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 : C3:梳理流程也没用!
对于大组织而言,流程控制似乎是提升效率降低损耗的不二 法门。最装逼的说法就是:让数据驱动业务,把一切都摆在 台面上。其目的是为了兼顾秩序和效率,但效果并不好。
如果所有人都是资源的索取者,而能对资源做出分配决策的 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即便全知全能,也会响应不过来。所 以,需要搭建一个结构并形成层级——层级存在的目的是为 了过滤信息,对需要响应的内容做出筛选。美军在数字化指 挥系统成型之初,曾经自信满满的做过一个实验:让所有装 备了数字化单兵系统的末端士兵将战场信息直接反馈给指挥 中心。然而,这种扁平性指挥系统不但没有发挥预想的效 果,反而完全无法指挥。因为每一个前端都从自己的视角去 做出反馈,指挥官不断接收到像潮水般相互矛盾的信息,他 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判断,而每一个前端 都在等待他的指令!
这几年IT发展迅猛,让很多直线思维的理工男认为安装更多 传感器,部署更多数据收集终端,搭建更高效的大数据分析 平台,就能精准控制社会经济行为——你现在知道他们为什 么都找不到女朋友了吧!不能认知到事物的本质,而是线性 的理解多维度的复杂世界的运行方式。更要命的是,还一个 个自信满满!
大家都置身于组织中,即便是组织的创始人也依然只是组织 中的一个角色。开会的时候,会通知某某职位以上的人员参 加。只所以设置这样的门槛,就是为了让信息的共享控制在
小范围之内,能够共享信息的人也就从某种程度上掺和了对 资源进行分配的决策。这本身就是权力!大家都认为权力的 表现形式是盖章或者签字。非也,权力的关键是控制讨论的 内容并主导形成决议。
拉帮结派 统治结构中所有的资源都捆绑在对应的位置上,人离开了位
置,就失去了这个位置所捆绑的一切资源,生存竞争集中在
分配权,为了占据位置往往不择手段,不管是哪一层级的人
都免不了这个俗。麻将是这种游戏的模拟: 盯着上面,防着下
面,还得注意周围。日常生活的礼仪更是把这种骨子里的本
能呈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忌讳人走茶凉,因为礼数不周的
背后,暗示着失去位置上所捆绑的一切,这让人感到深深恐
惧。
身处这样的生存结构,拉帮结派和站队就变得自然而然。人 最大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是对不确定的恐慌;在一个高 度缺乏信任,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让人感到安心的自己 人能增强确定性,忠诚是第一位的,效率是第二位的,又红 又专,红在专之前!在各种组织中,有些人品和才干都不怎 么样的人,却能一直占据位置,因为他们能让更高位置上的 人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是高位者渗透到底层的传导节点。 希特勒有一句名言,完美的揭示了这一点:我的存在通过你 们的存在而存在;你们的存在也通过我的存在而存在!
为什么在各种大型组织中,有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却能让位 高权重的人左右为难?因为小角色的背后连接着更高级的势 力,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所以狗仗人势,狐假虎威频 频发生。身处这种互相试探却又极度缺乏信任的统治结构 中,不到图穷匕见,水落石出的最后一刻,没人会轻易的撕 破脸。因为投鼠忌器,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就如同一部复
杂机器里紧密咬合在一起的齿轮一样,互为依托,相互支 撑,又彼此制衡!
身处这样的生存环境,不拉帮结派就没有根基,没有根基就 只能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组织力量靠结构来聚集,也靠结 构来传导。不能建立传导体系,任何力量都聚集不起来,更 没法将力量释放出去作用于现实世界——诚如同孔明在《隆 中对》中对刘备所言:此时此刻唱高调是没用的,你要想扶 危定难,得先弄块地盘!
信息失真 信息在统治结构内部传递时,每一个层级都根据自己的利益
进行过滤、屏蔽、加工,造成信息都极度失真。由于信不过
组织本身传递的信息,为了不成为最后一个了解真相的人,
决策者会试图绕开整个官僚体系的流通渠道,直接了解底层
的真相——许多年前,领导者们都在民间基层设置联络员,
并赋予这些感恩戴德的路人甲专折密奏之权。它与产业链中
的上游厂商总试图绕开中间商直接与下游终端客户做生意如
出一辙。
基于这样的初衷和逻辑,建立直属于自己的可靠传递渠道, 不仅仅有利于了解一线的真实状况,更有利于将自己的意志 通过专属的流通渠道不打折扣的完成传递。任何组织力量都 必须要通过结构的传导体系来聚集和释放。如同货币想要能 调节下游的产业链,就必须要有能渗透到末端的金融传导体 系一样。然而,凡事都过犹不及。一旦拥有了能一竿子捅到 底,并直接听命于自己的专属通路,这种立竿见影的干预冲 动就会收不住。
统治结构中,各层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天然会让信息在传递 过程中严重失真,因此,彼此信任度低:一方面,所有人都
竭尽全力去追求确定性,甚至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相互纳投 名状也在所不不惜。另一方面又故意把一切搞的扑朔迷离, 无章可循,努力把自己隐藏在迷雾里。正因为如此,试探和 猜测就会变得非常频繁,身处其中的人会轻信谣言来判断自 己的处境和利害得失。大到决策内幕,小到八卦秘闻,所有 人都喜见乐闻,兴致盎然。
统治结构天然就是冗余的,追求的是成体系的稳定输出,而 不是单点突破。实力甩锅式不负责任和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 都是逐步进化出来与这种生存环境最为匹配的生存策略。
天然缺陷 置身统治结构中的人,聚焦的是位置,效忠的也只是位置。
绝大多数的人淤积在底部,只能充当复杂机器上毫不起眼的
小零件。小角色一旦陷入纷争之中,几乎内外不是人。许多
人不能看清这个结构存在一个天然可被利用的缺陷:信息不
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不是源于信息传递的手段,而是源于
人心中的互不信任!
