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我现在在深圳体制内有一份稳定的工 作,年入60左右,其中有30是政府给个人的人才补贴,只能 持续5年。多年来一直干科研工作,但近年来认识到,做研究 阅历单纯,没有调动社会资源的门道,眼界和人际上也得不 到太大的拓展,关键是,真的不挣钱,这点让我非常痛苦。 现在我可以想办法拿到香港身份,然后去香港的英资保险公 司做保险经纪,我有几个师兄师姐在那边,普遍收入过百 万,最好的一位入行6年,年收入有600左右,足足是我现在 的十倍。我现在很想过去挣钱,但有2点很犹豫,1.香港会不 会继续衰落,金融业的领先地位会不会被大陆城市取代?2.我 目前的收入水平和专业岗位来之不易,如果放弃专业去做保 险业,会不会太可惜?谢谢您
2019-06-19
回答:你为什么觉得做保险就是调动社会资源?保险说到底
是一种金融服务行业,那个高端的保险服务于富人群体,所
以才有比较高的提成和回报。但也不是普遍的,而取决于个
人的才能。既然你如此擅长于跟富人群体打交道,而且能说
服他们购买你的保险,那你在科研机构里面同样能够说服权
力阶层投资你的项目。让他们为你的项目拨款,总比让富人
私人掏出他的钱去买你的保险,要容易的多吧。现在科技兴
国是战略,我早两天还收到短信,南山区科技局发的,说深
圳的各企业单位有什么科技攻关项目需要申报请报名,可以
拿到政策性拨款。 按照市场原则,一个东西如果非常简单,
来钱又快门槛又低,它很快会填满。我记得有一个券商,招 6
个实习生,收到了 1 万份简历。这他妈什么都还没有,只是
一个预期,而且大多数的实习生都淤积在底部,风光和出人
头地的是极少数。机会这种东西,不是单点的。它是体系。
读觉悟社里的《结构学思维方式》。 一是时机,二是积累,
三是自身: 时机就是大环境,一个东西刚刚兴起,一种资源刚
刚开始被利用,一种需求刚刚开始被挖掘,这叫时机!时来 上下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过境迁就是费力不讨好。 今天你再学马云,去搞个电商平台试试。你让马云自己学一 遍都学不出来。 二是积累,讲的是先发优势,讲的是踩过的 坑。先发优势的价值是这样的,他不仅仅走在前头把大萝卜 都拔了,你走的后面的人只能拔一点零零碎碎的。而且你如 果想跟他去抢那个大萝卜,你所消耗的成本,可能是他的好 几倍。更要命的是他有了护城河的积累,你本来就缺资源, 你还要付出好几倍的成本才能抢下他的东西。所以这就会形 成无形的鸿沟——大家是公平竞争,但前提条件和前期投 入,是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在同一赛道同一周期之内 积累是有价值的。在同一周期之内,边缘人无法逆袭,只有 在结构破碎的时候才有可能,或者说开拓一个完全新的航 道。 我们的教育从来不关注自身。你会觉得这句话好像扯 淡,因为我们的文化全部都是关于私人的东西,什么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自己的私德,公共关系也是私人关 系,我们强调的是私人之间的那种关系,是非标准是以关系 的远近来评判的。按道理说这是非常自私的一个文化,怎么 会不关注自己呢? 我们的文化是看起来比较自私:注重圈 子,注重私人关系。不讲公德,不关心公共区域,没有公共 契约。我们在一个家里面或者一个族里面都长幼有序。不管 是国家单位还是私营企业里面那种层次感也是很清晰的。我 们强调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你搞清楚你是谁!为什 么呢?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关心个体,只关心结构本身的秩 序。只要结构本身的秩序存在,至于组成这种秩序的个体是 谁无关紧要——,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但是皇帝是谁来做 真的无关紧要,只要有就行了! 这会造成一个什么恶果呢? 就是每个人认为自己跟别人都是一样的。大家不关心自身与 别人的差异,不关心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关心自己的性格 特征,不关心自己的天赋和缺陷。我们会本能的把眼睛看到 外面,看到别人,看到位置。唯独没有看自己!我们不知道 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是想跟别人一样。而且也本能的认为自己可以和别人一样。 不会去挖掘自己的天赋或者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会想如何把 自己手上的资源,最充分的得以利用。总是,人在曹营心在 汉,此山望见那山高。人不是不要去追求更高的东西,而是 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到达的路径是什么?天时地 利人和是否契合? 你看,你问这么私人的问题,你都不付 费,我并不是说非得付这点钱,我是在说成本意识——这是 做生意的一种本能!它是一种性格的外在自然流露,几乎不 需要训练,是你的生存环境给你熏陶的。显然你的成长环境 没有对你做这样的熏陶,你如果要意识到这一点,还需要做 后天的训练。没有这样的熏陶,价值评估你也不好做。你在 一个需要支付成本的事情的时候,多了你会心疼,少了你没 有达到效果,会更心疼。这就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和行为,环 境给你熏陶出来的。 另外,你问香港会不会衰落啊,什么什 么,其实这个跟你个人的选择关系不大,为什么呢?因为从 你的描述来说,你并不想改变一个行业,没说你要去创造一 种新的模式,改变保险行业,或者说你要搞一个大的事业, 没有,你只是被师兄师姐刺激了,想找一个比现在更多钱的 路子。像你这种情况,如果你能搞定几个大户,哪怕香港明 天烂得像屎一样,那几个大户也足以养活你。问题是,那种 大户不容易搞定,谁都想搞定他们。你为什么觉得你就能在 那么强烈的竞争和别人前期积累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搞定他 们呢?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吧!(46赞)
评论区:
大山 : 这篇写的真直白,应该会被刺激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