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请教一个关于看书、看文章阅读方法 以及理解/消化效率的问题... 首先,我看书/看文章速度太慢,人家看一本比如说《国富 论》,一两天就够了,而我看完估计得个把月,我看一页都 要很久,需要翻来覆去地看。随着知识面的打开,看完目前 想看的那些书,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其次就是理解的问题。经常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老是不 得要领,所以往往看完跟没看一样,过一段时间就忘了,看 你的文章尤其突出... 这两点都让我很奔溃,请问司令如何破?
2019-03-04
回答:如果你跟一个小学生讲微积分的话,他确实会一脸懵
逼。因为缺失的东西太多。我早年学素描的时候,动不动就
拿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草稿来做参照。搞得我认为自己没
天赋,主动放弃了。结果我们美术老师说,我觉得你挺有天
赋的,你怎么不画了!我开始以为他是安慰我的,直到多年
以后。我看到工艺美术专业的亲妹妹毕业以后画的那个人物
素描。我再对照一下我自己多年前画的。我才真正知道什么
叫没有天赋!我也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勇气。 言归正传,徐
悲鸿说,初学者要宁拙勿巧!最开始要抓准型,要能抓得
准,就要充分的理解透视。你就要需要有几何学的知识。你
发现没有,功夫在画之外!在素描中最难画的是阴暗部分,
最好画的是明亮部分。初学者认为阴影部分不就是涂黑就行
了。而真正的高手在阴影之中,他会充分的展示光源投影的
层次感。那才是真正功夫到家。才是真正的功力——每一个
细节上的处理在脑子中都有全局的结构! 所以没有捷径可
走。那些几何学成绩很差的人。即便跑过去想当专业生,最
后也是弄不下去。烂就是烂,在哪里都烂。因为底层的能力
层级还没有升级之前,表面上不管搞多少种类的东西。本质
上都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水平。 我觉得你不用急于求成, 更不要急于去装个样子。按自己的节奏去提升理解问题的能 力,从源头上理解事物。你又是不是为了给别人攀比,如果 你是追求一种优越感,或者一种自欺欺人的东西的话,那谁 都帮不了你。 这里还有一篇没有写完的东西。帮助大家从源 头上理解结构学:(8赞)
评论区:
赵船长 : 那么司令有没有什么基础的书推荐?
正阳 : 上照片[呲牙]
德大人 : 牛逼啊,《国富论》一两天就看完了[捂脸]
TK : 确实牛逼
问候林 : 人家一两天看完国富论,那你肯定不知道人家的知储备量以及达到那个水平的努力程度。前期积累一些基础知识
后面再看会轻松的多,欲速则不达很适合用来说学习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