为了解决统治结构的天然缺陷,所有的管理者会强调对流程 的梳理和过程控制,强调把一切都放到台面上。天真的菜鸟 会相信这一点,但看到本质的老鸟不会:权力的本质是对资 源的分配,而最能代表权力的就是对信息的过滤和隔离,从 而剥夺你参与资源分配的资格。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形成层 级。层级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隔离和过滤信息,从而将分配 资源的权力捆绑在不同层级的位置上。所以,这是一个悖 论,无论怎么梳理流程,无论怎么强调透明度,其本质没有 改变。只是把形式搞的更复杂,让表演变得更夸张。
当一个创业团队只有10个人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共享,什么 流程都不需要,连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钱都可以随时让这10
个人知晓。当你的公司有1000个人的时候,你这样“推心置 腹”试试看!任何人获取信息都需要支付成本,让一个浅度连 接的人轻易获取所有核心信息;让一个没有支付任何成本的 人参与到关乎所有人利益的决策之中。就如同赋予一群自己 都养不活的乞丐,制订社会福利政策的权力——这本身就是 荒唐和不负责任的!
统治结构的这个缺陷是天然的,脱离支付成本来谈普适性的 权利也是荒唐的。因为各自所支付的成本的差异,就自然形 成分配权和知情权与等级深度捆绑的结构,结构中的每一层 级都有自己的利益,故而会本能的对传递的信息进行筛选、 屏蔽、加工,从而造成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彼此不信任,这就 让拉帮结派和相互试探成为统治结构中一种必然的常态。
在金字塔型的统治结构中,所有白底黑字的规章制度都不是 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和操作标准。所有明面上的规章制度仅 仅用于事后扯皮和打官司之用,或在势均力敌之时,为己方 提供火力支援。
大势所趋 统治结构的核心是秩序,而最大的威胁是成本!当攫取的能
量不足以维系支撑的成本之时,统治结构就必然坍塌。财政
是国家的命脉,只要财政充足,国家机器就能高速运转。一
旦财政遭遇困难,首先是末端的控制力下降,继而整体收集
和攫取财富的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并自我强化。所
以,扶危定难的时候,救民会先救官,没有结构力量的传导
节点,控制力就无法传导到末端,秩序也就无法维持。
统治结构在成本撑不住的时候,往往会转化为交易结构,交 易结构的确定性不依赖秩序,而依赖契约。当遵守契约对参 与各方都有利的时候,契约就会被遵守,交易结构也就能存
在。一旦交易成本过高,交易结构就会自动瓦解。在交易结 构中,信任链是其关键节点,为了建立信任链,有的时候必 须增加中间层级,这就是中介在交易中存在的价值!所以, 即便是各种捐客和寻租者,单纯从经济效果来看,也是非常 有价值的。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没法用正常的 方式建立信任链。
统治结构中的天然缺陷不是能够通过流程梳理和过程管控来 解决的。一个高密度的分工协作体系,其参与主体会越来越 小,每一个独立主体根据自己的利害得失来参与交易。每一 个交易结构的搭建都是一次资源的配置,每一次交易结构的 瓦解都是错配的社会资源被释放。对契约的遵守不是一种道 德品质,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演化形态,它不是因为有礼, 而是因为有利!
扩展阅读:
F1:见大行远F2:底层逻辑C1:他们到底怕什么?C2:宗 教是统治工具吗?
2018-11-01(15赞)
评论区:
大山 : 这篇是用举例的方式来串了之前的一些点
核桃里的君王 : 用大数据控制人就是一个笑话,不信可以看看王者荣耀的匹配。
Vincent.方 : 历史上还是有些成功的变法或者部分成功的改革,如战国吴起,申不害,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后周周世
宗,张居正一条鞭,雍正摊丁入亩等,本朝太宗也算是吧,还是有方法改变或驱动统治结构的改变或者效率的提升!虽然
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