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学习(LearningToRank)
排序学习技术[1] 是构建排序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在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机器学场景中具有重要作用。排序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对给定一组文档,对任意查询请求给出反映相关性的文档排序。在本例子中,利用标注过的语料库训练两种经典排序模型RankNet[4]和LamdaRank[6],分别可以生成对应的排序模型,能够对任意查询请求,给出相关性文档排序。
RankNet模型在命令行输入:
`python ranknet.py`
LambdaRank模型在命令行输入:
`python lambdaRank.py`
用户只需要使用以上命令就完成排序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程序会自动下载内置数据集,无需手动下载。
## 背景介绍
排序学习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增长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是机器学习中的常见任务。一方面人工排序规则不能处理海量规模的候选数据,另一方面无法为不同渠道的候选数据给于合适的权重,因此排序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排序学习起源于信息检索领域,目前仍然是许多信息检索场景中的核心模块,例如搜索引擎搜索结果排序,推荐系统候选集排序,在线广告排序等等。在本例子中,采用文档检索阐述排序学习模型。
图1. 排序模型在文档检索的典型应用搜索引擎中的作用
假定有一组文档S,文档检索任务是依据和请求的相关性,给出文档排列顺序。查询引擎根据查询请求,排序模型会给每个文档打出分数,依据打分情况倒序排列文档,得到查询结果。在训练模型时,给定一条查询,并给出对应的文档最佳排序和得分。在预测时候,给出查询请求,排序模型生成文档排序。传统的排序学习方法划分为以下三类:
- Pointwise 方法
Pointwise方法是通过近似为回归问题解决排序问题,输入的单条样本为得分-文档,将每个查询-文档对的相关性得分作为实数分数或者序数分数,使得单个查询-文档对作为样本点(Pointwise的由来),训练排序模型。预测时候对于指定输入,给出查询-文档对的相关性得分
- Pairwise方法
Pairwise方法是通过近似为分类问题解决排序问题,输入的单条样本为标签-文档对。对于一次查询的多个结果文档,组合任意两个文档形成文档对作为输入样本。即学习一个二分类器,对输入的一对文档对AB(Pairwise的由来),根据A相关性是否比B好,二分类器给出分类标签+1或-1。对所有文档对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到一组偏序关系,从而构造文档全集的排序关系。该类方法的原理是对给定的文档全集S,降低排序中的逆序文档对的个数来降低排序错误,从而达到优化排序结果的目的。
- Listwise方法
Listwise方法是直接优化排序列表,输入为单条样本为一个文档排列。通过构造合适的度量函数衡量当前文档排序和最优排序差值,优化度量函数得到排序模型。由于度量函数很多具有非连续性,优化困难。
图2. 排序模型构造的三类方法
## 实验数据
本例子中的实验数据采用了排序学习中的基准数据[LETOR]([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beijing/projects/letor/LETOR4.0/Data/MQ2007.rar](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beijing/projects/letor/LETOR4.0/Data/MQ2007.rar))中语料库,部分来自于Gov2网站的查询请求结果,包含了约1700条查询请求结果文档列表,并对文档相关性做出了人工标注。其中,一条查询含有唯一的查询id,对应于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文档,构成了一次查询请求结果文档列表。每个文档由一个一维数组的特征向量表示,并对应一个人工标注与查询的相关性分数。
本样例在第一次运行的时候会自动下载LETOR MQ2007数据集并缓存,用户无需手动下载。
`mq2007`数据集分别提供了三种类型排序模型的生成格式,需要指定生成格式`format`
例如调用接口
```python
pairwise_train_dataset = functools.partial(paddle.dataset.mq2007.train, format="pairwise")
for label, left_doc, right_doc in pairwise_train_dataset():
...
