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环境是一种结构

(提问)匿名用户 : 生存环境是一种结构,那生存环境有其结构 力量吗?是怎么样的 感觉环境只是一个边界条件,约束可能形成的生存策略,不 需要对外释放其力量

2019-02-15

回答:你读懂F3了吗? 我不是列举了三种能够形成结构力量

的基本元素吗?其中就包括科技元素。科技元素不仅仅包括

人所创造和构建的用来转化能量的工具。也包括大自然自己

形成能量转化的方式和方法。一种形成自我叠加持续强化能

量转化能力的力量——科技元素能够形成结构力量是因为能

够把更远处的资源用于现在。这个更远处不仅仅是距离,这

个更远处是形态和转化过程。有些东西它处于稳定状态,需

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进行能量转换。如果存在一种循环叠加

的力量能够不断突破各自条件,就能将原有无法转化的稳定

态的物质转化成新的能量,从而不断的强化它。 当结构处于

稳定状态的时候,就是约束条件,各支点之间形成内在制约

力,裹挟身处其中的基本单元,在约束的范围之内。物理上

有一个叫绝缘体的,也有叫导电体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轨

道间隔能不能为电子穿透。那个半导体就是在某些条件下能

够穿透。假如你有一股能量让那个电子的运行速度和动能更

大,那个绝缘体的间距一旦被电子穿透,它就变成了导体!

当人类的科技力树无法突破生存环境中土地这个关键的束缚

的时候。人与地的矛盾只能通过人之间的生存竞争来消耗掉

重回平衡。当科技树升级能突破土地的限制以后,单位面积

土地内所能存活的人口数量就可以突破其原有极限,万

吨,10万吨巨轮,可以让濒临深水港却远离煤矿的城市兴旺

起来。而在工业革命初期,所有的工业城市都必须满足两个

约束条件,一是在河流的岸边,二是在煤矿的聚集点,二者

缺一无法成为工业城市。去查一下地图,看一下英国的早期

的那些工业城市就知道了! 结构在稳定状态就形成约束,一 旦破碎就释放能量。因为构件结构本身就是能量的固化和聚 集!爱因斯坦那个公式还记得吗?原子弹爆炸的原理还记得 吗?这里说一个题外话。就是《流浪地球》里面有一个常识 性错误:即便用恒星量子发动机将地球的速度推进到0.5%光 速,那就意味着需要消耗地球总质量的0.5%的物质。他们采 用的是石头作为燃料。你也去查一下数据你就知道地球的地 壳最深处17、18公里,地壳总质量占地球的0.26%, 也就是说 把整个地壳全部拿去做燃料都不够推进到这个速度。而人类 是不可能住在地壳下的岩浆之中的!大刘在这个地方犯了一 个常识错误。 (8赞)

评论区:

烟波致爽斋 : 推进0.5%和消耗质量0.5%的物质的依据是什么?

司令 : E=MC2

行走人间 : 附议司令。流浪地球是好片,烧石头确实是脑残。

火力全开 : 考虑到速度为光速的0.5%,消耗的质量是否为地球质量的0.5%的平方?

c z : 不要纠结这些,关注结构学,看路和路标而不是路边的小草

Nuage : 大刘对参数有解释哦 他知道不够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