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好,请问川普和郭台铭有什么本质不 同?都是成功企业家,为何感觉川普势如破竹,郭台铭却总 差点意思?
2019-07-17
回答:任何政治人物都是社会权力结构的一个符号,就如同
品牌是产业结构的一个符号。他们都是由人群的需求变化所
演化出来的。他们本身的能量往往被关注的群体放大。这就
如同市场上品牌的溢价。企业内部的一切都是成本,企业创
造的价值在外面,在外面以什么形式表现呢?以品牌的形
式! 基于这样的结构性特征,所以政治家只能顺势而为。时
来上下皆同意,运去英雄不自由。你读懂原来写的《C1:他们
到底怕什么?》对这一点理解就会更为透彻。 你看到的是川
普和郭台铭,你没有看到美国和台湾的差异,你没有看到美
国和台湾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权重,金融体系中的权重,社
会规模的差异,以及群体性的结构特征。我们在,一年多前
预测冒一张必然爆发的时候,就是基于他社会及产业的结构
性特征。有一种批评的声音说川普的收缩政策加快美国在全
球体系中的坍塌和退却力度。这个腔调在 1985 年批评戈尔巴
乔夫的时候是一样的。问题是结构性特征决定已经顶不住
了。不收缩,反而更容易出现突然之间轰然倒塌的窘迫。有
计划的退缩先守住自己能够控制的节点。反而有内部结构调
整,产生第二春的可能。 Trump 的纲领契合了美国社会结构
变化的趋势和方向,势如破竹的不是 trump,而是这种潮流和
结构变化的趋势。他只是一个符号,他率先踹了一脚. 就如同
1905年,孙中山率先向清王朝发出决裂的信号。他成为这个
社会结构变革的一个代表。就能力而言,袁世凯要高于孙中
山。但是他没有顺应这个潮流,没有顺应这个社会结构变
化。他就不足以成为那个符号。孙中山的能量不是它本身的
能量,而是那种社会结构变化时形成的潮流的能量。基本袁
世凯再有本事,他也无法与那个社会结构调整的潮流对抗。 那种秩序破碎之时形成的磅礴之势,是任何个体和小团体都 难以阻挡的。只能用另外一种结构力量来制衡。 台湾社会的 能量有限,台湾在全球社会分工体系中的权重也有限。何况 郭台铭的政策并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反而是高雄市长, 更接地气,更有明确的导向性:东西卖得出去,人进得来,大 家发大财! 台湾社会的结构,在近几十年的变化中,主力不 再是中产而是底层。高雄市长那个卖菜的更有代表性。(12赞)
评论区:
温心 : 关于黑人的问题,我在红圈里问了怎么显示不出来?
司令 : 已经回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