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zh-cn/device-dev/quick-start/quickstart-standard-running-rk3568-burning.md b/zh-cn/device-dev/quick-start/quickstart-standard-running-rk3568-burning.md index ff7bafd1dadd3eac7295fc895513fa77536ff118..c515b64ee45292f09cce133c2f163f77b1d9f15e 100644 --- a/zh-cn/device-dev/quick-start/quickstart-standard-running-rk3568-burning.md +++ b/zh-cn/device-dev/quick-start/quickstart-standard-running-rk3568-burning.md @@ -3,104 +3,74 @@ 烧录是指将编译后的程序文件下载到芯片开发板上的动作,为后续的程序调试提供基础。DevEco Device Tool提供一键烧录功能,操作简单,能快捷、高效的完成程序烧录,提升烧录的效率。 -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如您使用的是master分支2022年5月9日及之后的源码,请使用RKDevTool工具进行烧录,请参考《[HiHope-DAYU200烧录指导](https://gitee.com/hihope_iot/docs/tree/master/HiHope_DAYU200/%E7%83%A7%E5%86%99%E5%B7%A5%E5%85%B7%E5%8F%8A%E6%8C%87%E5%8D%97)》进行操作。 -> -> - 当前版本的DevEco Device Tool暂不支持上述日期后的源码烧录,将在下个版本中适配。 - - -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以下步骤进行RK3568的烧录: +RK3568的镜像烧录通过Winodow环境进行烧录。 ## 导入源码 -在编译完成后,[保证Windows系统可以远程访问Ubuntu环境](../quick-start/quickstart-standard-env-setup.md#安装deveco-device-tool)的情况下,您还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导入源码后,方可进行烧录。 +在编译完成后,[保证Windows系统可以远程访问Ubuntu环境](../quick-start/quickstart-standard-env-setup.md#安装deveco-device-tool)的情况下,您还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将编译好的源码导入Windows下,方可进行烧录。 1. 打开DevEco Device Tool,进入Home页,点击**Import Project**打开工程。 ![zh-cn_image_0000001278358765](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78358765.png) -2. 选择要导入的源码目录(需要访问Ubuntu下的源码目录),点击**Import**打开。 +2. 选择OpenHarmony源码根目录路径(需要访问Ubuntu下的源码目录),然后再选择**Import OpenHarmony Source**选项,点击**Import**进行导入。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工程存储路径不能包含中文字符、空格。 - ![zh-cn_image_0000001279746305](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79746305.png) - -3. 首次导入时,会出现如下提示框,点击**Import**。 - - ![zh-cn_image_0000001313959369](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313959369.png) - -4. 在Select Project type界面,选择**Import from OpenHarmony Source**。 + ![zh-cn_image_0000001271477045](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71477045.png) - ![zh-cn_image_0000001215743910](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15743910.png) - -5. 在Import Project界面,选择**Product**后,会自动填充对应的MCU、Board、company和kernel信息,然后**ohosVersion**选择对应的OpenHarmony源码版本。此处选择rk3568。 +3. 在Import Project界面,选择**Product**后,会自动填充对应的SOC、Board、Company和Kernel信息,然后**Ohos Ver**选择对应的OpenHarmony源码版本。 ![zh-cn_image_0000001279587085](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79587085.png) -6. 点击**Open**打开工程或源码。 +4. 点击**Open**打开工程或源码。 ## 烧录 完成源码导入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烧录: -1. [下载](https://gitee.com/hihope_iot/docs/blob/master/HiHope_DAYU200/%E7%83%A7%E5%86%99%E5%B7%A5%E5%85%B7%E5%8F%8A%E6%8C%87%E5%8D%97/windows/DriverAssitant_v5.1.1.zip)并安装驱动DriverInstall.exe,双击DriverInstall.exe打开安装程序,点击“驱动安装”按钮,按提示安装USB驱动。 - -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如果已经安装旧版本的烧写工具,请先点击"驱动卸载"按钮卸载驱动,然后再点击"驱动安装"按钮安装驱动。 -2. 请连接好电脑和待烧录开发板,连接USB接口。 - -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 > 如果采用远程开发模式(windows+本地虚拟机Ubuntu),为确保开发板连接的是主机的USB口,请先禁用虚拟机的usb控制。 - > - > - VMware:在首选项的USB选项中设置将设备连接到主机,在虚拟机设置中移除USB控制器。 - > - > - VirtualBox:在Ubuntu设置的USB设备选项中将启动USB控制器的勾去掉。 +1. 请连接好电脑和待烧录开发板,连接USB接口,具体可参考[RK3568开发板介绍](quickstart-standard-board-introduction-rk3568.md)。 -3. 在DevEco Device Tool中,选择REMOTE DEVELOPMENT > Local PC,查看远程计算机(Ubuntu开发环境)与本地计算机(Windows开发环境)的连接状态。 +2. 在DevEco Device Tool中,选择REMOTE DEVELOPMENT > Local PC,查看远程计算机(Ubuntu开发环境)与本地计算机(Windows开发环境)的连接状态。 - 如果Local PC右边连接按钮为![zh-cn_image_0000001261315939](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1315939.png),则远程计算机与本地计算机为已连接状态,不需要执行其他操作。 - - 如果Local PC右边连接按钮为![zh-cn_image_0000001261515989](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1515989.png),则点击绿色按钮进行连接。 + - 如果Local PC右边连接按钮为![zh-cn_image_0000001261515989](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1515989.png),则点击绿色按钮进行连接。连接时DevEco Device Tool会重启服务,因此请不要在下载源码或源码编译过程中进行连接,否则会中断任务。 ![zh-cn_image_0000001261395999](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1395999.png) -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该操作仅在远程模式(Windows+Ubuntu混合开发环境)中需要设置,如果采用本地模式(Windows开发环境或Ubuntu开发环境),则请跳过该步骤。 +3. 在菜单栏中点击**Project Settings**按钮,进入RK3568工程配置界面。 + + ![zh-cn_image_0000001198566364](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198566364.png) -4. 打开DevEco Device Tool,在QUICK ACCESS > DevEco Home > Projects中,点击**Settings**打开工程配置界面。 +4. 在“Tool Chain”页签,设置Uploader烧录器工具,可以通过Tool Chain页签中的Install按钮在线安装。 ![zh-cn_image_0000001239661509](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39661509.png) 5. 在“hh_scdy200”页签,设置烧录选项,包括upload_partitions和upload_protocol。 - - upload_partitions:选择待烧录的文件。 - - upload_protocol:选择烧录协议,固定选择“upgrade”。 - - ![zh-cn_image_0000001194504874](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194504874.png) + - upload_partitions_profile:选择待烧录程序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会指定烧录文件名称、起始烧录地址、地址长度等信息;同时请勾选**Enable to use upload_partitions_profile for upload**选项。 -6. 在Partitions中,分别检查待烧录文件的烧录信息,包括起始地址、分区大小、待烧录文件地址等。DevEco Device Tool已预置默认的烧录文件信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 > 如需修改烧录profile文件,在设置烧录分区起始地址和分区长度时,应根据实际待烧录文件的大小进行设置,要求设置的烧录分区大小,要大于待烧录文件的大小;同时,各烧录文件的分区地址设置不能出现重叠。 + > + > 首次烧录,请勾选**Enable to use upload_partitions_profile for upload**选项,会自动生成upload_partitions文件。再次烧录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成upload_partitions文件进行自定义烧录,也可以再勾选**Enable to use upload_partitions_profile for upload**选项,使用upload_partitions_profile重新生成upload_partitions文件用于烧录。 - ![zh-cn_image_0000001265041892](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5041892.png) - - 如需修改,请点击每个待烧录文件后的![zh-cn_image_0000001265361888](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5361888.png)按钮进行修改。 - -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在设置烧录分区起始地址和分区长度时,应根据实际待烧录文件的大小进行设置,要求设置的烧录分区大小,要大于待烧录文件的大小;同时,各烧录文件的分区地址设置不能出现重叠。 + - upload_protocol:选择烧录协议,固定选择“upgrade”。 - ![zh-cn_image_0000001265201928](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265201928.png) + ![zh-cn_image_0000001194504874](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194504874.png) -7. 所有的配置都修改完成后,在工程配置页签的顶部,点击**Save**进行保存。 +6. 所有的配置都修改完成后,在工程配置页签的顶部,点击**Save**进行保存。 -8. 在“PROJECT TASKS”中,点击hh_scdy200下的**Upload**按钮启动烧录。 +7. 在“PROJECT TASKS”中,点击hh_scdy200下的**Upload**按钮启动烧录。 ![zh-cn_image_0000001194821710](figures/zh-cn_image_0000001194821710.png) -9. 当屏幕提示“Operation paused,Please press Enter key to continue”,请按回车键继续。 +8. 当屏幕提示“Operation paused,Please press Enter key to continue”,请按回车键继续。 > ![icon-note.gif](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