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计算机专业本

(提问)行者无疆 : 司令,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想要请教一下,您认为互联网行业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是哪 些细分领域?倾向于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想听一听司令的 看法。

2019-06-14

回答:在科技发展的周期切换中,无非遵循两个原则:一是

建立门槛的建造,二是降低门槛的连接。这个特征贯穿所有

行业,不仅仅是互联网,因为它源自于底层逻辑。 所以,以

连接为主的互联网红利逐渐走向衰弱。不管是流量还是数

据,或者以云为中心的体系建设。它都在走向垄断集中和标

准化。如果数据以及承载数据的体系都走向集中。那么覆盖

其上的应用和服务便逃不出更底层的制约。所以你看到像阿

里云这样的优势越来越大,华为企业云之前做的不好,现在

也回过头来,确定为战略方向。还包括腾讯的云服务。它们

甚至已经开始率先进入工业领域,这也是依托惯性去抢占先

机的。 不管是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还是视觉识别,都是某

一种工具的增强,依赖更底层的基础设施,而且前期投入的

门槛也会越来越高。商汤的视觉识别技术确实不错,它能够

快速发展起来,离不开阿里的投资和应用。据我所知这种技

术,除了在互联网身份检测这种上面能够应用。在工业领域

这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而且后者的影响会更

大,有个朋友做这方面的工业设备,去年增长300%。 总的来

说,那些本身就会有很高的门槛,能够提高决策效率,而不

仅仅是流程效率的技术会得到大幅发展。除此之外,那些改

变底层数据分布格局的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在互联网体系

以外会产生一种新的体系,我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有一次去

参加一个物联网的展会,虽然还很不成体系。但它预示了一

个新的趋势。电力系统在推另外一套体系,跟电信部门的互

联网体系完全独立。它是从最底层开始搭建的,争夺的是数

据底层的流通管道。(9赞)

评论区:

行者无疆 : 现有的互联网体系内的巨头,不会向底层硬件领域扩张吗?以此争夺对数据来源渠道的控制。 这种向硬件领域

的渗透会有什么限制吗?

宋建军 : 泛在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