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 bad05934 编写于 作者: xumingyukou's avatar xumingyukou

Update 第七章 开源教育现状.md

上级 5c02aa13
......@@ -10,7 +10,7 @@
**7.1.2 高等院校开源教育**
高校是开源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在高校推进开源教育,培育开源文化和精神,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开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提升软件科技源头创新和软件技术的供给能力、实现向创新链高端跃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在积极探索我国开源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推动开源软件生态建设,提升软件人才与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众多高等院校加大开源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行开源课程建设,组织开源相关讲座、竞赛以及多种线上、线下活动。例如,北京大学周明辉教授开设的《OSS Development开源软件技术》课程,以学生实际参与的开源项目为线索,讲授开源软件开发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工程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开源软件开发、学习如何参与开源项目、训练开源思维。华东师范大学与同济大学共同创建X-lab开放实验室,开设开源软件通识基础课程,通过收集、整理、理解和拓展国际最新的前沿开源课程,讲解开源基础、开源经济学、商业开源软件、开源项目办公室治理导论的相关内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设置开源软件开发技术课程,通过学习开源软件背景、开发方法等方面知识,使学生掌握开源软件开发要领和开源项目管理方式,了解开源软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利用开放源代码资源从事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客观分析开源软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源软件开发并为之贡献自身力量。
高校是开源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在高校推进开源教育,培育开源文化和精神,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开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提升软件科技源头创新和软件技术的供给能力、实现向创新链高端跃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在积极探索我国开源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推动开源软件生态建设,提升软件人才与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众多高等院校加大开源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行开源课程建设,组织开源相关讲座、竞赛以及多种线上、线下活动。例如,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周明辉开设的《OSS Development开源软件技术》课程,以学生实际参与的开源项目为线索,讲授开源软件开发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工程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开源软件开发、学习如何参与开源项目、训练开源思维。华东师范大学与同济大学共同创建X-lab开放实验室,开设开源软件通识基础课程,通过收集、整理、理解和拓展国际最新的前沿开源课程,讲解开源基础、开源经济学、商业开源软件、开源项目办公室治理导论的相关内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设置开源软件开发技术课程,通过学习开源软件背景、开发方法等方面知识,使学生掌握开源软件开发要领和开源项目管理方式,了解开源软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利用开放源代码资源从事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客观分析开源软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源软件开发并为之贡献自身力量。
**7.1.3 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
......@@ -50,7 +50,7 @@ CSDN在20余年的发展中,逐步建成了体系化、多视角的教育平
**7.3.2开源教育与产教融合**
高等院校开源教育从学生、教师自发开源教育行为转变为院校行为,从高校教师的独立行为转变为与开源社区合作的共建行为。例如,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荆琦提出“产教融合下的双轨制开源教学模式”,开发《开源软件开发基础及实践》课程,与DoKit&Hummer、OpenAnolis、OpenCloudOS、openEuler、openLooKeng、PostgreSQL、Apache、RocketMQ、长安链、MindSpore AI等开源社区合作,开源文化通识性教育和开源实践开发指导双轨同步进行,带给学生全方位、沉浸式的开源学习环境。课程通过与开源社区合作,解决了开源技术方向多样性与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单一性之间的矛盾。而且课程在与社区合作的同时,也注重与开源项目捐献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之间的差距。
高等院校开源教育从学生、教师自发开源教育行为转变为院校行为,从高校教师的独立行为转变为与开源社区合作的共建行为。例如,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荆琦提出“产教融合下的双轨制开源教学模式”,开发《开源软件开发基础及实践》课程,与CloudWeGo-Sonic、DoKit&Hummer、LightSeq、OpenAnolis、OpenCloudOS、openEuler、PostgreSQL、RocketMQ等开源社区合作,开源文化通识性教育和开源实践开发指导双轨同步进行,带给学生全方位、沉浸式的开源学习环境。课程通过与开源社区合作,解决了开源技术方向多样性与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单一性之间的矛盾。而且课程在与社区合作的同时,也注重与开源项目捐献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之间的差距。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及高校已经在积极探索我国开源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推动开源软件生态建设,提升软件人才与关键软件技术的创新和供给能力。例如,头歌(educoder.net)平台构建了开源软件实践教学生态系统,致力于打造基于开源的覆盖通识课程、系统类课程、平台类课程的教学实验平台及相关课程资源和开源生态建设场景。在利用开源资源进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将结合教学与开源项目、开源软硬件资源,在教育教学素材、教学方式方法上革新,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广开源思想、培养与社会和岗位需求紧密匹配的目的。
......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想要评论请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