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模型 ## 简介 语言模型即 Language Model,简称LM,它是一个概率分布模型,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计算一个句子的概率的模型。给定句子(词语序列):
它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式1)
语言模型可以计算(式1)中的P(S)及其中间结果。**利用它可以确定哪个词序列的可能性更大,或者给定若干个词,可以预测下一个最可能出现的词语。** ## 应用场景 **语言模型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如: * **自动写作**:语言模型可以根据上文生成下一个词,递归下去可以生成整个句子、段落、篇章。 * **QA**:语言模型可以根据Question生成Answer。 * **机器翻译**:当前主流的机器翻译模型大多基于Encoder-Decoder模式,其中Decoder就是一个语言模型,用来生成目标语言。 * **拼写检查**:语言模型可以计算出词语序列的概率,一般在拼写错误处序列的概率会骤减,可以用来识别拼写错误并提供改正候选集。 * **词性标注、句法分析、语音识别......** ## 关于本例 Language Model 常见的实现方式有 N-Gram、RNN、seq2seq。本例中实现了基于N-Gram、RNN的语言模型。**本例的文件结构如下**: * data_util.py:实现了对语料的读取以及词典的建立、保存和加载。 * lm_rnn.py:实现了基于rnn的语言模型的定义、训练以及做预测。 * lm_ngram.py:实现了基于n-gram的语言模型的定义、训练以及做预测。 **注:** *一般情况下基于N-Gram的语言模型不如基于RNN的语言模型效果好,所以实际使用时建议使用基于RNN的语言模型,本例中也将着重介绍基于RNN的模型,简略介绍基于N-Gram的模型。* ## RNN 语言模型 ### 简介 RNN是一个序列模型,基本思路是:在时刻t,将前一时刻t-1的隐藏层输出ht-1和t时刻的词向量xt一起输入到隐藏层从而得到时刻t的特征表示ht,然后用这个特征表示得到t时刻的预测输出ŷ ,如此在时间维上递归下去,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RNN善于使用上文信息、历史知识,具有“记忆”功能。理论上RNN能实现“长依赖”(即利用很久之前的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出现了很多RNN的变种,如常用的LSTM和GRU,它们对传统RNN的cell进行了改进,弥补了RNN的不足,下图是LSTM的示意图:
本例中即使用了LSTM、GRU。 ### 模型结构 lm_rnn.py 中的 lm() 函数定义了模型的结构。解析如下: * 1,首先,在\_\_main\_\_中定义了模型的参数变量。 ```python # -- config : model -- rnn_type = 'gru' # or 'lstm' emb_dim = 200 hidden_size = 200 num_passs = 2 num_layer = 2 ``` 其中 rnn\_type 用于配置rnn cell类型,可以取‘lstm’或‘gru’;hidden\_size配置unit个数;num\_layer配置RNN的层数;num\_passs配置训练的轮数;emb_dim配置embedding的dimension。 * 2,将输入的词(或字)序列映射成向量,即embedding。 ```python data = paddle.layer.data(name="word", type=paddle.data_type.integer_value_sequence(vocab_size)) target = paddle.layer.data("label", paddle.data_type.integer_value_sequence(vocab_size)) emb = paddle.layer.embedding(input=data, size=emb_dim) ``` * 3,根据配置实现RNN层,将上一步得到的embedding向量序列作为输入。 ```python if rnn_type == 'lstm': rnn_cell = paddle.networks.simple_lstm( input=emb, size=hidden_size) for _ in range(num_layer - 1): rnn_cell = paddle.networks.simple_lstm( input=rnn_cell, size=hidden_size) elif rnn_type == 'gru': rnn_cell = paddle.networks.simple_gru( input=emb, size=hidden_size) for _ in range(num_layer - 1): rnn_cell = paddle.networks.simple_gru( input=rnn_cell, size=hidden_size) ``` * 4,实现输出层(使用softmax归一化计算单词的概率,将output结果返回)、定义模型的cost(多类交叉熵损失函数)。 ```python # fc and output layer output = paddle.layer.fc(input=[rnn_cell], size=vocab_size, act=paddle.activation.Softmax()) # loss cost = paddle.layer.classification_cost(input=output, label=target) ``` ### 训练模型 lm\_rnn.py 中的 train() 方法实现了模型的训练,流程如下: * 1,准备输入数据:本例中使用的是标准PTB数据,调用data\_util.py中的build\_vocab()方法建立词典,并使用save\_vocab()方法将词典持久化,以备复用(当语料量大时生成词典比较耗时,所以这里把第一次生成的词典保存下来复用)。然后使用data\_util.py中的train\_data()、test\_data()方法建立train\_reader和test\_reader用来实现对train数据和test数据的读取。 * 2,初始化模型:包括模型的结构、参数、优化器(demo中使用的是Adam)以及训练器trainer。如下: ```python # network config cost, _ = lm(len(word_id_dict), emb_dim, rnn_type, hidden_size, num_layer) # create parameters parameters = paddle.parameters.create(cost) # create optimizer adam_optimizer = paddle.optimizer.Adam( learning_rate=1e-3, regularization=paddle.optimizer.L2Regularization(rate=1e-3), model_average=paddle.optimizer.ModelAverage(average_window=0.5)) # create trainer trainer = paddle.trainer.SGD( cost=cost, parameters=parameters, update_equation=adam_optimizer) ``` * 3,定义回调函数event_handler来跟踪训练过程中loss的变化,并在每轮时结束保存模型的参数: ```python # define event_handler callback def event_handler(event): if isinstance(event, paddle.event.EndIteration): if event.batch_id % 100 == 0: print("\nPass %d, Batch %d, Cost %f, %s" % ( event.pass_id, event.batch_id, event.cost, event.metrics)) else: sys.stdout.write('.') sys.stdout.flush() # save model each pass if isinstance(event, paddle.event.EndPass): result = trainer.test(reader=ptb_reader) print("\nTest with Pass %d, %s" % (event.pass_id, result.metrics)) with gzip.open(model_file_name_prefix + str(event.pass_id) + '.tar.gz', 'w') as f: parameters.to_tar(f) ``` * 4,开始train模型: ```python trainer.train( reader=ptb_reader, event_handler=event_handler, num_passes=num_passs) ``` ### 生成文本 lm\_rnn.py中的predict()方法实现了做prediction、生成文本。