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西部农村高考

(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西部农村高考出来的混在魔都的制造 业38岁,专业技能人士,现在压力太大,感觉支撑不下去 了,加入你的圈子很早,也想了很多,取舍之路艰难,你觉 得我这种人能走下去吗?

2018-11-22

回答:安慰的话我就不说了。从提问的来看,应该是一位西

北汉子。西北汉子用这样的语气。可见确实不易。其实大家

都一样。每个人所处的修罗场都有它不可承受之轻和不可承

受之重。 我不知道你的制造业是什么样的制造业。上海这些

年制造业外迁和企业的下滑是一种趋势。其实这跟你个人的

努力和能力没关系。我相信你早年也享受过一波红利。但是

今天大势如此。个人与潮流抗争,就如同在股市暴跌的时

候,想频繁交易套利挣钱一样困难。 我觉得改弦更张或许更

为容易一些。我没有说让你从今天这个行业明天切换一个完

全不相关的行业。同样是制造业,也有很多上升期的。需要

你把目光看得更远一点,范围更大一点。 我给你举一个最简

单的例子吧。十年前我认识一个香港人。他当时已经40多岁

了。他说他在深圳上班。那个时候可不流行到深圳来上班。

他是香港理工的,学得也是机械相关的东西。他早年的时候

在那些货运船上做机械师。就是那些机械和电气的各种问

题,那种大型的货轮。当时航运业非常发达,所以他们收割

了一波红利。后来整个航运业萎缩,因为深圳的盐田港起来

了,大陆这边的竞争力大,香港那边的竞争力就减少了。而

且香港地价高了,很多那种制造业的大工厂啊,包括上市公

司下属的工厂都外迁。这种大环境的改变,会造成一个很关

键的问题。就是留下来的工作岗位越少,依赖于此生存的人

会越多。大家都觉得在香港社会吗?到大陆去这算什么回

事,哪怕是我就到大陆去工作,周末还是回香港,都没人愿

意。宁可拼了命的在那里互相的同质竞争。你在香港是一个

秩序非常严密的社会。如果他竞争失败了,他一定会认为是 因为自己努力的不够,对吧?他会努力的再去到各大院校深 造,以便打败自己的同类。这其实就是军备竞争啊。但是你 要争夺的东西没有变,而且还在减少。 他发现了这一点。主 动选择到大陆来,虽然也是一家香港的跨国公司。然后他一 到这边来,没干多久就升经理了。因为,香港老板更相信自 己的,哪怕他是上市公司都是一样。而大陆人便宜啊。当年 香港的经理是4万港币,华为跟本科生4500,研究生5500,已 经让大家惊掉下吧了。而且当时的港币兑人民币是1:1.2 而且 他发现纯机械和电器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来,控制的东西会越 来越多。他只会单片机。他努力学习了那个c语言和系统编 程。这东西刚刚可以应用于那种大型工业控制系统的开发。 所以他的职业生命又续上了。而他的那些同学们过几年以后 越来越惨。即便深造以后,依然更惨。 我举这个现实的例子 想说明什么呢?你的取舍全部在一切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做取 舍,你当然很难。你在打破原有的生存结构,重构一个新的 生存结构。而且这个生存结构应该是顺势的。其实你看,他 做出的选择,也不是那么的跨度很大。他本来就是学机械的 这一块的,他也懂单片机。只是说学了个c语言。对有那个基 础的人来说,一点都不复杂。以前控制的是单片机,现在控 制的是一个智能的嵌入式系统,那机械的东西还不是一样 的。 对你而言,你的行业趋势是什么?最能代表这种行业趋 势的企业和产品又是什么?他们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样的 人?你的专业,可以在哪里形成一种稀缺性?取舍是这么做 的。我想你应该服务一个比较大的传统的企业,对吧?这个 时候你到这样的新兴企业里面去,以你的经验和背景,他是 欢迎你的。因为他是重视你的,非常的重视。我自己做过一 个to b的业务。我去找那种在原有行业里面久经考验的人。他 们或许对理解新业务形式,有一点点转不过弯来。但是他对 于一个行业里面怎么生存是很有经验的。我可以帮他转个弯 啊。但是他花了十多20年去把它里面吃了旮旯里面的生态形 态摸清楚那个东西,那个时间我没办法去砸呀。我需要他这

种积累。所以我愿意支付高的成本。越是要落地的时候,越 依赖于他们。 这就是你天然的优势。你只是需要重组,把自 己和自己的积累放在不同的结构中。你的分量就不一样了。 打开了第一个局面以后,后面的东西,就有了新的筹码。连 你的心情都会有一种突然一下敞亮的感觉。而不是陷在大势 挤压的阴影里面越来越阴暗,越来越沮丧!(49赞)

评论区:

晒太阳的海豹 : 与其在旧结构中越陷越深、一同毁灭,不如利用积累的优势资源,去迎合新的趋势结构。

Dilink(撸房帮* : 结构学的应用,短促的信息能有这样详实有据的建议。 结构学牛掰[鼓掌]

vvv : 脱离内卷化战场,不要靠效率取胜

xingu.nous* : 上海的 友,欢迎来淘屋坐坐。成都北路199号1303,我的微信xingu_nous,线下找机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