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您好!再次请

(提问)原来如此 : 司令,您好!再次请教您一个小孩教育的问 题!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包容等等,但是孩 子犯错,怎么给他好好说,都没有用,他要么不听,要么应 付假装听!我一直的想法是,孩子成长的环境要宽松,和孩 子讲道理,并且通过一些现象去引导他去思考,而不会枯燥 的讲道理,每次他都明白道理,但就是从来不改!到底教育 孩子,需不需要用暴力去给他确定边界,因为好好说话一定 不管用,而且他会尝试试探你的底线并激怒你。打个不恰当 的比方,养一条狗,当它捡地上食物吃时,我们特别干净利 落的惩罚它,它下次确实不敢。我的困惑是,暴力是否能给 人确定边界?所有生命体的最终信仰是否都是暴力?人或者 生命体是否都有贱的基因?

2019-04-19

回答:人生而自由平等是个很扯淡的概念。人从来就不平等

也不自由。何为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

什么就不做什么。显然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保障。

否则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不得你!所以无论是自由也好,平

等也罢,都是有前提条件的,都是要有资格的,是需要支付

成本和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并非天然就可以免费获取

的。 有人喜欢把大自然中的生存状态描述得像田园牧歌一样

惬意。他们同样喜欢把农村描述得无限美好,像世外桃源。

然而,那种原生态恰恰是在最低水平的温饱线上挣扎,所呈

现出来的匮乏。在那种匮乏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

争往往更为血腥,也更接近于原始的本性。所以,无论田园

牧歌,还是温情款款,都是刻意截取的镜头! 这些东西似乎

跟教育无关,但它奠定了一个基础,也揭露了一个冷峻的事

实:大自然的法则中没有相安无事和自由平等。人遵守规

则,是因为有外部的制约,或者内在的约束。生命体在,没

有触及到强力约束的边界之前,对资源的需求是无穷无尽

的。这一点发乎本源,也贯彻始终。我听说,出生不久的婴 儿在吸奶的时候不知道停止,如果不加以阻止,他可以一直 吃下去——这可没人教他,就是最本源的一种本能行为! 答 应的事情没有去做,无非两种:1. 认为自己做不到,试图通 过逃避避免对自己作出判断,2. 通过不断试探底线来获得关 注。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求存之道。 你觉得在这一点上大人 和小孩有区别么?我告诉你,完全没有区别!弱者最害怕失 去关注,最害怕否定。会用尽一切办法来避免这种状况。同 时内心又极度的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关于这一点的详细阐 述,在《》都已经讲过了,你仔细看一下。 这小孩在学校里 面,学习好,表现好,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是为 了在同学之中获得优越感并被关注。在家里面表现好,也是 为了获得父母的肯定关注。这一点和成年人在组织中为了获 得同事的尊重,领导的肯定,以及组织的奖励和自己社交圈 中的优越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人类的所有激励机 制都是有其目标导向性的。 你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 个小孩的教育问题,而是当今社会普遍面临的激励机制失效 的问题!过去很简单,因为不需要把人当人看。所以,只需 要胡萝卜加大棒,就搞定一切。胡萝卜告诉他做什么事情得 到奖励,大棒告诉他做什么事情会受到惩罚。因为那个时候 面临着普遍性的匮乏,在死亡威胁的情况下,胡萝卜好使, 棍棒也好使。这是一种单向度的制约。说得更冷酷和直白一 点:下属对于上级来说就是机器上的一根螺丝钉。在这个塔 形结构之外,也没法生存。想咋整就咋整,你也没有办法, 你要活着不是吗?同样的道理。父母有很多小孩,基因随时 可以得以延续,所以当个小孩没那么重要。这种博弈不具有 对等性!一方对另一方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另一方却没有反 制的措施。所以胡萝卜加大棒好使的很,根本不需要去了解 你。目前这一点在富士康还是很有效的,但在CBD就无效 了。一方面,任何一个CBD的公司和单位,对于核心人员而 言,都只是一个合作的平台,它只是他生活中非常小的一个 侧面而不是全部。这种掌控力度非常的微弱。其次,产线上

