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 c367cc7d 编写于 作者: T tink2123

update recognize_digits.md

上级 4adeb85b
# 识别数字
# 数字识别
本教程源代码目录在[book/recognize_digits](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初次使用请您参考[Book文档使用说明](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README.cn.md#运行这本书)
......@@ -12,26 +12,28 @@
MNIST数据集是从 [NIST](https://www.nist.gov/srd/nist-special-database-19) 的Special Database 3(SD-3)和Special Database 1(SD-1)构建而来。由于SD-3是由美国人口调查局的员工进行标注,SD-1是由美国高中生进行标注,因此SD-3比SD-1更干净也更容易识别。Yann LeCun等人从SD-1和SD-3中各取一半作为MNIST的训练集(60000条数据)和测试集(10000条数据),其中训练集来自250位不同的标注员,此外还保证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标注员是不完全相同的。
Yann LeCun早先在手写字符识别上做了很多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大幅度地提高了手写字符的识别能力,也因此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如今的深度学习领域,卷积神经网络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最早Yann LeCun提出的简单LeNet,到如今ImageNet大赛上的优胜模型VGGNet、GoogLeNet、ResNet等(请参见[图像分类](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人们在图像分类领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一系列惊人的结果
MNIST吸引了大量的科学家基于此数据集训练模型,1998年,LeCun分别用单层线性分类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LeNet进行实验,使得测试集上的误差不断下降(从12%下降到0.7%)\[[1](#参考文献)\]。在研究过程中,LeCun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大幅度地提高了手写字符的识别能力,也因此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此后,科学家们又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算法\[[2](#参考文献)\]、支持向量机(SVM)\[[3](#参考文献)\]、神经网络\[[4-7](#参考文献)\]和Boosting方法\[[8](#参考文献)\]等做了大量实验,并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如去除歪曲、去噪、模糊等)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有很多算法在MNIST上进行实验。1998年,LeCun分别用单层线性分类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LeNet进行实验,使得测试集上的误差不断下降(从12%下降到0.7%)\[[1](#参考文献)\]。此后,科学家们又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算法\[[2](#参考文献)\]、支持向量机(SVM)\[[3](#参考文献)\]、神经网络\[[4-7](#参考文献)\]和Boosting方法\[[8](#参考文献)\]等做了大量实验,并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如去除歪曲、去噪、模糊等)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如今的深度学习领域,卷积神经网络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最早Yann LeCun提出的简单LeNet,到如今ImageNet大赛上的优胜模型VGGNet、GoogLeNet、ResNet等(请参见[图像分类](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人们在图像分类领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一系列惊人的结果
本教程中,我们从简单的模型Softmax回归开始,带大家入门手写字符识别,并逐步进行模型优化。
本教程中,我们从简单的Softmax回归模型开始,带大家了解手写字符识别,并向大家介绍如何改进模型,利用多层感知机(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NN)优化识别效果。
## 模型概览
基于MNIST数据训练一个分类器,在介绍本教程使用的三个基本图像分类网络前,我们先给出一些定义:
基于MNIST数据训练一个分类器,在介绍本教程使用的三个基本图像分类网络前,我们先给出一些定义:
- $X$是输入:MNIST图片是$28\times28$ 的二维图像,为了进行计算,我们将其转化为$784$维向量,即$X=\left ( x_0, x_1, \dots, x_{783} \right )$。
- $Y$是输出:分类器的输出是10类数字(0-9),即$Y=\left ( y_0, y_1, \dots, y_9 \right )$,每一维$y_i$代表图片分类为第$i$类数字的概率。
- $L$是图片的真实标签:$L=\left ( l_0, l_1, \dots, l_9 \right )$也是10维,但只有一维为1,其他都为0。
- $Label$是图片的真实标签:$Label=\left ( l_0, l_1, \dots, l_9 \right )$也是10维,但只有一维为1,其他都为0。例如某张图片上的数字为2,则它的标签为$(0,1,0, \dot, 0)$
### Softmax回归(Softmax Regression)
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模型是先将输入层经过一个全连接层得到的特征,然后直接通过softmax 函数进行多分类\[[9](#参考文献)\]
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模型是先将输入层经过一个全连接层得到特征,然后直接通过 softmax 函数计算多个类别的概率并输出\[[9](#参考文献)\]
输入层的数据$X$传到输出层,在激活操作之前,会乘以相应的权重 $W$ ,并加上偏置变量 $b$ ,具体如下:
......@@ -39,24 +41,26 @@ $$ y_i = \text{softmax}(\sum_j W_{i,j}x_j + b_i) $$
其中 $ \text{softmax}(x_i) = \frac{e^{x_i}}{\sum_j e^{x_j}} $
图2为softmax回归的网络图,图中权重用蓝线表示、偏置用红线表示、+1代表偏置参数的系数为1。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softmax_regressio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2. softmax回归网络结构图<br/>
</p>
对于有 $N$ 个类别的多分类问题,指定 $N$ 个输出节点,$N$ 维结果向量经过softmax将归一化为 $N$ 个[0,1]范围内的实数值,分别表示该样本属于这 $N$ 个类别的概率。此处的 $y_i$ 即对应该图片为数字 $i$ 的预测概率。
在分类问题中,我们一般采用交叉熵代价损失函数(cross entropy loss),公式如下:
$$ L_{cross-entropy}(label, y) = -\sum_i label_ilog(y_i) $$
图2为softmax回归的网络图,图中权重用蓝线表示、偏置用红线表示、+1代表偏置参数的系数为1。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softmax_regressio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2. softmax回归网络结构图<br/>
</p>
### 多层感知(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 多层感知(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和输出层,因此其拟合能力有限。为了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我们考虑在输入层和输出层中间加上若干个隐藏层\[[10](#参考文献)\]
1. 经过第一个隐藏层,可以得到 $ H_1 = \phi(W_1X + b_1) $,其中$\phi$代表激活函数,常见的有sigmoid、tanh或ReLU等函数。
1. 经过第一个隐藏层,可以得到 $ H_1 = \phi(W_1X + b_1) $,其中$\phi$代表激活函数,常见的有[sigmoid、tanh或ReLU](#常见激活函数介绍)等函数。
2. 经过第二个隐藏层,可以得到 $ H_2 = \phi(W_2H_1 + b_2) $。
3. 最后,再经过输出层,得到的$Y=\text{softmax}(W_3H_2 + b_3)$,即为最后的分类结果向量。
......@@ -73,7 +77,7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在多层感知器模型中,将图像展开成一维向量输入到网络中,忽略了图像的位置和结构信息,而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更好的利用图像的结构信息。[LeNet-5](http://yann.lecun.com/exdb/lenet/)是一个较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图4显示了其结构:输入的二维图像,先经过两次卷积层到池化层,再经过全连接层,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作为输出层。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卷积层和池化层。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cnn.png?raw=true" width="400"><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cnn.png?raw=true" width="600"><br/>
