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最近教育孩子遇到2个问题: 1、我女儿5岁,幼儿园花花,老师把班级画的好的贴在墙 上,她回来说老师说贴在学校墙上是画的好的,她觉得自己 画的不好有点伤心,价值判断本身是多元的,而且小孩子想 象力也不一样,怎么给孩子解释?我老婆解释说那是老师的 价值判断,她觉得挺不错,我觉得这么说也不太合适。 2,小朋友在学校不愿意和老师打招呼,在很多人面前表现比 较扭扭捏捏,我们问她,他说紧张,不知道她怎么学会这个 词,还是说她也不理解,是因为老师经常说,导致的心心理 暗示,不知道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2018-12-07
回答:你改变不了老师说的这句话在她心中的影响。这个标
的已经树立了,你跟她解释更复杂的东西她也听不懂。如果
是我的话,我会让她把自己画好的东西贴到墙上去!老师总
不至于撕下来吧?现在把球踢给老师,看老师怎么处理吧。
她觉得自己画得好,贴上去也没问题啊。合情合理又合法。
如果老师说只有老师贴了才算数。那让她画完了就直接跟老
师说,你把我贴上去。老师总不至于拒绝吧... 这世间很多事
情就是这样。他已经编制了一个牢笼,你挣扎是没有用的。
那就只能打着红旗,反红旗,让他自己陷入荒谬和尴尬的境
地。这个问题也就不解而解了! 她为什么非得一定要跟老师
打招呼呢?只需要告诉他,当别人向你打招呼的时候,你按
照别人的样子重复一下就算有礼貌了。这个门槛不高不难
吧?如果是一个被动型的性格,你非得让他主动,这真是强
人所难。嗯,但是别人主动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回应一
下,即便是被动型的性格,她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你教他
或者模拟那个场景,也很自然而然。(8赞)
评论区:
猫姐 : 5岁应该是幼儿园中班,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猜测是在公立园,老师和教学都会比较刻板沟通也少,
不过家庭还是影响更多的,家里从小是不是有对孩子评判,她会很在意别人的对比和评价,可以告诉孩子,会帮忙沟通去
和老师争取,这个年纪很难做到司令说的,自己把画贴在墙上。另外打招呼没有必要强求,家长每次都主动问好,再告诉 她,行为习惯自然会慢慢习得的。
王布斯 : 1.为什么家长还要和老师争取?这就教育成了只能遵守老师规则的孩子,告诉他老师也是人。司令其实是说 我们 不要限制孩子 当所有的东西都是老师对 就是限制了 2.司令说的是底层逻辑,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主动打招呼呢? 你直接 告诉孩子 跟着我学就行了 一定要主动打招呼,慢慢来,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我觉得这样教育长大很难突破规则。
猫姐 : 因为年龄特点,当然要告诉他老师的判断不代表正确,只不过要实际行动演示去争取,因为他自己不可能,按照 题主描述的性格特点。所以要问,平时家庭是不是有评判孩子,怎么引导孩子,主要还是家庭的教育占比更大,说回来还 是家庭环境雕塑,希望他变得内心强大,就要反思家长是不是
白马非马 : 传统观念里的老师,很多都把自己和学生看作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或者权威者和服从者。如果真的是小孩请求 把画贴上去,老师可能会想这个小孩的要求很无理…她会想“今天你要求贴上去,明天他要求贴上去,那我树立典型以起到 示范作用的初衷不就实现不了?”当然如果是一个理念先进的老师可能会答应小孩的请求。 所以我觉得题主不妨这样:1.在 自己家里给小孩准备一块黑板墙,让她想怎么贴怎么贴,觉得自己画的好就贴上去,都是墙,为啥非要贴到幼儿园?2.如 果孩子就是觉得幼儿园的墙更“权威”,比家里的墙好,([捂脸]小孩都这样,从众),那就告诉她,好吧,那你就去跟老师 说,你的画为什么好,为什么能被评为优秀。这个过程主要让小孩明白两点:1.不是她的画不好,在父母眼里,她的画就 是很好,所以家里的墙让她随便贴,幼儿园没评上她的画只是标准和评判体系不同。2.这个世界就是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世界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转,你要么去适应那个标准——就是去画符合老师评价体系的画,要么就自己创建一个标准——自 己家里整块黑板。3.成长的过程就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和残酷性,不必过度保护。
时光 :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