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machelshan* : 司令,你好!说来惭愧,青少年初次接触 李敖是他的情书集,而先生却是《北京法源寺》,能为我们 讲讲你当时的理解和感受吗?法海真源和血海真源怎么理解 呢?能为我们解读一下李敖这个人吗?谢谢!
2018-11-09
回答:千人千面,这是我青少年的记忆,不挖坟! 你没有读
过,没有背景,我给你讲你也不会理解。如果你有背景,你
读过的话,其实,那个广告的最后一段已经写清楚了: 小说的
结尾,方丈对要出去救亡图存的弟子说:我们的主张如果失
败了,牺牲的只有我们自己,而你们的主张如果失败了,将
是千万人头落地。如果你坚持要去,你就去吧,如果你们的
主张成功了,你可以回到寺里终老;如果你们的主张失败
了,你可以像袁督师一样,到庙里停灵! 如果一尊建筑耸立
了数百年,它就不再是一尊建筑,而是一种见证:我们短暂
的生命不足以向它告别,它一直在那里,是它在向我们一代
又一代告别——法海真源,也是血海真源! 方丈是大刀王
五,昔日翼王石达开麾下的得力干将,失败后出家在法源
寺。维新变法失败以后,他还协助康有为去救光绪帝。这些
人都是经历生死和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最后归于寺庙。 康
有为和方丈有他们那一代的使命。他的那个弟子是历史上共
党的先驱李大钊和党国先驱熊十力的合体。他们有了新的救
亡图存的方式和实践。他的师傅告诉他,我们这一代的方式
(改良)失败了,牺牲的是我们自己。你们那一代的方式
(革命)失败了,将会有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人头落地。事实
也正如他所言! 整个20世纪都是救亡图存的时代。社会的精
英分子一直在探索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如何从极
弱中重新站起来,又如何找到一条正确的,让它获得新生的
路。他们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实践。他们各自在历史的
长河中用生命画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 寺庙是一种建筑,
更是时空中的一种象征,就如同王府门前的石狮子,目睹 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人间冷暖和族群兴衰。他默然无语, 目送着一代一代的人谢幕。寺庙是起心动念的发端之所,也 是最后的魂归之处。所以他是法海真源,也是血海真源!(9 赞)
评论区:
machelshan* : 用结构学的视角看,寺庙的背后是历史的使命感,时代的符号还是思想的流变?
司令 : 社会结构本身!
machelshan* : 理解,书中还提了改良和革命,在中国改良似乎很难成功,革命好像效果很好,但成本太高,司令怎么看?
司令 : 你没有看懂,但你急于得出结论。
machelshan* : 那请问怎么理解文中的改良和革命?
司令 : 字面意思呀! 你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吧?维新改革,牺牲的是戊戌六君子,他们自己那些人。国共的革命,确实是
让千万人人头落地,把大众都卷进去了。 建议先读完《北京法源寺》你缺的背景知识太多了。
machelshan* : 好,我回头去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