图4.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结构<br/>
</p>
......@@ -86,7 +90,9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图5. 卷积层图片<br/>
</p>
图5给出一个卷积计算过程的示例图,输入图像大小为$H=5,W=5,D=3$,即$5 \times 5$大小的3通道(RGB,也称作深度)彩色图像。这个示例图中包含两(用$K$表示)组卷积核,即图中滤波器$W_0$和$W_1$。在卷积计算中,通常对不同的输入通道采用不同的卷积核,如图示例中每组卷积核包含($D=3)$个$3 \times 3$(用$F \times F$表示)大小的卷积核。另外,这个示例中卷积核在图像的水平方向($W$方向)和垂直方向($H$方向)的滑动步长为2(用$S$表示);对输入图像周围各填充1(用$P$表示)个0,即图中输入层原始数据为蓝色部分,灰色部分是进行了大小为1的扩展,用0来进行扩展。经过卷积操作得到输出为$3 \times 3 \times 2$(用$H_{o} \times W_{o} \times K$表示)大小的特征图,即$3 \times 3$大小的2通道特征图,其中$H_o$计算公式为:$H_o = (H - F + 2 \times P)/S + 1$,$W_o$同理。 而输出特征图中的每个像素,是每组滤波器与输入图像每个特征图的内积再求和,再加上偏置$b_o$,偏置通常对于每个输出特征图是共享的。输出特征图$o[:,:,0]$中的最后一个$-2$计算如图5右下角公式所示。
图5给出一个卷积计算过程的示例图,输入图像大小为$H=5,W=5,D=3$,即$5 \times 5$大小的3通道(RGB,也称作深度)彩色图像。
这个示例图中包含两(用$K$表示)组卷积核,即图中$Filter W_0$ 和 $Filter W_1$。在卷积计算中,通常对不同的输入通道采用不同的卷积核,如图示例中每组卷积核包含($D=3)$个$3 \times 3$(用$F \times F$表示)大小的卷积核。另外,这个示例中卷积核在图像的水平方向($W$方向)和垂直方向($H$方向)的滑动步长为2(用$S$表示);对输入图像周围各填充1(用$P$表示)个0,即图中输入层原始数据为蓝色部分,灰色部分是进行了大小为1的扩展,用0来进行扩展。经过卷积操作得到输出为$3 \times 3 \times 2$(用$H_{o} \times W_{o} \times K$表示)大小的特征图,即$3 \times 3$大小的2通道特征图,其中$H_o$计算公式为:$H_o = (H - F + 2 \times P)/S + 1$,$W_o$同理。 而输出特征图中的每个像素,是每组滤波器与输入图像每个特征图的内积再求和,再加上偏置$b_o$,偏置通常对于每个输出特征图是共享的。输出特征图$o[:,:,0]$中的最后一个$-2$计算如图5右下角公式所示。
在卷积操作中卷积核是可学习的参数,经过上面示例介绍,每层卷积的参数大小为$D \times F \times F \times K$。在多层感知器模型中,神经元通常是全部连接,参数较多。而卷积层的参数较少,这也是由卷积层的主要特性即局部连接和共享权重所决定。
......@@ -96,6 +102,8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通过介绍卷积计算过程及其特性,可以看出卷积是线性操作,并具有平移不变性(shift-invariant),平移不变性即在图像每个位置执行相同的操作。卷积层的局部连接和权重共享使得需要学习的参数大大减小,这样也有利于训练较大卷积神经网络。
关于卷积的更多内容可[参考阅读](http://ufldl.stanford.edu/wiki/index.php/Feature_extraction_using_convolution#Convolutions)
#### 池化层
<p align="center">
......@@ -105,8 +113,9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池化是非线性下采样的一种形式,主要作用是通过减少网络的参数来减小计算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过拟合。通常在卷积层的后面会加上一个池化层。池化包括最大池化、平均池化等。其中最大池化是用不重叠的矩形框将输入层分成不同的区域,对于每个矩形框的数取最大值作为输出层,如图6所示。
更详细的关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具体知识可以参考[斯坦福大学公开课]( http://cs231n.github.io/convolutional-networks/ )[图像分类](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
更详细的关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具体知识可以参考[斯坦福大学公开课]( http://cs231n.github.io/convolutional-networks/ )[Ufldl](http://ufldl.stanford.edu/wiki/index.php/Pooling)[图像分类](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
<a name="常见激活函数介绍"></a>
### 常见激活函数介绍
- sigmoid激活函数: $ f(x) = sigmoid(x) = \frac{1}{1+e^{-x}} $
......@@ -132,18 +141,18 @@ PaddlePaddle在API中提供了自动加载[MNIST](http://yann.lecun.com/exdb/mni
## Fluid API 概述
演示将使用最新的 `Fluid API`。Fluid API是最新的 PaddlePaddle API。它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简化了模型配置。
我们建议使用 Fluid API,因为它更容易学起来
演示将使用最新的 [Fluid API](http://paddlepaddle.org/documentation/docs/zh/1.2/api_cn/index_cn.html)。Fluid API是最新的 PaddlePaddle API。它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简化了模型配置。
我们建议使用 Fluid API,它易学易用的特性将帮助您快速完成机器学习任务。
下面是快速的 Fluid API 概述。
下面是 Fluid API 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概述:
1. `inference_program`:指定如何从数据输入中获得预测的函数
1. `inference_program`:指定如何从数据输入中获得预测的函数
这是指定网络流的地方。
2. `train_program`:指定如何从 `inference_program``标签值`中获取 `loss` 的函数
2. `train_program`:指定如何从 `inference_program``标签值`中获取 `loss` 的函数
这是指定损失计算的地方。
3. `optimizer_func`: “指定优化器配置的函数。优化器负责减少损失并驱动培训。Paddle 支持多种不同的优化器。
3. `optimizer_func`: 指定优化器配置的函数,优化器负责减少损失并驱动培训,Paddle 支持多种不同的优化器。
4. `Trainer`:PaddlePaddle Trainer 管理由 `train_program``optimizer` 指定的训练过程。
通过 `event_handler` 回调函数,用户可以监控培训的进展。
......@@ -151,31 +160,40 @@ PaddlePaddle在API中提供了自动加载[MNIST](http://yann.lecun.com/exdb/mni
5. `Inferencer`:Fluid inferencer 加载 `inference_program` 和由 Trainer 训练的参数。
然后,它可以推断数据和返回预测。
这个演示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
下面的代码示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
## 配置说明
加载 PaddlePaddle 的 Fluid API 包。
```python
import os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PIL import Image # 导入图像处理模块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import paddle
import paddle # 导入paddle模块
import paddle.fluid as fluid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 将python3中的print特性导入当前版本
```
### Program Functions 配置
我们需要设置“推理程序”函数。我们想用这个程序来演示三个不同的分类器,每个分类器都定义为 Python 函数。
我们需要将图像数据馈送到分类器。Paddle 为读取数据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层 `layer.data` 层。
我们需要设置 `inference_program` 函数。我们想用这个程序来演示三个不同的分类器,每个分类器都定义为 Python 函数。
我们需要将图像数据输入到分类器中。Paddle 为读取数据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层 `layer.data` 层。
让我们创建一个数据层来读取图像并将其连接到分类网络。
- Softmax回归:只通过一层简单的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就可以得到分类的结果。
```python
def softmax_regression():
"""
定义softmax分类器:
一个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
Return:
predict_image -- 分类的结果
"""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输出层的大小必须为数字的个数10
predict = fluid.layers.fc(
input=img, size=10, act='softmax')
return predict
......@@ -185,6 +203,15 @@ def softmax_regression():
```python
def multilayer_perceptron():
"""
定义多层感知机分类器:
含有两个隐藏层(全连接层)的多层感知器
其中前两个隐藏层的激活函数采用 ReLU,输出层的激活函数用 Softmax
Return:
predict_image -- 分类的结果
"""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第一个全连接层,激活函数为ReLU
