan Gao 提交者: GitHub

Update faq_2021_s1 (#572)

上级 1ace93f4
......@@ -89,7 +89,7 @@
- [10万类图像分类预训练模型](./docs/zh_CN/application/transfer_learning.md)
- [通用目标检测](./docs/zh_CN/application/object_detection.md)
- FAQ
- [图像分类2021第一季精选问题(近期更新2021.01.14)](./docs/zh_CN/faq_series/faq_2021_s1.md)
- [图像分类2021第一季精选问题(近期更新2021.01.21)](./docs/zh_CN/faq_series/faq_2021_s1.md)
- [图像分类通用30个问题](./docs/zh_CN/faq.md)
- [PaddleClas实战15个问题](./docs/zh_CN/faq.md)
- [赛事支持](./docs/zh_CN/competition_support.md)
......
......@@ -4,6 +4,7 @@
## 目录
* [第1期](#第1期)(2021.01.05)
* [第2期](#第2期)(2021.01.14)
* [第3期](#第3期)(2020.01.21)
<a name="第1期"></a>
## 第1期
......@@ -71,3 +72,87 @@
### Q2.5: 既然移动端网络非常快,为什么还要使用诸如ResNet这样参数量和计算量较大的网络?
不同的网络结构在不同的设备上运行速度优势不同。在移动端,移动端系列的网络比服务器端的网络运行速度更快,但是在服务器端,相同精度下,ResNet等经过特定优化后的网络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具体的网络结构。
<a name="第3期"></a>
## 第3期
### Q3.1: 双(多)分支结构与Plain结构,各自有什么特点?
**A**
以VGG为代表的Plain网络,发展到以ResNet系列(带有残差模块)、InceptionNet系列(多卷积核并行)为代表的的多分支网络结构,人们发现多分支结构在模型训练阶段更为友好,更大的网络宽度可以带来更强的特征拟合能力,而残差结构则可以避免深度网络梯度消失的问题,但是在推理阶段,带有多分支结构的模型在速度上并无优势,即使多分支结构模型的FLOPs要更低,但多分支结构的模型计算密度也更低。例如VGG16模型的FLOPs远远大于EfficientNetB3,但是VGG16模型的推理速度却显著快于EfficientNetB3,因此多分支结构在模型训练阶段更为友好,而Plain结构模型则更适合于推理阶段,那么以此为出发点,可以在训练阶段使用多分支网络结构,以更大的训练时间成本换取特征拟合能力更强的模型,而在推理阶段,将多分支结构转为Plain结构,从而换取更短的推理时间。实现多分支结构到Plain结构的转换,可以通过结构重参数化(structural re-parameterization)技术实现。
另外,Plain结构对于剪枝操作也更为友好。
注:“Plain结构”与“结构重参数化(structural re-parameterization)技术”出自论文“RepVGG: Making VGG-style ConvNets Great Again”。Plain结构网络模型指整个网络不存在分支结构,也即网络中第`i`层layer的输入为第`i-1`层layer的输出,第`i`层layer的输出为第`i+1`层layer的输入。
### Q3.2: ACNet的创新点主要在哪里?
**A**
ACNet意为“Asymmetric Convolution Block”,即为非对称卷积模块,该思想出自论文“ACNet: Strengthening the Kernel Skeletons for Powerful CNN via Asymmetric Convolution Blocks”,文章提出了以“ACB”结构的三个CNN卷积核为一组,用来在训练阶段替代现有卷积神经网络中的传统方形卷积核。
方形卷积核的尺寸为假设为`d*d`,即宽、高相等均为`d`,则用于替换该卷积核的ACB结构是尺寸为`d*d``1*d``d*1`的三个卷积核,然后再将三个卷积核的输出直接相加,可以得到与原有方形卷积核相同尺寸的计算结果。
而在训练完成后,将ACB结构换回原有的方形卷积核,方形卷积核的参数则为ACB结构的三个卷积核的参数直接相加(见`Q3.4`,因此还是使用与之前相同的模型结构用于推理,ACB结构只是在训练阶段使用。
在训练中,通过ACB结构,模型的网络宽度得到了提高,利用`1*d``d*1`的两个非对称卷积核提取得到更多的特征用于丰富`d*d`卷积核提取的特征图的信息。而在推理阶段,这种设计思想并没有带来额外的参数与计算开销。如下图所示,分别是用于训练阶段和部署推理阶段的卷积核形式。
<div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faq/TrainingtimeACNet.png" width="400">
</div>
<div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faq/DeployedACNet.png" width="400">
</div>
文章作者的实验表明,通过在原有网络模型训练中使用ACNet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模型能力,原作者对此有如下解释:
1. 实验表明,对于一个`d*d`的卷积核,相对于消除卷积核角落位置(如上图中卷积核的`corners`位置)的参数而言,消除骨架位置(如上图中卷积核的`skeleton`位置)的参数会给模型精度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卷积核骨架位置的参数要更为重要,而ACB结构中的两个非对称卷积核增强了方形卷积核骨架位置参数的权重,使之作用更为显著。这种相加是否会因正负数抵消作用而减弱骨架位置的参数作用,作者通过实验发现,网络的训练总是会向着提高骨架位置参数作用的方向发展,并没有出现正负数抵消而减弱的现象。
2. 非对称卷积核对于翻转的图像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如下图所示,水平的非对称卷积核对于上下翻转的图像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对于翻转前后图像中语义上的同一位置,非对称卷积核提取的特征图是相同的,这一点要强于方形卷积核。
<div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faq/HorizontalKernel.png" width="400">
