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4:烂父亲的危

司令 : A34:烂父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是知识星球中一个关于教育的提问。它整体性的阐述了教育 在人的每个阶段的要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母亲提了一个 更具体的问题,详情请阅读: 文中详细的阐述了人的成长过 程中,父亲角色是多么的重要。如果缺失正面的父亲角色, 甚至出现一个相反的父亲角色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榜样的缺失 人会本能的渴望力量,并延伸为渴望得到力量的认可——这

一点不仅仅表现在儿童身上,也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如果暴

力是力量的象征,人就会渴望权力。如果购买力是力量的代

表,人就渴望金钱;如果未来认知力是力量的象征,人就会

渴望智慧——这就是一种刻在基因中,不言自明的本能!

在小孩的心中,父亲的形像往往是力量的象征。一个男人不 管愿不愿意,在家里都会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榜样的力量—— 至于是好的榜样还是不好的榜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在青少年时期,内心会特别渴望两样东西:力量引领和情 感的抚慰。我最早的记忆就是5岁的时候,老头子逼着我跨过 一个水流很急的水渠。那个水渠的宽度完全超过一个5岁小孩 能够跳跃的极限,而且水流很急,掉下去就直接冲走了。但 是他见不得男孩懦弱的样子,逼着我跨过去。我在那种力量 的威逼之下,咬牙助跑一段距离之后纵身一跳——还是踏空 了,幸好两只手抓住了水渠那边的边缘,然后慢慢挣扎着爬 了上去。他就站在那里看着,也不过来拉一把。我挣扎着爬 上去之后,发现手臂上全是血,血和泥巴混在一起。他咧着

嘴笑呵呵的看着我走过去,轻轻的拍拍我的头,表示一种适 度的认可。坦白讲,当时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后怕的让 我浑身发抖。但是,他拍拍我的头以后,我反而感受到一种 力量,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人就是这样犯贱,当我看到他认 可的眼神和笑容,感到非常的喜悦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之中 其实两者都得到了,先是力量,然后是代表力量的认可和情 感抚慰。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一群溃兵 平时遭受了各种冷落和鄙夷,能够得到的物资也都是别人不 要的。一个个活得像乞丐一样,他们一直在逃避,一直在退 缩。一方面恨自己的这种状态,另一方面又无能为力,背负 着国恨家仇,不愿意就这样窝囊的死去,每一天活得像行尸 走肉一样。直到有一天,一个人假冒他们的团长,并带领他 们停滞溃逃,主动出击,在黑暗中偷袭了日军,抢到了补 给。此时此刻,他们的自尊心反而被激活了。从前总是喜欢 占小便宜的人,居然主动拒绝战友丢给他的衣服——因为他 开始相信,他自己也能够从敌人那里缴获。团长的那段话说 到他们心窝子里去了:从前,你们吃的穿的,不是别人丢弃 不要的,就是你们自己偷来的。今天不一样了,今天的这些 东西都是你们自己挣的!都尝尝吧,今天你们完全有资格像 受这些东西!

如果一个父亲无法让小孩感受到力量、自律和勇气。做事总 是无法坚持,随波逐流,混吃等死。那么,无论是男孩还是 女孩,都会非常痛恨他,痛恨他缺乏自律,痛恨他缺乏勇 气,痛恨他做事不坚持,痛恨他性格的软弱,痛恨他身上缺 乏力量。因此,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内心对力量引导和情感 抚慰的诉求就会一直得不到满足。这种缺失感在内心会成年 累月的叠加并逐渐形成一种因缺有需的扭曲——你会发现不 管是当时还是长大以后,很多行为都是在试图填补这种内心 的缺失。它不仅仅会耗费掉自己大量的能量还会潜移默化的

引导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关注重心聚焦于弥补这种缺失。继而 影响自己与外部的正常关系,并错失各种可能改变命运的机 会。它就像一种先天性的巨额债务,在别人正常奔跑的时 候,你的一切能量都被用于还债!

如果仅仅只有这一笔先天性的债务,也就罢了。然而,弱往 往是全方位的——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家庭的扭曲 所谓独木不成林,作为社会基础单元,一个家庭由父亲和母

亲两个基本角色组成。注意,这里说的是角色!一个非正常

的中国家庭往往呈现这样的结构性特点:一个存在感很低,

拼命逃离的父亲;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事情都试图

掌控,有着操不完心的母亲;一个无比理解母亲的姐姐或者

妹妹;一个感觉自己生为男人就是一种罪过的哥哥或弟弟。

只要进入了这个模式,各种角色的状态就一定会代代相传…

男人在家庭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靠智慧、勇气和自律。一个缺 乏智慧、勇气和自律的父亲,不但缺乏力量,而且会逐渐变 得消极、逃避、偏激、懦弱和毫无原则。母亲角色的情感需 求和关注需求自然得不到回应——能量无法在由父亲和母亲 构建起来的家庭框架中相互流动,家庭中底层的信任感和安 全感都不存在。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往往对小孩控制比较严,并以夸 张的方式在小孩的心里营造一个更加不堪的父亲形像。母亲 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有操不完的心,同时又热衷于事无巨 细都必须自己做决定——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所以会习惯 性的试图控制一切,牢牢的抓住小孩是其唯一能获得安全感 的方式。然而,随着小孩的长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对小孩 的逐渐失控就会强化她内心的不安,从而用尽一切手段去加