hidden = fluid.layers.fc(input=img, size=200, act='relu')
......@@ -199,8 +226,17 @@ def multilayer_perceptron():
```python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
定义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
输入的二维图像,经过两个卷积-池化层,使用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作为输出层
Return:
predict -- 分类的结果
"""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第一个卷积-池化层
# 使用20个5*5的滤波器,池化大小为2,池化步长为2,激活函数为Relu
conv_pool_1 = fluid.nets.simple_img_conv_pool(
input=img,
filter_size=5,
......@@ -210,6 +246,7 @@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act="relu")
conv_pool_1 = fluid.layers.batch_norm(conv_pool_1)
# 第二个卷积-池化层
# 使用20个5*5的滤波器,池化大小为2,池化步长为2,激活函数为Relu
conv_pool_2 = fluid.nets.simple_img_conv_pool(
input=conv_pool_1,
filter_size=5,
......@@ -232,13 +269,27 @@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python
def train_program():
"""
配置train_program
Return:
predict -- 分类的结果
avg_cost -- 平均损失
acc -- 分类的准确率
"""
# 标签层,名称为label,对应输入图片的类别标签
label = fluid.layers.data(name='label', shape=[1], dtype='int64')
# predict = softmax_regression() # uncomment for Softmax回归
# predict = multilayer_perceptron() # uncomment for 多层感知器
predict =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 uncomment for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
# predict = softmax_regression() # 取消注释将使用 Softmax回归
# predict = multilayer_perceptron() # 取消注释将使用 多层感知器
predict =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 取消注释将使用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
# 使用类交叉熵函数计算predict和label之间的损失函数
cost = fluid.layers.cross_entropy(input=predict, label=label)
# 计算平均损失
avg_cost = fluid.layers.mean(cost)
# 计算分类准确率
acc = fluid.layers.accuracy(input=predict, label=label)
return predict, [avg_cost, acc]
......@@ -246,7 +297,7 @@ def train_program():
#### Optimizer Function 配置
在下面的 `Adam optimizer``learning_rate`训练的速度,与网络的训练收敛速度有关系。
在下面的 `Adam optimizer``learning_rate`学习率,它的大小与网络的训练收敛速度有关系。
```python
def optimizer_program():
......@@ -262,14 +313,15 @@ def optimizer_program():
`batch`是一个特殊的decorator,它的输入是一个reader,输出是一个batched reader。在PaddlePaddle里,一个reader每次yield一条训练数据,而一个batched reader每次yield一个minibatch。
```python
# 一个minibatch中有64个数据
BATCH_SIZE = 64
# 每次读取训练集中的500个数据并随机打乱,传入batched reader中,batched reader 每次 yield 64个数据
train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reader.shuffle(
paddle.dataset.mnist.train(), buf_size=500),
batch_size=BATCH_SIZE)
# 读取测试集的数据,每次 yield 64个数据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dataset.mnist.test(), batch_size=BATCH_SIZE)
```
......@@ -282,23 +334,24 @@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 Event Handler 配置
我们可以在训练期间通过调用一个handler函数来监控培训进度。
我们将在这里演示两个 `event_handler` 程序。请随意修改 Jupyter 笔记本 ,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们将在这里演示两个 `event_handler` 程序。请随意修改 Jupyter Notebook ,看看有什么不同。
`event_handler` 用来在训练过程中输出训练结果
```python
def event_handler(pass_id, batch_id, cost):
# 打印训练的中间结果,训练轮次,batch数,损失函数
print("Pass %d, Batch %d, Cost %f" % (pass_id,batch_id, cost))
```
```python
from paddle.v2.plot import Ploter
from paddle.utils.plot import Ploter
train_prompt = "Train cost"
test_prompt = "Test cost"
cost_ploter = Ploter(train_prompt, test_prompt)
# event_handler to plot a figure
# 将训练过程绘图表示
def event_handler_plot(ploter_title, step, cost):
cost_ploter.append(ploter_title, step, cost)
cost_ploter.plot()
......@@ -316,31 +369,49 @@ def event_handler_plot(ploter_title, step, cost):
`feed_order` 用于将数据目录映射到 `train_program`
创建一个反馈训练过程中误差的`train_test`
训练完成后,模型参数存入`save_dirname`
定义网络结构:
```python
# 该模型运行在单个CPU上
use_cuda = False # set to True if training with GPU
use_cuda = False # 如想使用GPU,请设置为 True
place = fluid.CUDAPlace(0) if use_cuda else fluid.CPUPlace()
# 调用train_program 获取预测值,损失值,
prediction, [avg_loss, acc] = train_program()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标签层,名称为label,对应输入图片的类别标签
label = fluid.layers.data(name='label', shape=[1], dtype='int64')
# 告知网络传入的数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img值,第二部分是label值
feeder = fluid.DataFeeder(feed_list=[img, label], place=place)
# 选择Adam优化器
optimizer = fluid.optimizer.Adam(learning_rate=0.001)
optimizer.minimize(avg_loss)
```
PASS_NUM = 5
设置训练过程的超参:
```python
PASS_NUM = 5 #训练5轮
epochs = [epoch_id for epoch_id in range(PASS_NUM)]
# 将模型参数存储在名为 save_dirname 的文件中
save_dirname = "recognize_digits.inference.model"
```
```python
def train_test(train_test_program,
train_test_feed, train_test_reader):
# 将分类准确率存储在acc_set中
acc_set = []
# 将平均损失存储在avg_loss_set中
avg_loss_set = []
# 将测试 reader yield 出的每一个数据传入网络中进行训练
for test_data in train_test_reader():
acc_np, avg_loss_np = exe.run(
program=train_test_program,
......@@ -348,17 +419,30 @@ def train_test(train_test_program,
fetch_list=[acc, avg_loss])
acc_set.append(float(acc_np))
avg_loss_set.append(float(avg_loss_np))
# get test acc and loss
# 获得测试数据上的准确率和损失值
acc_val_mean = numpy.array(acc_set).mean()
avg_loss_val_mean = numpy.array(avg_loss_set).mean()
# 返回平均损失值,平均准确率
return avg_loss_val_mean, acc_val_mean
```
创建执行器:
```python
exe = fluid.Executor(place)
exe.run(fluid.default_startup_program())
```
设置 main_program 和 test_program :
```python
main_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
