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慕名而来,不虚此行!第一次向您讨 教,本人在中美两国均受到过很好的教育,也有较强谋生能 力(有中美两国的律师证),目前事业(中美经贸法律相 关)以及99%的资产都在国内。在一线城市已经购置了一些 房产,考虑到房产税可能要推出,未来该如何配置资产?事 业上有何建议?谢谢!
为保持匿名,我会再其他问题上打赏您。感谢 !
2018-12-17
回答:房产税不会对地产行业有什么本质的影响,因为目前
的地产行业是金融属性远大于商品属性。如果要做判断,对
标的也是金融。 金融的核心是资金量,杠杆工具和交易成
本。这两年的表外通道和影子银行之所以那么发达。无非是
把正规的获取资金的渠道关掉了,作为长周期重投入的行
业,摊子铺开以后,对资金量的需求很大。根据这十多年来
的有意为之,供给端越来越集中,而且与各方实权势力深度
捆绑。这就造成一个变了,结果他们不会认栽,砸在自己手
里一定要传导出去。所以各种通道,各种影子银行,各种融
资平台,各种杠杆工具都运用而生。你会发现它的门槛是越
来越低——我说的是金融杠杆工具的门槛。包括个人消费的
信用卡也能作为这种杠杆工具。便捷的杠杆会让人忽略交易
成本,因为上涨预期能抵消掉。杠杆同时也迅速的增加了资
金量,你去看那个数据就知道了。这几年的社会家庭负债迅
速增长。资金量和杠杆叠加在一起,相互强化。必然推高资
产的价格,形成上涨预期。在这个循环中各参与方都是有利
的,所以烈火烹油。 在交易结构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交易
成本。提高交易成本,就会让很多交易无法达成。交易成本
很宽泛。在过去的时间里,一般都是睁一只闭眼闭只眼。所
谓闭一只眼,就是放任低成本杠杆的广泛利用。所谓睁一只
眼,就是诸如提高首付比例,搞房产税,不停的出台各种所 谓的最严限购政策。这些都是安抚屁民,给大家一个交代用 的。 不管关专家在论述是土地供应己不够,还是其他什么不 够,都是隔靴骚痒。对于一个金融产品,你去讨论商品属性 的供需没有任何意义!大家之所以不讨论最实际的问题就是 因为不能轻易刺破。 真正釜底抽薪的是什么呢?关闭非正常 的融资渠道,让所有的杠杆工具作废。这事不是没想干过。 才刚刚开始干,就引发叠加效应,下半年的这个哀鸿遍野已 经看到了。退一万步说,现在除了居民能够继续加杠杆背债 接盘之外,零六年国有企业,零九年地方政府,一三年民 企,能加杠杆的都加了,而且非常高。为什么A股有1500多家 企业面临质押清盘的风险,最后不得不让国有企业去接盘控 股。因为他们的质押率都高达70%以上。这个杠杆放得实在 是非常的危险,万达都负债4000亿,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所 以接下来能够加杠杆的只有城市居民了。三四线城市已经去 过一波库存接过盘了,不可能继续在那个群体加码。接下来 如果要背压力的话,一定会再转到一二线,估计现在要有一 个蹲下去的动作。 外面的形势好,统治机器就能承压,趁机 加大力度。反之,就会宽容一些。从长远来说,不会放任无 度,毕竟这就如同堰塞湖。经此一役,会更谨慎。不说平稳 落地,但也不至于大起大落。我估计不会有大行情,但有弱 反弹。 至于你的职业嘛!你手上拿的牌挺好的,恰逢其时。 未来贸易纠纷会越来越多,如果两边的资格都有的话,这是 得天独厚啊!(18赞)
评论区:
大山 : 确实是得天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