强对小孩的控制,哪怕这些行为会给小孩的性格造成不可修 复的扭曲,也不会减弱一分一毫。因为这种行为是不由自主 的,其驱动力源于她内心的缺失,所有的这些不自觉的行为 都是一种对内心缺失的自我补偿。所以,她们不但浑然不 觉,而且会自我感动,并时常在小孩面前发泄着对生活的种 种不满,通过不断营造这种自哀自怜的氛围去感动自己。在 这个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在小孩的内心营造出扭曲的生活状 态——整个家庭氛围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缺乏理解又相 互戒备,充满戾气,一点就着!

有些家庭的小孩无法忍受这种会导致自我内心扭曲,又无空 不入的控制,往往会采取相互伤害的斗争姿态——他们对自 我性各中某些部分的痛恨会加倍得转移到父母亲身上,并且 以撕裂的对抗方式来抵消内心对自己的厌恶。在这种失控的 情况下,那些找不到出口的母亲就会沉迷于宗教的寄托和保 健品的安慰。不管怎么样,在这种非正常的氛围中长大的小 孩,首先会本能的感到自卑,继而痛恨自己的性格,并加倍 痛恨自己父亲的一切,同时,对母亲存在一种极度矛盾的心 里——既痛恨又同情。他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的关系之时, 要么会极度的顺从——几乎以乞讨的方式去维护与别人的关 系,不敢拒绝,还特别害怕得罪人!要么就追求万事不求 人,总是以一种对抗的姿态破坏与别人的关系,距人与千里 之外。同时,又为自己时常陷入孤立感到愤怒。似乎永远无 法与任何人建立深入和稳定的信任关系。

悲剧会重复 记得大概6岁的时候,老头子在天台上给我讲武王伐纣的故

事。他说周文王治理下的西周,民风淳朴,有人犯了罪都不

需要建牢房,只需要在地山画个圈,让人待在里面就可以

了。这就是画地为牢!我当时实在不理解,就反问他:这人

怎么这么蠢,他不会跑吗?老头子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

强调:文王治理下的西周就是如此。因为大家心里尊重周文 王,所以就不会跑。

曾经看到一个大概2-3岁的小孩在看动画片,那一集动画片快 播放完的时候他突然惊恐万分的大喊大叫起来。他惊慌万分 的要求大人在这一集播放完之前赶快关掉视频。我非常不理 解他的恐惧从何而来。后来从他们家大人口里才得知:他的 恐惧主要来自于接下来播放的未知内容会让他不知所措。人 会习惯性的对熟悉的一切形成依赖,同时,会本能的对未知 和失控充满恐惧。只不过让小孩感到恐惧的“未知”在大人的 脑海中都是已知的,所以我们才无法理解小孩的这种恐惧从 何而来。以此类推,某些让人们惊慌失措的未知,在另外一 些人的脑子中都是已知的。所以,他们也会像我们看待小孩 的反应一样,看待这些惊恐不安的人们。

人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熟悉的依赖,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 无形的边界。这个边界之内就是一个画地为牢的圈——多年 之后我才真正的理解这个成语:人心中形成的约束力远胜于 牢房!人在生活中面临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做出选择,选择什 么呢?选择承担哪一种后果!即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也要承担一种结果。当下的整个生活状态,都是由起始条件 以及后面每一个路口的选择一步一步走成这个样子的。有的 时候你没有做选择,你试图拖延、试图逃避、试图把头埋在 沙子里。然而,这依然是一种选择,还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裹挟着你往前走,甚至是拖着你往前走!一个装死的父亲, 不但自己感到无力,自我存在感很低,自己由内而外的感到 绝望,还会让家庭中的其它成员无所适从,并像无头的苍蝇 一样乱抓一通。无力感是会传染的,它像霉菌一样弥漫在空 气中,会感染所有的家庭成员,让整个家庭都呈现出一种长 期发霉的病态…

用阴沟中的污水浇灌的幼苗必然带着某种天然的病菌。即便

日后能够暴晒在太阳底下,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将心 底的霉菌逐渐晒干,把心里的刺一根一根的拔出来。能够做 到这一点的人绝对是人中龙凤!绝大多数人突破不了先天性 缺陷的边界,一辈子都被困在那种无形的牢笼之中,不断的 循环着心有不甘的挣扎和心灰意冷的绝望… 本来内外的先天 条件都不足,还背负着无形的枷锁,不断的自我消耗。这就 不仅仅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更本无法起跑!它就会像一个 魔咒,一代一代被由内而外的约束锁死在一个底层次的状况 下,永世不得超脱!

