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好!刘邦和项羽

(提问)徐天护 : 司令好! 刘邦和项羽争雄,为何刘邦最后能获胜? 汉帝国建立,其背后的势力又是什么?他赖以成功的人群, 又是为何选择追随他?

2018-11-05

回答:1. 社会基础: 刘邦占据的地盘,比项羽占据地盘,在

社会经济发展上面更进一步,在社会组织度上也更强。他们

是秦国原来经营600年的地盘。西楚霸王所占据的是原来六国

的地方。刘邦在这些地方延续的是秦朝的制度,项羽在原来

六国的地方延续的是原来六国的制度。这两个地方的对抗,

西边已经赢过东边一次了,楚汉之争不过是再赢一次! 2. 社

会升级: 秦以前往上追溯到古典时期,都是贵族部落。血统是

社会的唯一法统。夏,商,周,秦的王族血统都能追溯到古

典时代的华夏部落的首领家族。因为生产力的制约限制了农

耕文明的社会控制区域。所以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封

土建国,各占一块。从严格意义上讲,每一个封地的贵族都

出自王室,不是直系就是联姻。总而言之血溶于水。 到了战

国末期,科技树升级,能够开垦的土地更多,造成了结构关

键支点的变化,必然引发社会结构的重构。所有的灭国战争

都在走向统一,秦顺势而为,一统天下。 但郡县制替代分封

制的时候。意味着统治机器的控制能力空前的加强。但是秦

始皇搭建的结构缺两个关键节点。后来汉武帝补齐以后才稳

固下来。不管怎么样情所搭建的结构,预示着一种趋势。任

何一个社会升级,必然让原有占有资源的那个群体整体溢

出。他们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改造。所以这个时候不是引发

内部的革命,就是会引发对外的战争。商鞅变法以后,秦国

为什么要不断扩张?这和日本社会升级以后,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详细读我三个月前写的《》 秦没有把过去的贵族屠灭

干净。特别是还没有消灭掉那个群体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和

经济基础。恰恰是楚汉相争的时候,把这个群体彻底灭掉 了,项羽是他们的代表。你看汉王朝建国以后,即便分封也 没有一个贵族,而且这种分封是空有其名。因为封国中管事 的是朝廷派去的。 项羽试图让他们那个阶层死灰复燃。这是 逆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底层结构的。我在《》里面揭示了一 个原则:统治机器的构成必然与社会统治的基础力量相匹 配。即便暂时不匹配,时间也会让它们匹配! 所以项羽的败 亡是没有太大悬念的,即便不在那一年,再往后几年他也会 败亡!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如之奈何。这不仅仅是 项羽个人的挽歌,也是他那个阶层的挽歌! 至于为什么那些 人才愿意追随刘邦。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诉求,而他们发 现,只有刘邦有他们自己身上没有的那种特质。这就好比20 世纪初。天下分崩离析的时候。那一代的知识分子精英在全 国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在救亡图存。这是他们心中共同的追 求。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之中。太祖爷以他的睿智和远见,魄 力和胆识,脱颖而出,成为他们这个群体的符号和象征。如 同任何一个群体,都需要一个品牌来标识。当这个群体聚集 的时候,那个品牌一定会出来。至于为什么是他,那天时地 利人和。在那个时候,他身上的某种特质是其他所有人不具 有的。所以他成了那杆大旗。(19赞)

评论区:

c z : 开垦土地多是怎么改变了关键支点的,贵族不能自己开垦土地吗?

徐天护 : 感谢司令。 “打tuhao,分田地”的耕战体制和进步的大义名分,让底层的欲望被激活,古典的效忠体系被瓦解。

弩,军阵等军事技术的升级,让武装后的文盲也可以上场杀敌。 曾经专属于贵族,需要高成本训练才能掌握的战斗技巧变

得意义不再那么重要。 那么,战争的成败最后就由动员人民的能力决定了。

霹里啪啦 : 可能是贵族不想开垦土地,会有损自己现有利益,或者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