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请教一个问题:

(提问)Hawk : 司令请教一个问题:个人计划与执行。我经常在 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制定一个计划,写下来后,往往就不再 去看,遇到事情做决定还是根据情绪走,完全不按照计划好 的来。最后复盘的时候,如果根据计划来,收益会非常好。 而实际的结果没按计划,收益很少甚至大亏。经常这种状 况,把自己折磨的痛苦不堪。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有没有办法跳出此种死循环?谢谢

2019-09-12

回答:生命体的所有求存行为之所以会呈现不可预知的状

态,是因为你的精神结构及对自我和主观世界的感知处于变

化之中。虚弱的人为什么喜欢与别人隔离起来,追求一种静

态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变化让他无所适从,所以他会努力的

去营造一种不变的状态。 人追求的是确定性,在商业活动中

你能够把不确定变为确定,自然就有人愿意为之付钱。在社

会活动中,那些能够确定目标,指标,区间,在不确定中把

问题限定在某个确定性的区间之内的人往往会成为领导者,

也自然会得到那些做不到的人的追随。 回答你的个人问题。

你对自己要达成的交易,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换而言之,

就是你的目标是并非恒定的。你会说战机稍纵即逝,我肯定

要随机应变。然而,任何战争都是有预案的,即便是混乱的

遭遇战。指挥官的优劣就表现为瞬间理清头绪,确定目标,

接受损失的能力。如果你不能为达成交易设置确定的成本和

收益区间,做件事情也没有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你

就根本不会知道你的行为到底要达成什么目标,行为的目的

性是飘忽不定的! 无论是在投资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本钱

越少的人越喜欢追求瞬间的巨大回报。你知道那些韭菜们为

什么会被割呢?因为他们追寻的目标天然就是悖论——这种

缺乏成本意识和目标性的欲望往往只能被欺骗所满足! 自然

科学的研究,一切测量检测和观察都是客观公正的,因为观

察者置身其外。但是经济学社会学金融学法学的观察者不得 不置身变化之中。它的平衡是动态的,它的确定是在不确定 中设置边界,观察的是突破边界的结构力量是否能形成! 复 盘的时候就如同考古,一切都是静态的。它只有参考价值, 不具有借鉴意义。你的核心是你的成本意识,达成交易的目 标以及边界。任何一个杠杆的风险都需要更高的收益来对 冲。有一个常识大家都清楚,只要我不出现亏损,哪怕我每 次只获得1%,随着时间的递增,整体收益率也会很高。将军 赶路,不追小兔。(15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