test_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clone(for_test=True)
```
开始训练:
```python
lists = []
step = 0
for epoch_id in epochs:
......@@ -366,12 +450,12 @@ for epoch_id in epochs:
metrics = exe.run(main_program,
feed=feeder.feed(data),
fetch_list=[avg_loss, acc])
if step % 100 == 0:
if step % 100 == 0: #每训练100次 打印一次log
print("Pass %d, Batch %d, Cost %f" % (step, epoch_id, metrics[0]))
event_handler_plot(train_prompt, step, metrics[0])
step += 1
# test for epoch
# 测试每个epoch的分类效果
avg_loss_val, acc_val = train_test(train_test_program=test_program,
train_test_reader=test_reader,
train_test_feed=feeder)
......@@ -380,19 +464,25 @@ for epoch_id in epochs:
event_handler_plot(test_prompt, step, metrics[0])
lists.append((epoch_id, avg_loss_val, acc_val))
# 保存训练好的模型参数用于预测
if save_dirname is not None:
fluid.io.save_inference_model(save_dirname,
["img"], [prediction], exe,
model_filename=None,
params_filename=None)
# find the best pass
# 选择效果最好的pass
best = sorted(lists, key=lambda list: float(list[1]))[0]
print('Best pass is %s, testing Avgcost is %s' % (best[0], best[1]))
print('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2f%%' % (float(best[2]) * 100))
```
训练过程是完全自动的,event_handler里打印的日志类似如下所示:
训练过程是完全自动的,event_handler里打印的日志类似如下所示。
Pass表示训练轮次,Batch表示训练全量数据的次数,cost表示当前pass的损失值。
每训练完一个Epoch后,计算一次平均损失和分类准确率。
```
Pass 0, Batch 0, Cost 0.125650
......@@ -417,7 +507,7 @@ Test with Epoch 0, avg_cost: 0.053097883707459624, acc: 0.9822850318471338
### 生成预测输入数据
`infer_3.png` 是数字 3 的一个示例图像。把它变成一个 numpy 数组以匹配数据馈送格式。
`infer_3.png` 是数字 3 的一个示例图像。把它变成一个 numpy 数组以匹配数据feed格式。
```python
def load_image(file):
......@@ -427,7 +517,7 @@ def load_image(file):
im = im / 255.0 * 2.0 - 1.0
return im
cur_dir = cur_dir = os.getcwd()
cur_dir = os.getcwd()
tensor_img = load_image(cur_dir + '/image/infer_3.png')
```
......@@ -436,20 +526,23 @@ tensor_img = load_image(cur_dir + '/image/infer_3.png')
```python
inference_scope = fluid.core.Scope()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 Use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 to obtain the inference program desc,
# the feed_target_names (the names of variables that will be feeded
# data using feed operators), and the fetch_targets (variables that
# we want to obtain data from using fetch operators).
# 使用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 获取 inference program desc,
# feed_target_names 用于指定需要传入网络的变量名
# fetch_targets 指定希望从网络中fetch出的变量名
[inference_program, feed_target_names,
fetch_targets] =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
save_dirname, exe, None, None)
# Construct feed as a dictionary of {feed_target_name: feed_target_data}
# and results will contain a list of data corresponding to fetch_targets.
# 将feed构建成字典 {feed_target_name: feed_target_data}
# 结果将包含一个与fetch_targets对应的数据列表
results = exe.run(inference_program,
feed={feed_target_names[0]: tensor_img},
fetch_list=fetch_targets)
lab = numpy.argsort(results)
# 打印 infer_3.png 这张图片的预测结果
img=Image.open('image/infer_3.png')
plt.imshow(img)
print("Inference result of image/infer_3.png is: %d" % lab[0][0][-1])
```
......@@ -457,11 +550,11 @@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 预测结果
如果顺利,预测结果输入如下:
`Inference result of image/infer_3.png is: 3`
`Inference result of image/infer_3.png is: 3` , 说明我们的网络成功的识别出了这张图片!
## 总结
本教程的softmax回归、多层感知和卷积神经网络是最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型,后续章节中复杂的神经网络都是从它们衍生出来的,因此这几个模型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从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变换到稍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时候,MNIST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原因是卷积层具有局部连接和共享权重的特性。在之后学习新模型的时候,希望大家也要深入到新模型相比原模型带来效果提升的关键之处。此外,本教程还介绍了PaddlePaddle模型搭建的基本流程,从dataprovider的编写、网络层的构建,到最后的训练和预测。对这个流程熟悉以后,大家就可以用自己的数据,定义自己的网络模型,并完成自己的训练和预测任务了。
本教程的softmax回归、多层感知和卷积神经网络是最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型,后续章节中复杂的神经网络都是从它们衍生出来的,因此这几个模型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从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变换到稍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时候,MNIST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原因是卷积层具有局部连接和共享权重的特性。在之后学习新模型的时候,希望大家也要深入到新模型相比原模型带来效果提升的关键之处。此外,本教程还介绍了PaddlePaddle模型搭建的基本流程,从dataprovider的编写、网络层的构建,到最后的训练和预测。对这个流程熟悉以后,大家就可以用自己的数据,定义自己的网络模型,并完成自己的训练和预测任务了。
<a name="参考文献"></a>
## 参考文献
......@@ -479,3 +572,4 @@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br/>
<a rel="license" href="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img alt="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style="border-width:0" src="https://i.creativecommons.org/l/by-sa/4.0/88x31.png" /></a><br /><span xmlns:dct="http://purl.org/dc/terms/" href="http://purl.org/dc/dcmitype/Text" property="dct:title" rel="dct:type">本教程</span><a xmlns:cc="http://creativecommons.org/ns#" href="http://book.paddlepaddle.org" property="cc:attributionName" rel="cc:attributionURL">PaddlePaddle</a> 创作,采用 <a rel="license" href="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许可协议</a>进行许可。
......@@ -40,7 +40,7 @@
<!-- This block will be replaced by each markdown file content. Please do not change lines below.-->
<div id="markdown" style='display:none'>
