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司令,如果美国

(提问)土匪 : 请问司令,如果美国明年真得对中国商品征收 25%或更高关税,接下来是双方贸易逐步萎缩的概率大,还 是贸易额度仅仅小幅下降,并伴随短时间美国商品价格提 高,引起消费者不满并最终逼迫特朗普政府取消关税壁垒的 概率更大呢?谢谢。

2018-10-17

回答:今天这个牌打的稀烂,是因为战略判断失误,以及后

面的策略全部失误。三个月前贸易战还没开,打的时候我写

了一篇文章《》文章阐述了整体性的判断,以及对判断的论

证。我们认为贸易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贸易战之所以不可

避免,是用美国的全面搜索,美国的全面收缩源于全球体系

撑不起来了。美国在收缩的时候,必须要把所有潜在的威胁

者全部搞乱敲碎。在这一点上,华尔街与本土势力是能够达

到一致的。 所以一开始应该确定的是,这种纷争是不可避免

的,这是一个大前提。但是这种对抗是没有准备好的。这个

门没准备好,不是说你的心态,意志或者政策。这个没准备

好,是你正在处于社会升级的阶段,那你现在所有的布局都

是外向型的。因此适当的妥协,也就是说向人家交税,反而

是理性的行为。因为整体来说,对于你一个这么大体量的外

向型的布局,即便交一点税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然而因为误

判形势认为对方只是临时性的。然后采取了小丽都不让步的

对抗政策。结果正合人家的心意,他找不到理由来扩大升级

了。扩大升级以后,你是招架不住的。这个时候才匆匆忙忙

的去妥协,然后人家已经知道你的七寸了,他不理你了,他

不断在抬高要价。把你像切香肠一样来回的挫。 事已至此,

骑虎难下,说这些没有用了。今天想和和不了,想打呢,条

件完全不允许。你知道企业转型为什么往往都以失败收场

吗?因为企业只要只弹一弹,选定它的主要客户以后。他的

所有布局奖励机制,内部流程,人员配置,全部是为了这种

客户群体来布局的。而且它的上下游竞争对手会迫使他深度 捆绑。那改弦更张,不但有外部的签字也有内部的利益制 约。这是结构力量的内部裹挟。先不说外部,就说内部。要 改弦更张,原有有利的那一方突然变得没力了,这需要斗争 才能解决。一下少了几千亿的出口,这个钱倒是扛得住,主 要是后面的就业。大量失业的人,一旦放到社会上去。这个 社会成本会吃最大的。为什么现在强力反腐同时大扫黑除? 这是未雨绸缪啊。每一次经济形势不好,大量下岗和失业的 时候,黑社会势力就会猖獗。同时政府财政困难,基层政府 的社会控制力就会下降。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今天这么大 张旗鼓的防腐和打黑,意味着已经开始在为即将到来的状况 做准备了。 大家有一个错误的理解啊。我为什么把F1做为结 构学的根基?这里面好像没有讲到跟结构有关系的东西。但这 里讲了一个更加根本的东西: 生死!生命体在面对各种问题的 时候,最高优先级的决策是关于生死的。这也是凝聚共识的 最快的方式。你觉得他们买东西贵一点。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吗?不会。他为什么先减税,再打贸易战?减税就是为了抵 消啊!这是有准备的步骤不能乱。 但是我们这几千个亿背后 是很多很多的,普通的低水平的企业和大量的。缺乏其他谋 生能力的基层劳动者的失业。而这种事业对于整个社会生命 的危险是巨大的。你说人只要有收入来源,有工作他就算消 费高一点,它会它会降低自己的消费。他会觉得那是自己无 能。但是如果他是完全没有活路,没有工作,没有任何收 入,活不下去。他就会觉得这是社会的不对了!这种愤怒聚 集起来和这些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人聚集起来对社会的威胁是 关乎生死的。那这个东西对他的威胁,可对你的威胁不是一 样的。这种骑虎难下的时候,你更容易妥协! 我们看一组贸 易战影响的数据吧,目前外资占47%,民营占40%,国营 10%,也就是说这个5000多亿美金的贸易出口,外资和民营 占大头。其实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这47%的外资企 业,他不会坐以待毙的。但那个关税升高的时候,他会把工 厂搬到别的地方去。以抵消掉这新增的关税。做个产业的人