```
## 模型概览
对于排序模型,本样例中提供了PairWise方法的模型RankNet和ListWise方法的模型LambdaRank,分别代表了两类学习方法。PointWise方法的排序模型退化为回归问题,不予赘述。
## RankNet排序模型
[RankNet](http://icml.cc/2015/wp-content/uploads/2015/06/icml_ranking.pdf)是一种经典的Pairwise的排序学习方法,是典型的前向神经网络排序模型。在文档集合S中的第i个文档记做$U_i$,它的文档特征向量记做$x_i$,对于给定的一个文档对$U_i, U_j$,RankNet将输入的单个文档特征向量x映射到$f(x)$,得到$s_i=f(x_i), s_j=f(x_j)$。将$U_i$相关性比Uj好的概率记做$P_{i,j}$,则
$$P_{i,j}=P(U_{i}>U_{j})=\frac{1}{1+e^{-\sigma (s_{i}-s_{j}))}}$$
由于排序度量函数大多数非连续,非光滑,因此RankNet需要一个可以优化的度量函数C。首先使用交叉熵作为度量函数衡量预测代价,将损失函数C记做
$$C_{i,j}=-\bar{P_{i,j}}logP_{i,j}-(1-\bar{P_{i,j}})log(1-P_{i,j})$$
其中$\bar{P_{i,j}}$代表真实概率,记做
$$\bar{P_{i,j}}=\frac{1}{2}(1+S_{i,j})$$
而Sij = {+1,-1},表示Ui和Uj组成的Pair的标签,即Ui相关性是否好于Uj。
最终得到了可求导的度量损失函数
$$C=\frac{1}{2}(1-S_{i,j})\sigma (s_{i}-s{j})+log(1+e^{-\sigma (s_{i}-s_{j})})$$
可以使用常规的梯度下降方法进行优化。细节见[RankNet](http://icml.cc/2015/wp-content/uploads/2015/06/icml_ranking.pdf)
同时,得到文档Ui在排序优化过程的梯度信息为
$$\lambda _{i,j}=\frac{\partial C}{\partial s_{i}} = \frac{1}{2}(1-S_{i,j})-\frac{1}{1+e^{\sigma (s_{i}-s_{j})}}$$
表示的含义是本轮排序优化过程中上升或者下降量。
根据以上推论构造RankNet网络结构,由若干层隐藏层和全连接层构成,如图所示,将文档特征使用隐藏层,全连接层逐层变换,完成了底层特征空间到高层特征空间的变换。其中docA和docB结构对称,分别输入到最终的RankCost层中。
图3. RankNet网络结构示意图
-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 : 指上一层中的每个节点都连接到下层网络。本例子中同样使用paddle.layer.fc实现,注意输入到RankCost层的全连接层维度为1。
- RankCost层: RankCost层是排序网络RankNet的核心,度量docA相关性是否比docB好,给出预测值并和label比较。使用了交叉熵(cross enctropy)作为度量损失函数,使用梯度下降方法进行优化。细节可见[RankNet](http://icml.cc/2015/wp-content/uploads/2015/06/icml_ranking.pdf)[4]。
由于Pairwise中的网络结构是左右对称,可定义一半网络结构,另一半共享网络参数。使用PaddlePaddle实现RankNet排序模型,定义网络结构的示例代码如下:
```python
import paddle.v2 as paddle
def half_ranknet(name_prefix, input_dim):
"""
parameter in same name will be shared in paddle framework,
these parameters in ranknet can be used in shared state, e.g. left network and right network
shared parameters in detail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blob/develop/doc/design/api.md
"""
# data layer
data = paddle.layer.data(name_prefix+"/data", paddle.data_type.dense_vector(input_dim))
# fully connect layer
hd1 = paddle.layer.fc(
input=data,
size=10,
act=paddle.activation.Tanh(),
param_attr=paddle.attr.Param(initial_std=0.01, name="hidden_w1"))
# fully connect layer/ output layer
output = paddle.layer.fc(
input=hd1,
size=1,
act=paddle.activation.Linear(),
param_attr=paddle.attr.Param(initial_std=0.01, name="output"))
return output
def ranknet(input_dim):
# label layer
label = paddle.layer.data("label", paddle.data_type.integer_value(1))
# reuse the parameter in half_ranknet
output_left = half_ranknet("left", input_dim)
output_right = half_ranknet("right", input_dim)
# rankcost layer
cost = paddle.layer.rank_cost(name="cost", left=output_left, right=output_right, label=label)
return cost
```
上述结构中使用了和前述图表相同的模型结构,使用了两层隐藏层,分别使用了`hidden_size=10`的全连接层和`hidden_size=1`的全连接层。本例子中的input_dim指输入**单个文档**的特征的维度,label取值为1,-1。每条输入样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