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好,地方高校的老师您觉得如何发展 好?学术氛围不浓,内在驱动不足,写东西是为了评比职 称。平台不足(该学科方向目前就我一人),出去兼职混钱,又 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博士学位。兼着搞行政,不搞行政混个职 位,又没人脉资源(就像司令说的资源捆绑在位置上),出去搞 项目调研都没那么顺利;搞行政工作太多,又耗费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在无聊的体制事情上(比如开会,搞材料),心有不 甘。人到40多,职称学位一官半职什么都有,内心反倒焦躁 不安,望司令指点迷津。
2019-01-16
回答:我有个博士师兄和你差不多状况。他学经济的,但是
他对很多东西的判断实在是...我没想到现在的经济学博士论文
这么容易通过。他开始期望很高,准备进那种大的上市公司
里面至少做首席吧。结果一直没有机会,进不去。但是广西
有一个政府要引进人才。直接过去就是处级的挂职。他去了
没多久又不干了,他觉得熬出头需要太久的时间。折腾一圈
以后,现在又找个地方教书去了。抓住你就能够哀叹半天,
各种怀才不遇,各种愤世嫉俗。 知识分子容易放大自我,对
外部的感知也会更为敏感。外部的反馈也更容易灼伤内心。
比其它人更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那种被自己放大
的焦虑和饥渴感,会驱动着自己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策略。
结果任何地方都无法深入,又会强化内心扭曲性的循环叠加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管你要采取什么方式去破局,首
先得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为自
己设置了那么多的边界,每一个边界都在往更小的范围压
缩。这个空间越压越小,转身和腾挪的余地就越少。可不就
越来越窘迫么! 你首先你得打破边界对吧?你打破一个边
界,你可腾挪的空间就越大。这在军事里面就是以运动去调
动敌人,打破敌人的包围圈,并在运动中伺机歼灭敌人。只
要能够破一两路,整盘棋就活了! 有些限制,你暂时没有力 量突破,有些它属于观念上的,完全可以突破——只要能放 得下,他就突破了。观念性的东西为什么放不下?因为你内 心有有一种恐惧需要这条屏障去保护你免遭那种恐惧的威 胁。所以你会拼了老命护住这道屏障,而这屏障又给你的行 动设置了障碍。 其实你不知道你要什么,你的目标一点都不 清晰。对你来说,不管是一官半职还是学术职称,或者是发 一笔财,对你内心的诉求而言,都是一样的!所以你真正的 目标不是一般般子,也不是学术职称,也不是发一笔财。你 真正唯一的目标是为了抵消掉你内心对自己的深度质疑—— 而这个质疑的深度源于你对自我期望的高度。 无论是一官半 职也好,学术职称也好,发笔财也好,对你来说都是手段。 只要能缓解你内心的那种质疑和恐惧,不管是什么手段你都 接受!所以你才试图什么都尝试,什么都试图抓住。你的心 里是一种投机心理——万一这条路可行呢!因为是基于投机 目的,总是想以小博大,快速见效,一旦发现要重投入,长 周期,牵扯进去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厌烦,甚至想逃离。所 以你一直在路上。无法把你的力量专注投入了任何一个点去 击破它。 我觉得你的问题应该两头使劲:一方面由内而外, 只要你摆正心态降低对自我的质疑,或者从别的方面得到一 种自我价值的认可和满足。因为这个焦虑感就会缓解。另一 方面要集中力量攻击最薄弱的一个点,力求一杆捅破天,而 不是面面俱到。 综合来看呢,你放不下你的身段,这个不是 一下子能够彻底放下来的。另一方面,你有一定的行政方面 的经验和能力。但在这方面你缺乏持续的支撑。所以你不能 以此为主攻方向,只能打辅助。你说你那个学科只有你一个 人。我觉得这倒是一个破局点。既然是一个人那就物以稀为 贵。那你就是天然的权威。重点是怎么样用行政手段和资 源,让这个学科变得重要。只要这个学科重要了,而你又处 于这个学科的领跑位置。你自然就变得重要了!这就是你的 生存策略。 居然这么晚了,睡了!(18赞)
评论区:
徐天护 : 司令牛逼!乱世之中,可为子房、伯温一类帝师。
司令 : 我们湖南人不适合做师爷,浙江人才适合。你看左季高就知道了,湖南人做幕僚,做着做着就变成主帅了。江浙人 做统帅也不行。找不准自己角色定位,老是在那游离。你看蒋介石就知道。
张伟 : 林帅呢
徐天护 : 生存环境决定生存策略。湖南人与浙江人之间的区别,不是教育、性格上的区别,而是生存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
同的生存策略。把浙江人打包迁移到中亚新疆,估计他们的气质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吧?[呲牙]那么,把湖南人迁移到浙
江,他们也会被浙江人同化吧?
Tony 东 : 湖南人在浙江感同身受
张伟 : 林帅呢
machelshan* : 湖北老乡打仗牛逼!不过古今中外名将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革命军人玩政治玩不转,套路太深了!江湖传
言是被XX算计害死的!鄙人并未考证[呲牙]
张伟 : 是树人还是润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