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好,家父在97

(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好,家父在97年给我买了中国人寿的九 九鸿福保险,交十年缴满以后每三年返还一次。那时候一年 交8282元,交了十年,按年8%复利返还。那时候听到这么个 利率的返还都觉得此保险很赚!也就是说到我70-80岁可以领 100万。但是我想通货膨胀多厉害啊,等到七八十岁100万估 计一个厕所都买不到。那么我是否现在应该就全部取出来? 大概现在能取个十几万(感觉挺坑的!那时候房子每平比这 保险便宜多了!)然后买只价值高的股票长线拿是不是更 好?

2019-04-12

回答:你不能用今天的视野去看那曾经的选择。一个人在面

对选择的时候,绝对是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并且在自己熟

悉的事物上做一个选择。选项一开始就是固定的,做选择的

人只是在a和b之内做一个权衡。c选项d选项e选项根本就不在

视野之内。你今天的视野里面包括cd等选项,但你父亲的生

存结构中不包括这些,你不能苛求他选择不存在的东西。至

少在他熟悉的选项中这帐还是算得很明白的。 千百年来我们

作为农耕文明,无需与外界互通有无。因此,我们的教育中

缺乏成本概念。所以我们在算钱的时候一般都不算通胀。在

得失上也不会算机会成本。 收益和风险是在一起的。即便你

用来买一支企业的股份。你也未必拿的住啊!你自身的不确

定性比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收益的影响更大,而且这种博弈

很容易把你的本金都搞没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去

看那些周期性的公司,你敢打开它们的年线来看,他们都在

上涨。问题是有几个人能拿得住啊!你以为拿住就是捂住不

动,手不动心动。真正对一件事情的坚定源于清晰的认知。

步步高的老总投资了网易,好像从7块钱拿到70块。那是因为

他自己非常清楚的理解那个业务。这是一种隐性的本事,不

是人人都具有的,这种本身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修炼。 如果你

在二级市场投资,还在一级市场投资,还是早期的风险投 资。越坚定的牛逼投资人,往往没有那么多事儿。反而是能 力不足的投资人,他会时不时的去干扰一下。因为他内心不 放心,他吃不准。但事实上他也做不了什么,有时候还是得 其反。这就是功力——不是你挂个抬头或者拿点钱就具有 的。(7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