# 识别数字
# 数字识别
本教程源代码目录在[book/recognize_digits](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初次使用请您参考[Book文档使用说明](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README.cn.md#运行这本书)。
......@@ -54,26 +54,28 @@
MNIST数据集是从 [NIST](https://www.nist.gov/srd/nist-special-database-19) 的Special Database 3(SD-3)和Special Database 1(SD-1)构建而来。由于SD-3是由美国人口调查局的员工进行标注,SD-1是由美国高中生进行标注,因此SD-3比SD-1更干净也更容易识别。Yann LeCun等人从SD-1和SD-3中各取一半作为MNIST的训练集(60000条数据)和测试集(10000条数据),其中训练集来自250位不同的标注员,此外还保证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标注员是不完全相同的。
Yann LeCun早先在手写字符识别上做了很多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大幅度地提高了手写字符的识别能力,也因此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如今的深度学习领域,卷积神经网络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最早Yann LeCun提出的简单LeNet,到如今ImageNet大赛上的优胜模型VGGNet、GoogLeNet、ResNet等(请参见[图像分类](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人们在图像分类领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一系列惊人的结果
MNIST吸引了大量的科学家基于此数据集训练模型,1998年,LeCun分别用单层线性分类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LeNet进行实验,使得测试集上的误差不断下降(从12%下降到0.7%)\[[1](#参考文献)\]。在研究过程中,LeCun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大幅度地提高了手写字符的识别能力,也因此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此后,科学家们又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算法\[[2](#参考文献)\]、支持向量机(SVM)\[[3](#参考文献)\]、神经网络\[[4-7](#参考文献)\]和Boosting方法\[[8](#参考文献)\]等做了大量实验,并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如去除歪曲、去噪、模糊等)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有很多算法在MNIST上进行实验。1998年,LeCun分别用单层线性分类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LeNet进行实验,使得测试集上的误差不断下降(从12%下降到0.7%)\[[1](#参考文献)\]。此后,科学家们又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算法\[[2](#参考文献)\]、支持向量机(SVM)\[[3](#参考文献)\]、神经网络\[[4-7](#参考文献)\]和Boosting方法\[[8](#参考文献)\]等做了大量实验,并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如去除歪曲、去噪、模糊等)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如今的深度学习领域,卷积神经网络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最早Yann LeCun提出的简单LeNet,到如今ImageNet大赛上的优胜模型VGGNet、GoogLeNet、ResNet等(请参见[图像分类](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人们在图像分类领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一系列惊人的结果
本教程中,我们从简单的模型Softmax回归开始,带大家入门手写字符识别,并逐步进行模型优化。
本教程中,我们从简单的Softmax回归模型开始,带大家了解手写字符识别,并向大家介绍如何改进模型,利用多层感知机(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NN)优化识别效果。
## 模型概览
基于MNIST数据训练一个分类器,在介绍本教程使用的三个基本图像分类网络前,我们先给出一些定义:
基于MNIST数据训练一个分类器,在介绍本教程使用的三个基本图像分类网络前,我们先给出一些定义:
- $X$是输入:MNIST图片是$28\times28$ 的二维图像,为了进行计算,我们将其转化为$784$维向量,即$X=\left ( x_0, x_1, \dots, x_{783} \right )$。
- $Y$是输出:分类器的输出是10类数字(0-9),即$Y=\left ( y_0, y_1, \dots, y_9 \right )$,每一维$y_i$代表图片分类为第$i$类数字的概率。
- $L$是图片的真实标签:$L=\left ( l_0, l_1, \dots, l_9 \right )$也是10维,但只有一维为1,其他都为0。
- $Label$是图片的真实标签:$Label=\left ( l_0, l_1, \dots, l_9 \right )$也是10维,但只有一维为1,其他都为0。例如某张图片上的数字为2,则它的标签为$(0,1,0, \dot, 0)$
### Softmax回归(Softmax Regression)
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模型是先将输入层经过一个全连接层得到的特征,然后直接通过softmax 函数进行多分类\[[9](#参考文献)\]。
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模型是先将输入层经过一个全连接层得到特征,然后直接通过 softmax 函数计算多个类别的概率并输出\[[9](#参考文献)\]。
输入层的数据$X$传到输出层,在激活操作之前,会乘以相应的权重 $W$ ,并加上偏置变量 $b$ ,具体如下:
......@@ -81,24 +83,26 @@ $$ y_i = \text{softmax}(\sum_j W_{i,j}x_j + b_i) $$
其中 $ \text{softmax}(x_i) = \frac{e^{x_i}}{\sum_j e^{x_j}} $
图2为softmax回归的网络图,图中权重用蓝线表示、偏置用红线表示、+1代表偏置参数的系数为1。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softmax_regressio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2. softmax回归网络结构图<br/>
</p>
对于有 $N$ 个类别的多分类问题,指定 $N$ 个输出节点,$N$ 维结果向量经过softmax将归一化为 $N$ 个[0,1]范围内的实数值,分别表示该样本属于这 $N$ 个类别的概率。此处的 $y_i$ 即对应该图片为数字 $i$ 的预测概率。
在分类问题中,我们一般采用交叉熵代价损失函数(cross entropy loss),公式如下:
$$ L_{cross-entropy}(label, y) = -\sum_i label_ilog(y_i) $$
图2为softmax回归的网络图,图中权重用蓝线表示、偏置用红线表示、+1代表偏置参数的系数为1。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softmax_regression.png?raw=true" width=400><br/>
图2. softmax回归网络结构图<br/>
</p>
### 多层感知(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 多层感知(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和输出层,因此其拟合能力有限。为了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我们考虑在输入层和输出层中间加上若干个隐藏层\[[10](#参考文献)\]。
1. 经过第一个隐藏层,可以得到 $ H_1 = \phi(W_1X + b_1) $,其中$\phi$代表激活函数,常见的有sigmoid、tanh或ReLU等函数。
1. 经过第一个隐藏层,可以得到 $ H_1 = \phi(W_1X + b_1) $,其中$\phi$代表激活函数,常见的有[sigmoid、tanh或ReLU](#常见激活函数介绍)等函数。
2. 经过第二个隐藏层,可以得到 $ H_2 = \phi(W_2H_1 + b_2) $。
3. 最后,再经过输出层,得到的$Y=\text{softmax}(W_3H_2 + b_3)$,即为最后的分类结果向量。
......@@ -115,7 +119,7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在多层感知器模型中,将图像展开成一维向量输入到网络中,忽略了图像的位置和结构信息,而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更好的利用图像的结构信息。[LeNet-5](http://yann.lecun.com/exdb/lenet/)是一个较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图4显示了其结构:输入的二维图像,先经过两次卷积层到池化层,再经过全连接层,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作为输出层。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卷积层和池化层。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cnn.png?raw=true" width="400"><br/>
<img src="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blob/develop/02.recognize_digits/image/cnn.png?raw=true" width="600"><br/>
图4.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结构<br/>
</p>
