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 ba3944cf 编写于 作者: S sweet

2016/4/4

上级 256a3bf4
# cookie #
Web应用程序是使用HTTP协议传输数据的。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一旦数据交换完毕,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会关闭,再次交换数据需要建立新的连接。这就意味着服务器无法从连接上跟踪会话。即用户A购买了一件商品放入购物车内,当再次购买商品时服务器已经无法判断该购买行为是属于用户A的会话还是用户B的会话了。要跟踪该会话,必须引入一种机制。
Cookie就是这样的一种机制。它可以弥补HTTP协议无状态的不足。在Session出现之前,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采用Cookie来跟踪会话。
cookie是存于用户硬盘的一个文件,这个文件通常对应于一个域名,当浏览器再次访问这个域名时,便使这个cookie可用。因此,cookie可以跨越一个域名下的多个网页,但不能跨越多个域名使用。
cookie机制将信息存储于用户硬盘,因此可以作为全局变量,这是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它可以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保存用户登录状态。例如将用户id存储于一个cookie内,这样当用户下次访问该页面时就不需要重新登录了,现在很多论坛和社区都提供这样的功能。 cookie还可以设置过期时间,当超过时间期限后,cookie就会自动消失。因此,系统往往可以提示用户保持登录状态的时间:常见选项有一个月、三个 月、一年等。
(2)跟踪用户行为。例如一个天气预报网站,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地区显示当地的天气情况。如果每次都需要选择所在地是烦琐的,当利用了 cookie后就会显得很人性化了,系统能够记住上一次访问的地区,当下次再打开该页面时,它就会自动显示上次用户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因为一切都是在后 台完成,所以这样的页面就像为某个用户所定制的一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3)定制页面。如果网站提供了换肤或更换布局的功能,那么可以使用cookie来记录用户的选项,例如:背景色、分辨率等。当用户下次访问时,仍然可以保存上一次访问的界面风格。
(4)创建购物车。正如在前面的例子中使用cookie来记录用户需要购买的商品一样,在结账的时候可以统一提交。例如淘宝网就使用cookie记录了用户曾经浏览过的商品,方便随时进行比较。
当然,上述应用仅仅是cookie能完成的部分应用,还有更多的功能需要全局变量。cookie的缺点主要集中于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cookie可能被禁用。当用户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时,他很可能禁用浏览器的cookie功能;
(2)cookie是与浏览器相关的。这意味着即使访问的是同一个页面,不同浏览器之间所保存的cookie也是不能互相访问的;
(3)cookie可能被删除。因为每个cookie都是硬盘上的一个文件,因此很有可能被用户删除;
(4)cookie安全性不够高。所有的cookie都是以纯文本的形式记录于文件中,因此如果要保存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时,最好事先经过加密处理。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所有 HTTP 状态代码及其定义
## 2xx 成功 ##
200 正常;请求已完成。
201 正常;紧接 POST 命令。
202 正常;已接受用于处理,但处理尚未完成。
203 正常;部分信息 — 返回的信息只是一部分。
204 正常;无响应 — 已接收请求,但不存在要回送的信息。
## 3xx 重定向 ##
301 已移动 — 请求的数据具有新的位置且更改是永久的。
302 已找到 — 请求的数据临时具有不同 URI。
303 请参阅其它 — 可在另一 URI 下找到对请求的响应,且应使用 GET 方法检索此响应。
304 未修改 — 未按预期修改文档。
305 使用代理 — 必须通过位置字段中提供的代理来访问请求的资源。
306 未使用 — 不再使用;保留此代码以便将来使用。
## 4xx 客户机中出现的错误 ##
400 错误请求 — 请求中有语法问题,或不能满足请求。
401 未授权 — 未授权客户机访问数据。
402 需要付款 — 表示计费系统已有效。
403 禁止 — 即使有授权也不需要访问。
404 找不到 — 服务器找不到给定的资源;文档不存在。
407 代理认证请求 — 客户机首先必须使用代理认证自身。
415 介质类型不受支持 — 服务器拒绝服务请求,因为不支持请求实体的格式。
## 5xx 服务器中出现的错误
500 内部错误 — 因为意外情况,服务器不能完成请求。
501 未执行 —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工具。
502 错误网关 — 服务器接收到来自上游服务器的无效响应。
503 无法获得服务 — 由于临时过载或维护,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一是通过Flash插件发送HTTP请求,这种方式可以绕过浏览器的安全限制,但必须安装Flash,并且跟Flash交互。不过Flash用起来麻烦,而且现在用得也越来越少了。
二是通过在同源域名下架设一个代理服务器来转发,JavaScript负责把请求发送到代理服务器:
```
'/proxy?url=http://www.sina.com.cn'
```
代理服务器再把结果返回,这样就遵守了浏览器的同源策略。这种方式麻烦之处在于需要服务器端额外做开发。
第三种方式称为JSONP,它有个限制,只能用GET请求,并且要求返回JavaScript。这种方式跨域实际上是利用了浏览器允许跨域引用JavaScript资源:
