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您好。(公司

(提问)张博 : 司令,您好。(公司需要周一中午之前给答复) 我所在的公司应该算目前内资最大的咨询调研企业,这些年 公司一直在做上市的各种准备和努力,各种节约成本提升目 标额促使利润最大化。四五年前公司发起首次原始股内部员 工的认购,员工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认筹指定份额。最近两 年,之前认购的同事有所分红,但数额不太清楚。目前发起 第二轮资格性激励工作,我被选中可参股指定份额,但指定 的数额对普通人来讲也真不算小数目,我想请教一下(平常 对这方面了解太少实在没有概念):一是这种情况是否真的 有投资的价值?二是上市一直久久没有成功,一直说在努 力,感觉不断压缩成本,福利也不见多好了,您怎么看这种 激励手段?到底该不该买呢?未来可期吗?

2019-06-30

回答:上市一直不成功说明不符合标准呗。科新企业的话纯

利润 1500 万一年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 30% ,传统企业是

6000 万利润连续三年。到二级市场上套钱现在没那么容易

了,体制在改革。中国二级市场 IPO 的通过率不到 2% ,这

些年创投行业孵化的上千家企业淤积在那里,很多已经 b 轮 c

轮 d 轮 e 轮了。 看得出来节省成本,提高利润额,而且会在

财务上做很多手脚把固定支出分摊到多年里面去,都是为了

让利润看起来高一点。这一切都是为了 IPO 呀!如此的明显

说明真的不太挣钱。在一切为了财报上的利润,增加的情况

下福利和待遇肯定不会太高,所有会增加开支的东西都会压

缩。 让内部的人认购的话,其实是一种筹资手段。你们认购

的应该是员工池里的期权,而不是有投票权的原始股份。通

常情况下,给骨干配股都是意思一下,5毛钱或者1-2毛钱一

股,几乎白送。(11赞)

评论区:

swallow : 我还以为科创板出来以后,上市的门槛会降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