......@@ -128,7 +132,9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图5. 卷积层图片<br/>
</p>
图5给出一个卷积计算过程的示例图,输入图像大小为$H=5,W=5,D=3$,即$5 \times 5$大小的3通道(RGB,也称作深度)彩色图像。这个示例图中包含两(用$K$表示)组卷积核,即图中滤波器$W_0$和$W_1$。在卷积计算中,通常对不同的输入通道采用不同的卷积核,如图示例中每组卷积核包含($D=3)$个$3 \times 3$(用$F \times F$表示)大小的卷积核。另外,这个示例中卷积核在图像的水平方向($W$方向)和垂直方向($H$方向)的滑动步长为2(用$S$表示);对输入图像周围各填充1(用$P$表示)个0,即图中输入层原始数据为蓝色部分,灰色部分是进行了大小为1的扩展,用0来进行扩展。经过卷积操作得到输出为$3 \times 3 \times 2$(用$H_{o} \times W_{o} \times K$表示)大小的特征图,即$3 \times 3$大小的2通道特征图,其中$H_o$计算公式为:$H_o = (H - F + 2 \times P)/S + 1$,$W_o$同理。 而输出特征图中的每个像素,是每组滤波器与输入图像每个特征图的内积再求和,再加上偏置$b_o$,偏置通常对于每个输出特征图是共享的。输出特征图$o[:,:,0]$中的最后一个$-2$计算如图5右下角公式所示。
图5给出一个卷积计算过程的示例图,输入图像大小为$H=5,W=5,D=3$,即$5 \times 5$大小的3通道(RGB,也称作深度)彩色图像。
这个示例图中包含两(用$K$表示)组卷积核,即图中$Filter W_0$ 和 $Filter W_1$。在卷积计算中,通常对不同的输入通道采用不同的卷积核,如图示例中每组卷积核包含($D=3)$个$3 \times 3$(用$F \times F$表示)大小的卷积核。另外,这个示例中卷积核在图像的水平方向($W$方向)和垂直方向($H$方向)的滑动步长为2(用$S$表示);对输入图像周围各填充1(用$P$表示)个0,即图中输入层原始数据为蓝色部分,灰色部分是进行了大小为1的扩展,用0来进行扩展。经过卷积操作得到输出为$3 \times 3 \times 2$(用$H_{o} \times W_{o} \times K$表示)大小的特征图,即$3 \times 3$大小的2通道特征图,其中$H_o$计算公式为:$H_o = (H - F + 2 \times P)/S + 1$,$W_o$同理。 而输出特征图中的每个像素,是每组滤波器与输入图像每个特征图的内积再求和,再加上偏置$b_o$,偏置通常对于每个输出特征图是共享的。输出特征图$o[:,:,0]$中的最后一个$-2$计算如图5右下角公式所示。
在卷积操作中卷积核是可学习的参数,经过上面示例介绍,每层卷积的参数大小为$D \times F \times F \times K$。在多层感知器模型中,神经元通常是全部连接,参数较多。而卷积层的参数较少,这也是由卷积层的主要特性即局部连接和共享权重所决定。
......@@ -138,6 +144,8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通过介绍卷积计算过程及其特性,可以看出卷积是线性操作,并具有平移不变性(shift-invariant),平移不变性即在图像每个位置执行相同的操作。卷积层的局部连接和权重共享使得需要学习的参数大大减小,这样也有利于训练较大卷积神经网络。
关于卷积的更多内容可[参考阅读](http://ufldl.stanford.edu/wiki/index.php/Feature_extraction_using_convolution#Convolutions)。
#### 池化层
<p align="center">
......@@ -147,8 +155,9 @@ Softmax回归模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即只有输入层
池化是非线性下采样的一种形式,主要作用是通过减少网络的参数来减小计算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过拟合。通常在卷积层的后面会加上一个池化层。池化包括最大池化、平均池化等。其中最大池化是用不重叠的矩形框将输入层分成不同的区域,对于每个矩形框的数取最大值作为输出层,如图6所示。
更详细的关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具体知识可以参考[斯坦福大学公开课]( http://cs231n.github.io/convolutional-networks/ )[图像分类](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
更详细的关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具体知识可以参考[斯坦福大学公开课]( http://cs231n.github.io/convolutional-networks/ )、[Ufldl](http://ufldl.stanford.edu/wiki/index.php/Pooling) 和 [图像分类](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book/tree/develop/03.image_classification )教程。
<a name="常见激活函数介绍"></a>
### 常见激活函数介绍
- sigmoid激活函数: $ f(x) = sigmoid(x) = \frac{1}{1+e^{-x}} $
......@@ -174,18 +183,18 @@ PaddlePaddle在API中提供了自动加载[MNIST](http://yann.lecun.com/exdb/mni
## Fluid API 概述
演示将使用最新的 `Fluid API`。Fluid API是最新的 PaddlePaddle API。它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简化了模型配置。
我们建议使用 Fluid API,因为它更容易学起来
演示将使用最新的 [Fluid API](http://paddlepaddle.org/documentation/docs/zh/1.2/api_cn/index_cn.html)。Fluid API是最新的 PaddlePaddle API。它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简化了模型配置。
我们建议使用 Fluid API,它易学易用的特性将帮助您快速完成机器学习任务。
下面是快速的 Fluid API 概述。
下面是 Fluid API 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概述:
1. `inference_program`:指定如何从数据输入中获得预测的函数
1. `inference_program`:指定如何从数据输入中获得预测的函数
这是指定网络流的地方。
2. `train_program`:指定如何从 `inference_program` 和`标签值`中获取 `loss` 的函数
2. `train_program`:指定如何从 `inference_program` 和`标签值`中获取 `loss` 的函数
这是指定损失计算的地方。
3. `optimizer_func`: “指定优化器配置的函数。优化器负责减少损失并驱动培训。Paddle 支持多种不同的优化器。
3. `optimizer_func`: 指定优化器配置的函数,优化器负责减少损失并驱动培训,Paddle 支持多种不同的优化器。
4. `Trainer`:PaddlePaddle Trainer 管理由 `train_program` 和 `optimizer` 指定的训练过程。
通过 `event_handler` 回调函数,用户可以监控培训的进展。
......@@ -193,31 +202,40 @@ PaddlePaddle在API中提供了自动加载[MNIST](http://yann.lecun.com/exdb/mni
5. `Inferencer`:Fluid inferencer 加载 `inference_program` 和由 Trainer 训练的参数。
然后,它可以推断数据和返回预测。
这个演示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
下面的代码示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
## 配置说明
加载 PaddlePaddle 的 Fluid API 包。
```python
import os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PIL import Image # 导入图像处理模块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import paddle
import paddle # 导入paddle模块
import paddle.fluid as fluid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 将python3中的print特性导入当前版本
```
### Program Functions 配置
我们需要设置“推理程序”函数。我们想用这个程序来演示三个不同的分类器,每个分类器都定义为 Python 函数。
我们需要将图像数据馈送到分类器。Paddle 为读取数据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层 `layer.data` 层。
我们需要设置 `inference_program` 函数。我们想用这个程序来演示三个不同的分类器,每个分类器都定义为 Python 函数。
我们需要将图像数据输入到分类器中。Paddle 为读取数据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层 `layer.data` 层。
让我们创建一个数据层来读取图像并将其连接到分类网络。
- Softmax回归:只通过一层简单的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就可以得到分类的结果。
```python
def softmax_regression():
"""
定义softmax分类器:
一个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
Return:
predict_image -- 分类的结果
"""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输出层的大小必须为数字的个数10
predict = fluid.layers.fc(
input=img, size=10, act='softmax')
return predict
......@@ -227,6 +245,15 @@ def softmax_regression():
```python
def multilayer_perceptron():
"""
定义多层感知机分类器:
含有两个隐藏层(全连接层)的多层感知器
其中前两个隐藏层的激活函数采用 ReLU,输出层的激活函数用 Softmax
Return:
predict_image -- 分类的结果
"""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第一个全连接层,激活函数为ReLU
