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我也是底层的

(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我也是底层的!从体制内刚出来,手 里什么也没有!只有20W左右子弹,想在西安发展,西安是 旅游型城市,服务业较多。而且工资普遍也都不高。司令了 解过西安吗,哪个行业会相对差不多一点?希望司令给我点 建议!谢谢

2018-11-22

回答:西安的GDP总量较低,虽然它是旅游城市。三大产业

的比例大概在4.8:43.5: 49.6 ,我是凭记忆的数据,小数点后

可能不太精确,前面应该是对的。深圳的三大产业比例是

0.4:36.2:63.4,同为旅游城市的青岛三大产业的比例与之比较

接近。 体制一般都集中在传统的稳定性的产业,所以前二者

如果过半,这个城市的经济由体制主导就非常的明显。那么

它的第三产业大多数是服务于前者的。换句话说,这种第三

产业在整体经济结构中是由体制控制的资源的下游辅助,路

径依赖严重,竞争会非常激烈,利润也相对薄弱。 我不知道

你为什么从体制里面出来,我也不知道你从里面出来以后有

哪些资源可用。 我为什么先讲这些数据和这些外部结构特征

呢?因为他们确定了一种边界,在边界以内才可以腾挪。比

如说你说深圳这样的经济结构对吧?同样是第三产业,他那

个体量大得多,而且他那个民间分工协作的自由度要高得

多。他的经济的密度和分工的粒度都要高很多。这意味着同

样水平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 大家对机会的理解存在一个

天然的误解。就如同对消费升级的理解一样。消费升级不是

说我以前买十块钱的东西,我现在买20块的了。消费升级从

来就不是针对于购买端,而是跟针对于供应端。它意味着同

样是十块钱,以前只能买一种东西,现在可以买十种东西。

那机会也是一样的。我们有一个误解,对人的限定是看他的

职业,其实不是,一个人的机会是看他的综合水平。他就像

一个一个的层级一样。在任何社会里面都会存在机会和能力

层级,越是发达的社会,它这个存在的越隐蔽。但是天花板 在那里,你就是突破不了。 一个社会分工协作的力度越密的 经济体,在同样的能力水平层级中所拥有的机会会更多。这 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很多机会它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和工种。 但是他对于综合能力要求是同一水平的。那么你不管是干这 个行业的还是干那个行业的,其实你在这个水平层级的机会 之中切换是没有太大的障碍的。 这就是为什么你同样的水 平,你在西安和在深圳,他获得了机会完全不一样。如果在 同等水平中,你获得的机会更少。他就根本不存在正面竞 争。他更多的是在入口的时候被抢了。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说,在门槛的那个地方就被筛选掉了,你没有入场的机会。 而这种筛选和障碍,更多的依赖于某一种社会资源的惯性。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地区,越重视关系的原因。 你的资 产数量有点少,如果想通过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利的话,需要 放很多的杠杆,要玩得转,就需要高超的技巧。如果你打算 做生意的话,那我不知道你现有哪些优势,特别是从体制内 出来的那种资源型的优势。你可以借用原有体制内的资源优 势去找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去做隐形的龙头。他不会做的太 大,但是你至少可以活下来。 另外一个城市的整体社会经济 结构决定了很多事情,人们的心态,思维方式,以及做事的 方式。教科书上的东西很难应用于现实。因为教科书把人都 当成一样的。(25赞)

评论区: 张志刚 : 厉害!

大山 : 这篇说的很好。 杭州和上海的楼市就是两种情况 水样ID : 能详述吗?谢谢!

司令 : 能够举一反三,不错不错!

大山 : 举例,在上海老破小是有很大市场的,但在杭州就比较一般。 因为关键的两个节点,人口,土地供给差异。 杭州的

面积可比上海大多了,而人口却只有上海的一半不到(我没记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