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不枉 : 想请问司令: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被询问自己的收 入,从企业的层面理解否是企业搭建的一种低成本的运行方 式?这种共识是如何形成的?
2019-05-21
回答:你为什么就那么想知道同事的收入呢?你心里想知
道,强烈到像猫抓一样的想知道。无非就是想做个比较嘛。
在这个比较之中,通过量化比较的方式去发现自己在这种评
判标准中到底是优越的还是卑贱的。 优胜劣汰是底层逻辑,
因为优胜意味着生存,而劣汰意味着死亡,生命体会本源的
追求程序而规避死亡。它怂恿着你去追求在同类之间的优越
感。然而你目光所及的范围有限,所以,你追求的只是在你
的那个同类圈层里面的优越感。隔壁王小二比你每个月多拿
500块钱你会咬牙切齿。但是总裁办公室大班椅后面的那个
人,每个月比你多拿50万,你对他只有敬仰之情!因为他在
你面前展示出过于强大的力量和让你感到绝望的优势。人类
永远崇拜的只有力量,而唯一能代表力量的就是展示出有利
于存续的强大生命力。这一点在《C8:》中有着详细的阐
述,你可以再看一下。 我们搭建结构是为了获得更强有力的
外部工具,但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生命体本身。所以我从来不
认为众生平等。天赋、才华、勇气、意志、理性、自律... 所
有的这些人本身的特质,在原点上决定了生命体的各不相
同!只不过他这种力量,能不能以最佳的传统方式形成结构
力量作用于现实世界,这是自身的生存策略和外部的生存结
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是助力的,里面才是核心。你可以
用外部的装饰来弥补内在不足,但它很容易坍塌! 孔子说:
乡愿德之贼也!意思就是,像那些随时处于生活的窘迫之
中,被迫以应急反应去应付各种迫在眉睫生存威胁的乡下
人,他们的心理特征往往是道德中最败坏的。说这个话的时
候是2000多年前,那时候城乡二元更明显,最底层的人生活
在乡下,所以才叫做乡愿。 孔老夫子无意之中揭示了一个事 实:越是底层的生命体越接近于混乱的本源。他们不会守规 矩,也不相信规则能够帮助到自己,总是想破格获取又不付 出成本。总是希望和别人一样但从不问自己是不是够资格。 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极度的鄙视和质疑自身,所以遇到显性的 展现出力量的强者,往往跪的比谁都快。一旦遇到和自己差 不太多的同类往往表现出没有底线的侵犯。因此他们的生活 由内而外的呈现出混乱的状态,也一直淤积在那个层面。逐 渐进化出特别适应那个生存环境的一套内在驱动力体系。那 个层面的共识在同类人群中形成。说话方式,心理特征,思 维方式,行为特征,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和与外部的关系,甚 至是贪婪和恐惧的东西都呈现出某种显性的烙印!(13赞)
评论区:
Rosebud : 等会回家记下来。又是一篇好文。希望司令大大多写一些关于自我的结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