流程如下: * 1,首先加载并缓存词典和模型,其中加载train好的模型参数方法如下: ```python parameters = paddle.parameters.Parameters.from_tar(gzip.open(model_file_name)) ``` * 2,生成文本,本例中生成文本的方式是启发式图搜索算法beam search,即lm\_rnn.py中的\_generate\_with\_beamSearch()方法。 ### 使用此demo 本例中使用的是标准的PTB数据,如果用户要实现自己的model,则只需要做如下适配工作: #### 语料适配 * 清洗语料:去除空格、tab、乱码,根据需要去除数字、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等。 * 编码格式:utf-8,本例中已经对中文做了适配。 * 内容格式:每个句子占一行;每行中的各词之间使用一个空格分开。 * 按需要配置lm\_rnn.py中\_\_main\_\_函数中对于data的配置: ```python # -- config : data -- train_file = 'data/ptb.train.txt' test_file = 'data/ptb.test.txt' vocab_file = 'data/vocab_cn.txt' # the file to save vocab vocab_max_size = 3000 min_sentence_length = 3 max_sentence_length = 60 ``` 其中,vocab\_max\_size定义了词典的最大长度,如果语料中出现的不同词的个数大于这个值,则根据各词的词频倒序排,取top(vocab\_max\_size)个词纳入词典。 *注:需要注意的是词典越大生成的内容越丰富但训练耗时越久,一般中文分词之后,语料中不同的词能有几万乃至几十万,如果vocab\_max\_size取值过小则导致\占比过高,如果vocab\_max\_size取值较大则严重影响训练速度(对精度也有影响),所以也有“按字”训练模型的方式,即:把每个汉字当做一个词,常用汉字也就几千个,使得字典的大小不会太大、不会丢失太多信息,但汉语中同一个字在不同词中语义相差很大,有时导致模型效果不理想。建议用户多试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按词训练”还是“按字训练”。* #### 模型适配 根据语料的大小按需调整模型的\_\_main\_\_中定义的参数。 然后运行 python lm_rnn.py即可训练模型、做prediction。 ## n-gram 语言模型 n-gram模型也称为n-1阶马尔科夫模型,它有一个有限历史假设:当前词的出现概率仅仅与前面n-1个词相关。因此 (式1) 可以近似为:
一般采用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的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当n取1、2、3时,n-gram模型分别称为unigram、bigram和trigram语言模型。一般情况下,n越大、训练语料的规模越大,参数估计的结果越可靠,但由于模型较简单、表达能力不强以及数据稀疏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用n-gram实现的语言模型不如RNN、seq2seq效果好。 ### 模型结构 lm\_ngram.py中的lm()定义了模型的结构,大致如下: * 1,demo中n取5,将前四个词分别做embedding,然后连接起来作为特征向量。 * 2,后接DNN的hidden layer。 * 3,将DNN的输出通过softmax layer做分类,得到下个词在词典中的概率分布。 * 4,模型的loss采用交叉熵,用Adam optimizer对loss做优化。 图示如下:
### 模型训练 lm\_ngram.py中的train()方法实现了模型的训练,过程和RNN LM类似,简介如下: * 1,准备输入数据:使用的是标准PTB数据,调用data\_util.py中的build\_vocab()方法建立词典,并使用save\_vocab()方法将词典持久化,使用data\_util.py中的train\_data()、test\_data()方法建立train\_reader和test\_reader用来实现对train数据和test数据的读取。 * 2,初始化模型:包括模型的结构、参数、优化器(demo中使用的是Adam)以及trainer。 * 3,定义回调函数event_handler来跟踪训练过程中loss的变化,并在每轮时结束保存模型的参数。 * 4,使用trainer开始train模型。 ### 生成文本 lm\_ngram.py中的\_\_main\_\_方法中对prediction(生成文本)做了简单的实现。流程如下: * 1,首先加载词典和模型: ```python # prepare model word_id_dict = reader.load_vocab(vocab_file) # load word dictionary _, output_layer = lm(len(word_id_dict), emb_dim, hidden_size, num_layer) # network config model_file_name = model_file_name_prefix + str(num_passs - 1) + '.tar.gz' parameters = paddle.parameters.Parameters.from_tar(gzip.open(model_file_name)) # load parameters ``` * 2,根据4(n-1)个词的上文预测下一个单词并打印: ```python # generate text = 'the end of the' # use 4 words to predict the 5th word input = [[word_id_dict.get(w, word_id_dict['']) for w in text.split()]] predictions = paddle.infer( output_layer=output_layer, parameters=parameters, input=input, field=['value']) id_word_dict = dict([(v, k) for k, v in word_id_dict.items()]) # dictionary with type {id : word} predictions[-1][word_id_dict['']] = -1 # filter next_word = id_word_dict[np.argmax(predictions[-1])] print(next_word.encode('utf-8')) ``` *注:这里展示了另一种做预测的方法,即使用paddle.infer方法。RNN的实例中使用的是paddle.inference.Inference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