hidden = fluid.layers.fc(input=img, size=200, act='relu')
......@@ -241,8 +268,17 @@ def multilayer_perceptron():
```python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
定义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
输入的二维图像,经过两个卷积-池化层,使用以softmax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作为输出层
Return:
predict -- 分类的结果
"""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第一个卷积-池化层
# 使用20个5*5的滤波器,池化大小为2,池化步长为2,激活函数为Relu
conv_pool_1 = fluid.nets.simple_img_conv_pool(
input=img,
filter_size=5,
......@@ -252,6 +288,7 @@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act="relu")
conv_pool_1 = fluid.layers.batch_norm(conv_pool_1)
# 第二个卷积-池化层
# 使用20个5*5的滤波器,池化大小为2,池化步长为2,激活函数为Relu
conv_pool_2 = fluid.nets.simple_img_conv_pool(
input=conv_pool_1,
filter_size=5,
......@@ -274,13 +311,27 @@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python
def train_program():
"""
配置train_program
Return:
predict -- 分类的结果
avg_cost -- 平均损失
acc -- 分类的准确率
"""
# 标签层,名称为label,对应输入图片的类别标签
label = fluid.layers.data(name='label', shape=[1], dtype='int64')
# predict = softmax_regression() # uncomment for Softmax回归
# predict = multilayer_perceptron() # uncomment for 多层感知器
predict =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 uncomment for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
# predict = softmax_regression() # 取消注释将使用 Softmax回归
# predict = multilayer_perceptron() # 取消注释将使用 多层感知器
predict =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 # 取消注释将使用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
# 使用类交叉熵函数计算predict和label之间的损失函数
cost = fluid.layers.cross_entropy(input=predict, label=label)
# 计算平均损失
avg_cost = fluid.layers.mean(cost)
# 计算分类准确率
acc = fluid.layers.accuracy(input=predict, label=label)
return predict, [avg_cost, acc]
......@@ -288,7 +339,7 @@ def train_program():
#### Optimizer Function 配置
在下面的 `Adam optimizer`,`learning_rate` 是训练的速度,与网络的训练收敛速度有关系。
在下面的 `Adam optimizer`,`learning_rate` 是学习率,它的大小与网络的训练收敛速度有关系。
```python
def optimizer_program():
......@@ -304,14 +355,15 @@ def optimizer_program():
`batch`是一个特殊的decorator,它的输入是一个reader,输出是一个batched reader。在PaddlePaddle里,一个reader每次yield一条训练数据,而一个batched reader每次yield一个minibatch。
```python
# 一个minibatch中有64个数据
BATCH_SIZE = 64
# 每次读取训练集中的500个数据并随机打乱,传入batched reader中,batched reader 每次 yield 64个数据
train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reader.shuffle(
paddle.dataset.mnist.train(), buf_size=500),
batch_size=BATCH_SIZE)
# 读取测试集的数据,每次 yield 64个数据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dataset.mnist.test(), batch_size=BATCH_SIZE)
```
......@@ -324,23 +376,24 @@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 Event Handler 配置
我们可以在训练期间通过调用一个handler函数来监控培训进度。
我们将在这里演示两个 `event_handler` 程序。请随意修改 Jupyter 笔记本 ,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们将在这里演示两个 `event_handler` 程序。请随意修改 Jupyter Notebook ,看看有什么不同。
`event_handler` 用来在训练过程中输出训练结果
```python
def event_handler(pass_id, batch_id, cost):
# 打印训练的中间结果,训练轮次,batch数,损失函数
print("Pass %d, Batch %d, Cost %f" % (pass_id,batch_id, cost))
```
```python
from paddle.v2.plot import Ploter
from paddle.utils.plot import Ploter
train_prompt = "Train cost"
test_prompt = "Test cost"
cost_ploter = Ploter(train_prompt, test_prompt)
# event_handler to plot a figure
# 将训练过程绘图表示
def event_handler_plot(ploter_title, step, cost):
cost_ploter.append(ploter_title, step, cost)
cost_ploter.plot()
......@@ -358,31 +411,49 @@ def event_handler_plot(ploter_title, step, cost):
`feed_order` 用于将数据目录映射到 `train_program`
创建一个反馈训练过程中误差的`train_test`
训练完成后,模型参数存入`save_dirname`中
定义网络结构:
```python
# 该模型运行在单个CPU上
use_cuda = False # set to True if training with GPU
use_cuda = False # 如想使用GPU,请设置为 True
place = fluid.CUDAPlace(0) if use_cuda else fluid.CPUPlace()
# 调用train_program 获取预测值,损失值,
prediction, [avg_loss, acc] = train_program()
# 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大小为28*28*1
img = fluid.layers.data(name='img', shape=[1, 28, 28], dtype='float32')
# 标签层,名称为label,对应输入图片的类别标签
label = fluid.layers.data(name='label', shape=[1], dtype='int64')
# 告知网络传入的数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img值,第二部分是label值
feeder = fluid.DataFeeder(feed_list=[img, label], place=place)
# 选择Adam优化器
optimizer = fluid.optimizer.Adam(learning_rate=0.001)
optimizer.minimize(avg_loss)
```
PASS_NUM = 5
设置训练过程的超参:
```python
PASS_NUM = 5 #训练5轮
epochs = [epoch_id for epoch_id in range(PASS_NUM)]
# 将模型参数存储在名为 save_dirname 的文件中
save_dirname = "recognize_digits.inference.model"
```
```python
def train_test(train_test_program,
train_test_feed, train_test_reader):
# 将分类准确率存储在acc_set中
acc_set = []
# 将平均损失存储在avg_loss_set中
avg_loss_set = []
# 将测试 reader yield 出的每一个数据传入网络中进行训练
for test_data in train_test_reader():
acc_np, avg_loss_np = exe.run(
program=train_test_program,
......@@ -390,17 +461,30 @@ def train_test(train_test_program,
fetch_list=[acc, avg_loss])
acc_set.append(float(acc_np))
avg_loss_set.append(float(avg_loss_np))
# get test acc and loss
# 获得测试数据上的准确率和损失值
acc_val_mean = numpy.array(acc_set).mean()
avg_loss_val_mean = numpy.array(avg_loss_set).mean()
# 返回平均损失值,平均准确率
return avg_loss_val_mean, acc_val_mean
```
创建执行器:
```python
exe = fluid.Executor(place)
exe.run(fluid.default_startup_program())
```
设置 main_program 和 test_program :