父亲的力量 生存竞争是一个代代接力的过程,每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用最

快的速度跑完自己的那一段,所谓阶层升级就是获得加速

度。绝大多数人能够正常的跑完就已经功德无量了。如果正

常的跑都做不到,就会不断的给下一代制造先天性的债务。

那些没有获得加速度的人至少也是轻装上阵,而你却因为自

己的原因让其它人负重前行。一个先天性缺陷,不得不负重

前行的人会在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又如何指望一个各项指

标都在平均值以下的人能够突然爆发产生逆袭呢?这不现实

呀!一个人只要能让自己变得稍微好一点,就足以让周围的

一切都变得更好。反之,则会变得越糟——无论正反都会被

传导体系叠加放大。

未来做父亲首先需要有智慧,其次要有洞察力,最后才是责 任心。如果一个人搞不清自己,也就无法去理解别人,更无 法包容他人——真正的强大是输出能量的能力,不是为了补 偿自己内心的缺失不断的索取。内心的缺失就如同肉中有 刺,是无法通过安慰来解决的。只能用理性之刀将它逐一切 开,然后咬着牙把刺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再缝合伤口,等待 长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人只有真正强大以后,才能在岁月 的门后把自己的所有不堪都当作笑谈说…

责任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前置性的要求。 所谓,仓廪实而后知礼仪,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即便一味的 强调过河,但是,既没有桥又没有舟,再怎么强调,河也是 过不去的!所谓负责任,不就是要解决问题嘛,既然是要解 决问题,就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号准了脉,又有了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成了自然而 然的事。如此一来,责任也就担负起来了!否则,口号喊得 再响也没用。所以,仅仅为了能做个合格的父亲就需要不断 学习。别指望公共教育,那种教育只是一种大众消费。

父亲这个角色所代表的是一种领导力!何为领导力?领导力 就是看清未知的洞察力,架构目标的想象力,凝聚共识、建 立规则、引导行动的驱动力。总的来说,就是人类的三种品 质融合为一体:智慧、勇气和自律。人心中缺乏安全感会越 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领导力能带来确定性,这种确定 性就是复杂局面中极为稀缺的力量。所以,领导力会成为这 个时代极度稀缺的资源。理解这一点,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在我们父母那一代,无论是什么社会角色都有很强的归属 感。因为他们被嵌入在各种确定性的社会单元之中。他们只 需要遵循里面的规则就能获得归属感和确定性。人会天生依 赖熟悉的环境,依赖一种确定性的重复。在那个时代,家庭 并不是社会的原子单元,各种各样的社会化集体才是最基础 的社会单元。那些社会单元几乎都能自成体系。对绝大多数 的个体而言,所谓面对社会其实就是面对自己熟悉的那个小 集体。不管是干什么,他们心中的认知和现实中的生活轨迹 都是确定的。这种确定性虽然对整个社会不利,对少数优秀 分子是一种压抑,但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种确定性 让他们感到安全。大众都习惯于画地为牢,也习惯于在熟悉 的区域中遵循简单的规则去不断的重复。他们想不了那么

远,也想不了那么多。只想在一种让自己感到安心的确定性 中能跟周围的人差不多就行。

自从98年下岗潮之后,普通人需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几代人 都熟悉的小天地,而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汪洋大海,自己却只 有一叶扁舟。这种不安来源于个体的原子化和整个社会变得 无边无际这两种状况之间的强烈对比;也来源于个体的匮乏 和无所适从,与整个社会惊涛骇浪的急剧变化的强烈反差。 于是,普通个体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无依无靠, 没着没落…

千百年的驯化已经让人心习惯于遵循简单规则的确定性,习 惯于有所归属。然而,这一切都变化的太快,一切都变得极 度不确定。一个需要几代人逐步调整才能实现由内而外都相 适应的社会变革,结果被压缩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了。所 以,许多人不得不拖着古典的心态走进现代的迷雾,从而在 应对之时变得无所适从。儿女渴望父母提供先天性的庇护, 女人试图抓住男人获得安全感。而男人此时此刻自己也不知 道该怎么办了!因为这阵势不曾预见过,心里没谱——这就 如同一个创业公司陷入了困境,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压力转 移给CEO,而CEO也是头一回面对这种未知局面。所以,有 的人想躲,有的人想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那些面对未知的生活还能不自乱阵 脚的人都是真正的勇敢者。所有在生活的抗争中没有自暴自 弃的人,都是真心英雄!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在与不确定性 的生活抗争中,不断挥舞着长剑,百折不饶,屹立不倒的身 影,正是父亲角色的力量象征!教育之道!别去抢不属于你 的角色!

2019-03-11(25赞)

评论区:

麻辣生牛肉 : 就冲写这么长,必须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