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docs/tutorial/renderjs.md b/docs/tutorial/renderjs.md index 785fe31741a3d0be7401931e749e66b487916137..932e0b624cca550f6fde5cd7c7aea1a00243c36c 100644 --- a/docs/tutorial/renderjs.md +++ b/docs/tutorial/renderjs.md @@ -1,9 +1,9 @@ ## renderjs -`renderjs`是一个运行在视图层的js。它比[WXS](/tutorial/miniprogram-subject.html#wxs)更加强大。它只支持app-vue和h5。 +`renderjs`是一个运行在视图层的js。它比[WXS](miniprogram-subject.md#wxs)更加强大。它只支持app-vue和web。 `renderjs`的主要作用有2个: -- 大幅降低逻辑层和视图层的通讯损耗,提供高性能视图交互能力 -- 在视图层操作dom,运行for web的js库 +1. 大幅降低逻辑层和视图层的通讯损耗,提供高性能视图交互能力 +2. 在视图层操作dom,运行 for web 的 js库 **平台差异说明** @@ -11,6 +11,10 @@ |:-:|:-:|:-:|:-:|:-:|:-:|:-:| |√(2.5.5+,仅支持vue)|√|x|x|x|x|x| +- nvue的视图层是原生的,无法运行js。但提供了bindingx技术来解决通信阻塞。[详见](nvue-api.md#bindingx) +- 微信小程序下替代方案是wxs,这是微信提供的一个裁剪版renderjs。[详见](miniprogram-subject.md#wxs) +- web下不存在逻辑层和视图层的通信阻塞,也可以直接操作dom,所以在web端使用renderjs主要是为了跨端复用代码。如果只开发web端,没有必要使用renderjs。 + ### 使用方式 设置 script 节点的 lang 为 renderjs @@ -34,13 +38,14 @@ ### 功能详解 - 大幅降低逻辑层和视图层的通讯损耗,提供高性能视图交互能力 -逻辑层和视图层分离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个副作用是在造成了两层之间通信阻塞。尤其是小程序和App的Android端阻塞问题影响了高性能应用的制作。 +uni-app的app端逻辑层和视图层是分离的,这种机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个副作用是在造成了两层之间通信阻塞。尤其是App的Android端阻塞问题影响了高性能应用的制作。 `renderjs`运行在视图层,可以直接操作视图层的元素,避免通信折损。 在hello uni-app的canvas示例中,App端使用了`renderjs`,由运行在视图层的`renderjs`直接操作视图层的canvas,实现了远超微信小程序的流畅canvas动画示例。具体在[hello uni-app](https://m3w.cn/uniapp)示例中体验,对比App端和小程序端的性能差异。 - 在视图层操作dom,运行for web的js库 + 官方不建议在uni-app里操作dom,但如果你不开发小程序,想使用一些操作了dom、window的库,其实可以使用`renderjs`来解决。 在app-vue环境下,视图层由webview渲染,而`renderjs`运行在视图层,自然可以操作dom和window。 @@ -56,6 +61,7 @@ * 不要直接引用大型类库,推荐通过动态创建 script 方式引用。 * 可以使用 vue 组件的生命周期不可以使用 App、Page 的生命周期 * 视图层和逻辑层通讯方式与 [WXS](/tutorial/miniprogram-subject.html#wxs) 一致,另外可以通过 this.$ownerInstance 获取当前组件的 ComponentDescriptor 实例。 +* 注意逻辑层给数据时最好一次性给到渲染层,而不是不停从逻辑层向渲染层发消息,那样还是会产生逻辑层和视图层的多次通信,还是会卡 * 观测更新的数据在视图层可以直接访问到。 * APP 端视图层的页面引用资源的路径相对于根目录计算,例如:./static/test.js。 * APP 端可以使用 dom、bom API,不可直接访问逻辑层数据,不可以使用 uni 相关接口(如:uni.re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