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司令精华部分的文

(提问)匿名用户 : 看司令精华部分的文章,在讲到绿教问题 时,谈到“现代化强调个体对抗秩序”关于这一点,不太理解 为什么。难道不应该提倡服从秩序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吗? 难道这种的提倡能够更加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望司令解 惑!

2019-07-05

回答:这个以后在《结构学》的《C6:理性的代价》里面会

详细阐述。生命体求存的目标会衍生出两个方向:多样性的

自由联合与一致性的结构力量。这二者相互交错成周期性摇

摆,覆盖其上的精神结构,往往先于社会现实出现苗头。当

社会男女比例失调,男性比女性多的时候,就会强调重视家

庭和价值观,当女性远远多于男性的时候,就会强调自由和

个性的解放,流行价值观念甚至鼓励不负责任的随意行为。

我可以再次做一个判断,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社会

流行的主体价值观将趋于保守,社会会重新强调重视家庭的

责任,推崇贤良淑德。因为中国社会的男人比女人多,而且

经济结构越来越呈现层级分布。 在能量不足的时候,会强调

一致性。这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在最大范围维持秩序。随着

社会基础结构的升级,在某一个层面上,产能是过剩的,必

然鼓励个体的独立性,赋予大众一种自主选择的幻觉,继而

以另外一种方式形成有序的社会力量。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

子,你就会明白:在五六十年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强调劳

动人民的伟大。推崇集体而不是个体的价值。因为那个时

代,中国社会迫在眉睫的是完成重工业以及配套的轻工业,

这些东西的核心是机械,人是由机械构建起来的生产体系流

程中的一个环节。这一年点在 80 年代初同样适应,只不过不

再是以过去的激励机制,而是以新时代的激励机制,也就是

钱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但总的来说,都是强调纪律,强烈

奉献,强调勤劳。因为结构特征决定了这样的大众与之最契

合。 我可以做一个判断: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中,会强调个 体差异,强调天赋特征,强调创造力,强调个人奋斗,强调 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激励机制必须符合它的结构特征,而 结构特征有其目标导向性。终极的导向性是求真,但求存在 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生存环境之中会演化出周期性导向的侧 重点。(13赞)

评论区:

小楼一夜听春雨 : 上一代的领导还在谈奉献,这一代年轻人苦笑,下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