就知道,一旦搬迁这种不会再回来。因为它是上下游的配 套。假如这些企业进行搬迁,那会有多少跟造成失业?还有 那些民营企业,出口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要么死,要么也般 家。这对中国完整的产业链是个很大的破坏。 看一下我们的 应对之策。目前从国家层面的策略来说: 1.对一些出口企业 进行分门别类的补贴和降税,并且对现有竞争力或者产业升 级的出口企业在金融领域上面的力度和门槛放得特别大。对 产能过剩的,低水平的还保持不变,其实这是一种趁机把他 们淘汰,完成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升级策略。松动环保政策。 2.对科技企业和进口替代产业进行大力的扶持,特别是高端和 高附加值企业。 3. 开展扶贫和小城镇建设,将集中的失业人

口分散到各地打散,类似当年的上山下乡的策略。 4. 向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转移过剩产能。 5. 启动大规模基建和公共设施

建设拉住GDP。 6. 让国有企业扩张,为外资企业可能的撤离

接盘 7. 地方政府开始组织资金定向向本地区骨干企业输血 8.

释放流动性,购买地方债券和国资入股上市公司 9. 扩大消费

端负债,加大市场渗透率,刺激消费并将进口消费转化为国

内消费。 10. 遏制资金流入地产推高资产,适度放开通货膨

胀。 总的来说,国家的产业布局和社会转型,已经到了这个

节骨眼上了,他本来就应该改弦更张.去年的供给侧改革和去

杠杆在金融领域起到遏制的效果,但是在实业领域,因为有

利益捆绑推动的非常缓慢。这种迫在眉睫的危机会加强集权

会加快这个结构性的调整。从短期来看会比较艰难,但从中

长期来看它会非常有利。特别是对金融领域的改革,现在的

状况可以减少阻力。 美国要全面收缩,嗯,这种放弃全球化

体系的分工协作,全面收缩。这种再工业化,即便搞得成,

它也形成了美国与全世界的竞争。他试图建立一个自我封闭

体系的三层循环经济体系,自给自足。川普的脑子挺古典,

不过时过境迁了,这不是70年前。今天美国扮演的角色以及

它的社会结构,也不是70年前。从长远来说,它那个趋势是

无法抵挡的。除非美国突然发生第四次科技革命。不过这个

概率暂时来看也不大。(26赞)

评论区:

三明先生 : 司令,还没睡啊?

司令 : 躺下了[呲牙]

三明先生 : 早点休息[拥抱][月亮]

土匪 : 谢谢司令回复,看来我们再次遇上下岗潮的概率很大。本人所在企业也是出口为主(电子制造业),势必受到贸易战影

响。本还抱些希望,也许挺过一两年艰难,苦日子会过去。现在看来不会那么简单。假如企业搬迁到其他国家,也许某些

语言能力不错的员工有机会跟随企业一起迁移,但大部分员工很可能失业。国内内资企业无法承载这么多人,这些人何去

何从真是一个大的问题。司令觉得电子业供应链如果真得迁移,东南亚会是最大概率的承接地吗?我不太相信供应链会搬

回美国的。

司令 : 往东南亚和东非转。如果中东不打仗的话,其实中东是个很好的地方,可惜那帮傻逼这几天天在那里自己搞。硬生

生错过产业转移和自己工业化的机会。天天捧着一本经书就想解决一切问题。等石油挖完了,一个个回到原始部落...

晓博 : 看来司令还是看好我们能走出困境的。国家的对策到了执行层面通常会大打折扣,最终是否能起到效果,谁也说不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