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10月, 2022 6 次提交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短信验证码登陆、绑定手机号码新增防刷逻辑。当短信验证码输入错误2次以上,弹出图形验证码进行人机校验。 - uni-id-cf,新增防刷机制。更改loginLog为uniIdLog 记录各类uni-id操作,并新增action字段记录操作的行为名称 - 注册账号新增需要输入图形验证码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短信验证码登陆、绑定手机号码新增防刷逻辑。当短信验证码输入错误2次以上,弹出图形验证码进行人机校验。 - uni-id-cf,新增防刷机制。更改loginLog为uniIdLog 记录各类uni-id操作,并新增action字段记录操作的行为名称 - 注册账号新增需要输入图形验证码
-
- 29 6月, 2022 1 次提交
-
-
由 study夏羽 提交于
-
- 17 6月, 2022 1 次提交
-
-
由 study夏羽 提交于
-
- 10 6月, 2022 1 次提交
-
-
由 study夏羽 提交于
-
- 15 2月, 2022 4 次提交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新增逻辑:调用uni-id-cf的logout接口后刷新设备信息中token的有效期 - 修复某些情况下前端执行logout没调用uniID.logout的问题 - 修复某些情况下报push_clientid未定义的问题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性能优化,list页面使用,[详情](https://uniapp.dcloud.io/uniCloud/unicloud-db?id=collection) - 拉齐uni-starter和uni-admin的schema新增:uni-id-tag.schema.json,更新:opendb-verify-codes.schema.json - 修复首次登陆,用户id没存储到storage的问题 - 新增:执行退出登陆后,通过云函数调用
-
- 16 12月, 2021 3 次提交
-
-
由 study夏羽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 09 12月, 2021 4 次提交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 10 11月, 2021 5 次提交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1. 通过微信小程序登陆自动保存到表 2. 我的-设置-个人资料 点击绑定手机号码,完善账号信息支持以下三种策略: - APP端,(如果支持)使用通过运营商一键获取手机号码 - 微信小程序端,支持一键获取微信绑定的手机号 - 其他端,通过手机验证码
-
- 29 9月, 2021 2 次提交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 27 9月, 2021 1 次提交
-
-
由 study夏羽 提交于
-
- 16 9月, 2021 12 次提交
-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解决首页为非nvue页面时白屏的问题。 - 注意:本次在中修改了路由拦截的逻辑,是个兼容方案;当首页为非nvue页面,路由拦截器逻辑会在加载首页时执行。接下来新版本的hx编译的uni-app项目无论首页是否为nvue都不走拦截器,保持各端逻辑一致。
-
由 DCloud_JSON 提交于
1. 微信小程序端,新增:微信登陆成功后,弹出是否获取微信头像和昵称,完善个人资料的弹框 2. APP端,新增逻辑:微信登陆成功后,自动获取用户的微信昵称和头像完善用户个人资料 - 提示:因为微信的头像一旦更换,微信返回的头像url会失效。所以,以上两示例功能将url(客户端:下载到临时目录/服务端:转为Buffer)再上传到uniCloud云存储中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