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过剩低端产能将向东南亚转移,如果 转移成功的话东南亚国家的国力岂不是增加了,到时跟中国 岂不是更有了较板的能力?
2019-05-21
回答:你这个理解问题的能力非常的线性化,我都不知道怎
么说好。产业结构是有其层级的,同一层级之中会形成相互
制约,而层级与层级之间是有一种很难逾越的鸿沟。就产业
链的完整度而言,它是你的分工协作中的一环,而且还处于
下游。产业的上游的东西决定了下游,那金融是所有产业的
上游。这个抽象你可能听不懂。 你是一个成品包装的厂,他
是一个来零件组装的厂,那上面是一个生产零件的厂,再上
面是一个生产零件所需材料的厂。你处于最末端,上面一个
不给你的话,你根本没事可干。如果你依赖他而生存,那么
他对你是不是有决定性的影响?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肯定
是从低端干起。不但没本钱,也没能耐,只能干低端。所以
你会发现很多找不到出路的人都淤积在一起,没有门槛的事
情上和行业里。这样的人不管他怎么换工作换做的事情转来
转去都是这个层面。他为什么不能上到更高的层面?因为上
升到更高的层面,需要前期投入。你一个初中生就只能最多
送外卖跑腿,当店员。如果运气好,也可以随机胆大走运挣
点钱。但是这个机会是不可重现的,而是外部环境随机给你
的。你说那些淤积在底层,今天搞微商,明天卖区块链,后
天搞传销的人,能不能去华为弄个年薪百万的体面岗位? 他做
不到啊!他虽然也跟着别人后面骂一骂那些年薪百万的华为
工程师,说他们没前途怎样怎样。其实自己根本达不到别人
那个水准。他们眼中那些不咋滴的华为工程师,人家也在一
线城市搞几套房,还很低调!所以,有的时候边缘人的所谓
优越感和鄙视是一种求而不得的自我安慰。 举这个现实的案
例是为了阐述什么呢?人群的结构和产业的结构具有同样内
在制约的限制。你要是突破它,达到新的一个成绩,需要前 期投入,而且要有意识的去投入。但是淤积在某个层次的 人,往往又会形成一种自我遮蔽的认知和心态。他们不会去 做那样的投入!人是如此,产业也是如此。自由竞争,会让 参与竞争的人将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明明 这个地方的利润很薄,但是自己所有的内部配套和人员筛选 都是向着有利于这个方向的竞争配属的。你要改弦更张,他 内部转向做不到。而且内部形成的自我遮蔽和相互制约会把 这种努力拉回去。所以他宁可恶性同质竞争,也不会改弦更 张,直到自己毁灭。 即便从长远来说,他那个体量和你的体 量,他那个产业完整度和你这个产业完整度不是一个量级 的。那只会成为你的辅助。何况你在两个领域处于他的上 游:你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它的出口需求方;你高度发达的消 费和金融是它的投资方。这两者会建立高度的依赖!我们今 天为什么宁可委曲求全,不敢说硬话。因为我的出口需要美 国来拉动,我内部的建设需要美国的投资。我的国际交易, 甚至还需要美元来结算。现在懂了吗?(30赞)
评论区:
小麦 : 好像去那儿做产业是因为本地有这个需求或者有资源,减少运输,关税,人工费用,同时复制原来的模式,就是去
赚钱。出去寻找市场正常,都关一屋窝里斗吗? 五千年中国也是这么过来的,以前限于能见范围是中原,只不过征途范围
发展加大了。 做好了重回第一叫复兴,其他的叫尝试。 吃苦与冒险精神开疆拓土,敬他们是条汉子。去分世界的蛋糕吧。
小楼一夜听春雨 : 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