的工人可以随时更换,因为那个时代人力过剩,去当个工 人,对于整个产品来说无关重要。你根本就没有成为它其中 的一环,而且替代起来也非常的简单。但是今天CBD中就不 同了。一个数亿的项目,可能就是10多20人玩转的。这里面 任何一个人缺失,都会影响到其他人,甚至让整个项目停下 来,替换起来也没那么容易。于是,这就有了博弈的基础! 城市化以后,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负担越来越重,开支越来 越大。不管有没有计划生育,每一个这样的家庭生小孩的数 量都会大量的萎靡。你就等于把越来越多的鸡蛋放到同一个 篮子里面。你的焦虑感会成倍增加,因为你没有选择,而你 博弈的筹码会成倍的减少,因为你不敢出错!说一个最现实 的问题:打了,你怕他内心出问题,不打你又怕他,完全不 受约束。两难境地,是因为你没有选择,是因为你同时追求 两个矛盾的东西,而他是唯一的载体! 你放大的焦虑会让你 急于采取行动达到预期效果。你减少的博弈筹码又让你恐惧 与一步走错造成不可逆转的恶果。这是一个悖论,双向放 大,集于你一身!你试图讲道理是因为你对深渊的恐惧。讲 道理无效是你对无力的焦虑。 我下面说的话可能不那么... 这 是临时策略啊,是迫不得已。切不要过火,用的上瘾!他想 获得你的关注,他害怕失去你对他的关注,耐心以及关爱。 如果他非常确定的知道,无论怎么做都能得到关注,就会没 底线的随心所欲。不管是挑衅还是拖延都能获得关注,他为 什么敢?因为他心里有一种确定感——你的行为,在他那里 是可预期的。甚至你要跟他讲的话都是他未卜先知的!所以 他有底气。 我再次重申,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切勿上瘾! 切 记,切记! 你要让他不可预知你的态度和行为。你可以毫无 征兆的严厉惩罚。随便找个什么小由头!又毫无征兆的奖 赏,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大的奖赏。随便找一个他达成了你 预期的一个小目标,进行奖励。恩威难测,无论惩罚还是奖 励都毫无规律,又超出预期。这会训化一个人,逐渐的把他 导向你设定的规则。你的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让他摸不透 你。只有不断的符合你的要求,他才能获得一种安全感! 这

只是临时策略,只要你自己掌握主动把握的好,6个月应该能 够见效。一旦上轨道以后,就要多加强沟通,慢慢的慢慢的 正面引导,根据其自律程度来逐渐增加它的确定性。 我真的 不能教你们使坏,我一但教你们使坏的话,将会是很坏很坏 的。我记得柏拉图跟亚里士多德有一段对话。亚里士多德问 柏拉图好人有什么用?柏拉图说,好人比坏人更懂得怎么为 恶,但他不会那样做!所以,我反复说,做好人,追求简单 和敞亮,阳谋取胜,掌握规律恰恰是为了止戈为武。(21赞)

评论区:

罄 : 教坏了怕别人收不手,最后得不偿失!司令的方法慎用!

原来如此 : 我们的问题,归根结底,应该就是他有一个妹妹!而我们家长没有经验,可能妹妹出生以来,没有关注到他的

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性格,脾气等等!他可能觉得受冷落或者关注少了,采用了破坏性的方式,软抵抗的方式抗议,而

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点点 : 原来如此

宁静致远 : 说的很对,父母对孩子多关心些就好,不要冷落孩子。

小麦 : 一个暴力的指引。 请持续使用18-24个月。 如果6个月未见成效 解决不了 辨别是孩子能力问题 还是大人的执行问题

还是设计问题 大人的评估和诊断本身就是一个考验 现在没见有小孩犯错会打断腿的恐吓

Kevin Yu : 帝王心术。

779305594 : 想起了曹操的恩威并用。既清洗了急不可耐的异己,又拉拢了举棋不定左右摇摆的人臣,获得了感恩戴德,还

给恐惧预留了空间。更重要的是俘获了能为自己所用的谋士的忠诚!

猫姐 :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8岁一下还可以通过家长努力沟通解决的。再大的需要找个专业的心理老师协助。孩子出现

顶撞时,多耐下心问几句为什么,察觉孩子情绪的变化,孩子会愿意和你表达出来。孩子需要被认同和理解,家长也得摸

索理解孩子的方式。 说实话,司令的方法不敢苟同,具体操作可以去了解一下著名的巴普洛夫的狗电击的实验,行为主义

的方式。 成年人想理解孩子,抛开理性,需要天真起来。你对于孩子的姿态就是站在他心里的角度,一个是家长自己意识

到,一个是摸索到合适的切入口。不然就是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