</div>
### Q3.3: RepVGG的创新点主要在哪里?
**A**
通过Q3.1与Q3.2,我们可以大胆想到,是否可以借鉴ACNet将训练阶段与推理阶段解耦,并且训练阶段使用多分支结构,推理阶段使用Plain结构,这也就是RepVGG的创新点。下图为ResNet、RepVGG训练和推理阶段网络结构的对比。
<div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faq/RepVGG.png" width="400">
</div>
首先训练阶段的RepVGG采用多分支结构,可以看作是在传统VGG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1*1`卷积和恒等映射的残差结构,而推理阶段的RepVGG则退化为VGG结构。训练阶段RepVGG到推理阶段RepVGG的网络结构转换使用“结构重参数化”技术实现。
对于恒等映射,可将其视为参数均为`1``1*1`卷积核作用在输入特征图的输出结果,因此训练阶段的RepVGG的卷积模块可以视为两个`1*1`卷积和一个`3*3`卷积,而`1*1`卷积的参数又可以直接相加到`3*3`卷积核中心位置的参数上(该操作类似于ACNet中,非对称卷积核参数相加到方形卷积核骨架位置参数的操作),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在推理阶段,将网络结构中的恒等映射、`1*1`卷积、`3*3`卷积三个分支合并为一个`3*3`卷积,详见`Q3.4`
### Q3.4: ACNet与RepVGG中的struct re-parameters有何异同?
**A**
通过上面的了解,可以简单理解RepVGG是更为极端的ACNet。ACNet中的re-parameters操作如下图所示:
<div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faq/ACNetReParams.png" width="400">
</div>
观察上图,以其中的`conv2`为例,该非对称卷积可以视为`3*3`的方形卷积核,只不过该方形卷积核的上下六个参数为`0``conv3`同理。并且,`conv1``conv2``conv3`的结果相加,等同于三个卷积核相加再做卷积,以`Conv`表示卷积操作,`+`表示矩阵的加法操作,则:`Conv1(A)+Conv2(A)+Conv3(A) == Convk(A)`,其中`Convk1``Conv2``Conv3`的卷积核分别为`Kernel1``kernel2``kernel3`,而`Convk`的卷积核为`Kernel1 + kernel2 + kernel3`
RepVGG网络与ACNet同理,只不过ACNet的`1*d`非对称卷积变成了`1*1`卷积,`1*1`卷积相加的位置变成了`3*3`卷积的中心。
### Q3.5: 影响模型计算速度的因素都有哪些?参数量越大的模型计算速度一定更慢吗?
**A**
影响模型计算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参数量只是其中之一。具体来说,在不考虑硬件差异的前提下,模型的计算速度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参数量:用于衡量模型的参数数量,模型的参数量越大,模型在计算时对内存(显存)的容量要求一般也更高。但内存(显存)占用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参数量。如下图中,假设输入特征图内存占用大小为`1`个单位,对于左侧的残差结构而言,由于需要记录两个分支的运算结果,然后再相加,因此该结构在计算时的内存峰值占用是右侧Plain结构的两倍。
<div align="center">
<img src="../../images/faq/MemoryOccupation.png" width="400">
</div>
2. 浮点运算数量(FLOPs):注意与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相区分。FLOPs可以简单理解为计算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以常见的卷积操作为例,在不考虑batch size、激活函数、stride操作、bias的前提下,假设input future map尺寸为`Min*Min`,通道数为`Cin`,output future map尺寸为`Mout*Mout`,通道数为`Cout`,conv kernel尺寸为`K*K`,则进行一次卷积的FLOPs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计算:
1. 输出特征图包含特征点的数量为:`Cout * Mout * Mout`
2. 对于输出特征图中的每一个特征点的卷积操作而言:
乘法计算数量为:`Cin * K * K`
加法计算数量为:`Cin * K * K - 1`
3. 因此计算总量为:`Cout * Mout * Mout * (Cin * K * K + Cin * K * K - 1)`,也即`Cout * Mout * Mout * (2Cin * K * K - 1)`
3. Memory Access Cost(MAC):内存访问成本,由于计算机在对数据进行运算(例如乘法、加法)前,需要将运算的数据从内存(此处泛指内存,包括显存)读取到运算器的Cache中,而内存的访问是十分耗时的。以分组卷积为例,假设分为`g`组,虽然分组后模型的参数量和FLOPs没有变化,但是分组卷积的内存访问次数成为之前的`g`倍(此处只是简单计算,未考虑多级Cache),因此MAC显著提高,模型的计算速度也相应变慢。
4. 并行度:常说的并行度包括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两部分,此处是指模型并行。以卷积操作为例,一个卷积层的参数量通常十分庞大,如果将卷积层中的矩阵做分块处理,然后分别交由多个GPU进行运算,即可达到加速的目的。甚至有的网络层参数量过大,单张GPU显存无法容纳时,也可能将该层分由多个GPU计算,但是能否分由多个GPU并行运算,不仅取决于硬件条件,也受特定的运算形式所限制。当然,并行度越高的模型,其运行速度也越快。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想要评论请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