`<html>`
`<head>`
`<script src="http://example.com/abc.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JSONP通常以函数调用的形式返回,例如,返回JavaScript内容如下:
`foo('data');`
这样一来,我们如果在页面中先准备好foo()函数,然后给页面动态加一个<script]>节点,相当于动态读取外域的JavaScript资源,最后就等着接收回调了。
以163的股票查询URL为例,对于URL:http://api.money.126.net/data/feed/0000001,1399001?callback=refreshPrice,你将得到如下返回:
`refreshPrice({"0000001":{"code": "0000001", ... });`
因此我们需要首先在页面中准备好回调函数:
```
function refreshPrice(data) {
var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jsonp');
p.innerHTML = '当前价格:' +
data['0000001'].name +': ' +
data['0000001'].price + ';' +
data['1399001'].name + ': ' +
data['1399001'].price;
}
```
当前价格:
刷新
最后用getPrice()函数触发:
```
function getPrice() {
var
j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js.src = 'http://api.money.126.net/data/feed/0000001,1399001?callback=refreshPrice';
head.appendChild(js);
}
```
就完成了跨域加载数据。
CORS
如果浏览器支持HTML5,那么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使用新的跨域策略:CORS了。
CORS全称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是HTML5规范定义的如何跨域访问资源。
了解CORS前,我们先搞明白概念:
Origin表示本域,也就是浏览器当前页面的域。当JavaScript向外域(如sina.com)发起请求后,浏览器收到响应后,首先检查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是否包含本域,如果是,则此次跨域请求成功,如果不是,则请求失败,JavaScript将无法获取到响应的任何数据。
可见,跨域能否成功,取决于对方服务器是否愿意给你设置一个正确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决定权始终在对方手中。
上面这种跨域请求,称之为“简单请求”。简单请求包括GET、HEAD和POST(POST的Content-Type类型
仅限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和text/plain),并且不能出现任何自定义头(例如,X-Custom: 12345),通常能满足90%的需求。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闭包 #
注意到返回的函数在其定义内部引用了局部变量arr,所以,当一个函数返回了一个函数后,其内部的局部变量还被新函数引用,所以,闭包用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可不容易。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返回的函数并没有立刻执行,而是直到调用了f()才执行。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
function count() {
var arr = [];
for (var i=1; i<=3; i++) {
arr.push(function () {
return i * i;
});
}
return arr;
}
var results = count();
var f1 = results[0];
var f2 = results[1];
var f3 = results[2];
```
在上面的例子中,每次循环,都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然后,把创建的3个函数都添加到一个Array中返回了。
你可能认为调用f1(),f2()和f3()结果应该是1,4,9,但实际结果是:
```
f1(); // 16
f2(); // 16
f3(); // 16
```
全部都是16!原因就在于返回的函数引用了变量i,但它并非立刻执行。等到3个函数都返回时,它们所引用的变量i已经变成了4,因此最终结果为16。
返回闭包时牢记的一点就是:返回函数不要引用任何循环变量,或者后续会发生变化的变量。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里,比如Java和C++,要在对象内部封装一个私有变量,可以用private修饰一个成员变量。在没有class机制,只有函数的语言里,借助闭包,同样可以封装一个私有变量。
闭包的好处:
1. 不增加额外的全局变量,
2. 执行过程中所有变量都是在匿名函数内部。
闭包的缺点:
1. 由于闭包会使得函数中的变量都被保存在内存中,内存消耗很大,所以不能滥用闭包,否则会造成网页的性能问题,在IE中可能导致内存泄露。解决方法是,在退出函数之前,将不使用的局部变量全部删除。
2. 闭包会在父函数外部,改变父函数内部变量的值。所以,如果你把父函数当作对象(object)使用,把闭包当作它的公用方法(Public Method),把内部变量当作它的私有属性(private value),这时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改变父函数内部变量的值。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想要评论请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