```python
main_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
test_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clone(for_test=True)
```
开始训练:
```python
lists = []
step = 0
for epoch_id in epochs:
......@@ -408,12 +492,12 @@ for epoch_id in epochs:
metrics = exe.run(main_program,
feed=feeder.feed(data),
fetch_list=[avg_loss, acc])
if step % 100 == 0:
if step % 100 == 0: #每训练100次 打印一次log
print("Pass %d, Batch %d, Cost %f" % (step, epoch_id, metrics[0]))
event_handler_plot(train_prompt, step, metrics[0])
step += 1
# test for epoch
# 测试每个epoch的分类效果
avg_loss_val, acc_val = train_test(train_test_program=test_program,
train_test_reader=test_reader,
train_test_feed=feeder)
......@@ -422,19 +506,25 @@ for epoch_id in epochs:
event_handler_plot(test_prompt, step, metrics[0])
lists.append((epoch_id, avg_loss_val, acc_val))
# 保存训练好的模型参数用于预测
if save_dirname is not None:
fluid.io.save_inference_model(save_dirname,
["img"], [prediction], exe,
model_filename=None,
params_filename=None)
# find the best pass
# 选择效果最好的pass
best = sorted(lists, key=lambda list: float(list[1]))[0]
print('Best pass is %s, testing Avgcost is %s' % (best[0], best[1]))
print('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2f%%' % (float(best[2]) * 100))
```
训练过程是完全自动的,event_handler里打印的日志类似如下所示:
训练过程是完全自动的,event_handler里打印的日志类似如下所示。
Pass表示训练轮次,Batch表示训练全量数据的次数,cost表示当前pass的损失值。
每训练完一个Epoch后,计算一次平均损失和分类准确率。
```
Pass 0, Batch 0, Cost 0.125650
......@@ -459,7 +549,7 @@ Test with Epoch 0, avg_cost: 0.053097883707459624, acc: 0.9822850318471338
### 生成预测输入数据
`infer_3.png` 是数字 3 的一个示例图像。把它变成一个 numpy 数组以匹配数据馈送格式。
`infer_3.png` 是数字 3 的一个示例图像。把它变成一个 numpy 数组以匹配数据feed格式。
```python
def load_image(file):
......@@ -469,7 +559,7 @@ def load_image(file):
im = im / 255.0 * 2.0 - 1.0
return im
cur_dir = cur_dir = os.getcwd()
cur_dir = os.getcwd()
tensor_img = load_image(cur_dir + '/image/infer_3.png')
```
......@@ -478,20 +568,23 @@ tensor_img = load_image(cur_dir + '/image/infer_3.png')
```python
inference_scope = fluid.core.Scope()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 Use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 to obtain the inference program desc,
# the feed_target_names (the names of variables that will be feeded
# data using feed operators), and the fetch_targets (variables that
# we want to obtain data from using fetch operators).
# 使用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 获取 inference program desc,
# feed_target_names 用于指定需要传入网络的变量名
# fetch_targets 指定希望从网络中fetch出的变量名
[inference_program, feed_target_names,
fetch_targets] =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
save_dirname, exe, None, None)
# Construct feed as a dictionary of {feed_target_name: feed_target_data}
# and results will contain a list of data corresponding to fetch_targets.
# 将feed构建成字典 {feed_target_name: feed_target_data}
# 结果将包含一个与fetch_targets对应的数据列表
results = exe.run(inference_program,
feed={feed_target_names[0]: tensor_img},
fetch_list=fetch_targets)
lab = numpy.argsort(results)
# 打印 infer_3.png 这张图片的预测结果
img=Image.open('image/infer_3.png')
plt.imshow(img)
print("Inference result of image/infer_3.png is: %d" % lab[0][0][-1])
```
......@@ -499,11 +592,11 @@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 预测结果
如果顺利,预测结果输入如下:
`Inference result of image/infer_3.png is: 3`
`Inference result of image/infer_3.png is: 3` , 说明我们的网络成功的识别出了这张图片!
## 总结
本教程的softmax回归、多层感知和卷积神经网络是最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型,后续章节中复杂的神经网络都是从它们衍生出来的,因此这几个模型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从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变换到稍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时候,MNIST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原因是卷积层具有局部连接和共享权重的特性。在之后学习新模型的时候,希望大家也要深入到新模型相比原模型带来效果提升的关键之处。此外,本教程还介绍了PaddlePaddle模型搭建的基本流程,从dataprovider的编写、网络层的构建,到最后的训练和预测。对这个流程熟悉以后,大家就可以用自己的数据,定义自己的网络模型,并完成自己的训练和预测任务了。
本教程的softmax回归、多层感知和卷积神经网络是最基础的深度学习模型,后续章节中复杂的神经网络都是从它们衍生出来的,因此这几个模型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从最简单的softmax回归变换到稍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时候,MNIST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原因是卷积层具有局部连接和共享权重的特性。在之后学习新模型的时候,希望大家也要深入到新模型相比原模型带来效果提升的关键之处。此外,本教程还介绍了PaddlePaddle模型搭建的基本流程,从dataprovider的编写、网络层的构建,到最后的训练和预测。对这个流程熟悉以后,大家就可以用自己的数据,定义自己的网络模型,并完成自己的训练和预测任务了。
<a name="参考文献"></a>
## 参考文献
......@@ -521,6 +614,7 @@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br/>
<a rel="license" href="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img alt="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style="border-width:0" src="https://i.creativecommons.org/l/by-sa/4.0/88x31.png" /></a><br /><span xmlns:dct="http://purl.org/dc/terms/" href="http://purl.org/dc/dcmitype/Text" property="dct:title" rel="dct:type">本教程</span><a xmlns:cc="http://creativecommons.org/ns#" href="http://book.paddlepaddle.org" property="cc:attributionName" rel="cc:attributionURL">PaddlePaddle</a> 创作,采用 <a rel="license" href="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许可协议</a>进行许可。
</div>
<!-- You can change the lines below now. -->
......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先完成此消息的编辑!
想要评论请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