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小麦 : 司令,本来我想问一个人现在是一张白纸的话, 以你的想法,是会从哪里入手做一个人的底层架构? 转想一下什么综合含量因素,社会,心理,专业,原生家 庭,环境,目标,性格,心态之类,似乎问题又问得好大。
。。 像是什么时候都回不去,
又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 或者转换一下问题
你会如何引导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建立自己的体系?
2019-03-07
回答:我不会引导他,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人重要的是找
到自己,而不是复制别人。结构学的研究为什么以生命体为
起点,因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无论多么纷繁复杂,最终都是
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行为。 生命体最佳的状态就是
由内而外的饱满。自律才能自由和自主。人绝大多数的时候
往往是不自由的,那种不断的从一个坑换到另外一个坑里面
的喜怒哀乐,往往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缺失,以及为了弥补
这些缺失而触发的各自行为所编织而成的——所以,外面的
一切都是自己的工具,都是内心的东西作用于现实的传导节
点。正本清源才是最重要的! 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追求。恰
恰是因为有追求才不能被浮云遮眼,被临时性的幻觉所怂恿
坠落无力挣扎的漩涡。而是要尽量的利出一孔,把有限的时
间精力资源,用在最能发挥自身天赋的事情上。在这个过程
之中,首先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和饱满,外部的收获是
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受过高等教
育的人是那样的浪费自己的生命。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把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人们没有勇气去正视自己,也更没有勇
气去追踪溯源,挖出问题的根源并自己把它切割、缝合。于
是在焦虑和恐惧的怂恿下,总是试图通过某种外部的东西来
掩盖掉。结果,外面的优势也没有获得。这就好比一个厂 家,你自己是产品,外面的一切资源都是渠道。产品不行, 渠道也铺不开,就是偶尔打个落差,也后继乏力。 总的来 说,既然我们在情感教育中缺乏理性,在科学教育中缺乏逻 辑,在生活教育中缺乏成本意识,在素质教育中缺乏对美的 感受能力。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把这些补上了!这个时代 外面的一切都在加速变得冰冷,这种冰冷的核心只有两个 字,那就是:效率!它就如同资本,是去放大效果的。如果 你的模式有漏洞,它会加速的放大你的漏洞,但无法帮你矫 正! 当我去观察身边的一些人,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金融圈的人最有优越感,也最焦虑,还最喜欢鄙视人,做实 业的反而比较谦卑,也最不焦虑。这似乎跟现实生活反过来 了。金融圈的人最没有安全感,很难与人平等相待,鄙视别 人的人往往害怕被别人鄙视。这种剂量需要很大,弦也会越 拉越紧。所以,内心总是处于焦虑状况。做实业的人,周期 本来比较长。而且往往是重资产,全部身家性命都压在了, 合作关系往往是长期的。更接近土地贵族状态:周而复始, 深耕细作,以静制动。但是他们把小孩送到牛津去了,回来 以后往往会去常识比较前沿的产业。很多年前,我以屌丝的 心态去想象富二代的时候,也带着偏见。直到在现实生活中 遇到,才发现他们的教养很好。综合基础素质比他们的父辈 高出一截,只是经验和智慧还不足,这需要时间去夯实。然 而,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代一代的接力,生生不息。 我想说 的是,金融圈那些破格获取的朋友之所以焦虑源于太渴望一 步登天。他们内在的东西没有夯实却被放大了。所以他们求 助于各种禅修和玄学来麻痹自己,或者通过炫耀式消费来掩 饰。然而,这种昙花一现,往往无法接力。一旦失去掩护, 又会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为了掩饰这种恐慌,经常会 毫无自律的搞出一些会让自己置于风口浪尖的事情... 理性思 辨,逻辑思维,成本意识,欣赏能力,再加上自律。我觉得 这几个是自我升级的关键支点。(27赞)
评论区:
晒太阳的海豹 : 自律就在手边。
小麦 : 生命体一正本清源一自我强大一现实缺失口一事实举证与对比一内修夯实 自我升级完善:理性思辨,逻辑思维,成 本意识,欣赏能力,再加上自律。 一直对司令的记忆力,思路慎密,洞察力十分欣赏。 1774/48 感觉是溢价了 单是疏理自 己与其它的联系[微笑]
小楼一夜听春雨 : 观司令文章涵盖范围很广,描述和分析往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但对禅修这类行为持反对意见,社会 中以此行骗的行为固然很多,但您的一些观点和我从禅宗文化中感受到的却不谋而合:如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而不是复 制他人,这和禅宗文化中向内找寻光明自性,从而获得自身圆满岂非是一个道理?我个人从《六祖坛经》、《五灯会元》
《金刚经》等书籍,以及自身于寺院同僧人共同生活、静坐、持戒等的实践体会来看,其中大部分还是有益于缓解人的焦 虑,让人更加关注当下更平和从而有所受益的,司令能否对此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好像您还没有针对佛教、道教的文化脉 络和影响进行分析过呢[愉快]
司令 : C2
冥宙 : 因缺有需
小楼一夜听春雨 : 这几章看过居然不记得,会再带着问题再多体会一下。我一直都以为宗与教是因为政治因素而不同,而
真正的宗门文化好像近年国内一直在没落。您说禅宗发扬光大的源点是文盲加玄学,但慧能是属于那种文盲却实现自身圆
满的人,出发点和佛陀太子身份不同,但都算觉悟了的圣人,禅宗能因为他而大兴和他本人出身经历及成就大有关系,给
底层大众很大鼓舞和激励。但正如您所说:去掉玄学不说人话的部分,小乘佛教实质只能渡己——通过认知,思辨,修
行,探索,让自己觉悟,让自己活得自在;还有大乘佛教的大乘六度,如持戒为基本,戒能生定,定能生慧,通过次第修
行倒逼自己自律从而自由。这些务实思想部分和儒家主张知止而静,静能定,再能安能虑能得,以及王阳明的致知格物等
思想及结构学其内涵不是一样的吗?就像我们即使沿着科学的路学习,虽能启发智慧,但很多人学出伪科学,能见越大行
更远者仍是少数。 《老残游记》中有段关于三教的描述我限于认知一直奉为圭皋,司令有时间可以点评下。 “儒、释、道
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都是有的。不过儒家的铺子大些,佛、道的铺子小些,
皆是无所不包的。凡道总分两层: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道面子有分别,道里子实是一样的。 既然三教道里子都
是一样,其同处在诱人为善,引人处於大公。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若佛、道两教,就有了褊
心。惟恐世人不崇奉他的教,所以说出许多天堂地狱的话来吓唬人。这还是劝人行善,不失为公。甚则说崇奉他的教,就
一切罪孽消灭;不崇奉他的教,就是魔鬼入宫,死了必下地狱等辞,这就是私了。”
小麦 : 尊重个体差异,包容不同的声音。 我感谢司令非常真诚且具象地回复我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事
业观道德观。 每个人都不可复制。 祝福找到信仰的你 更乐观更从容地面对自己的整个人生。
观眇 : 一些人毅然出家,不见得是找个幻象来躲避自己吧?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追求的事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