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我所在单位有

(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我所在单位有系统内部的遴选,但是 报名参加需要所在部门、分公司、集团层层审核。我先后报 名2次,所在部门领导都签字同意(至少表面上),但是在分 公司人事就被卡住了,每次询问都借口说可能专业不符之 类,不给明确说法。因为在一个偏远地方的央企,本地就没 有更好的去处,而且知道被卡也是报名结束后,所以也没撕 破脸去问。现在又有一次报名机会,按年龄要求估计也是最 后一次机会,报名后去问人事部门,一直遮遮掩掩,不说是 否审核通过。因为家庭原因通过遴选换工作地点对我很重 要,但是感觉很无力,有时候都生出极端的想法了。本人在 部门内算是核心骨干,有时候想是不是工作成绩约好越走不 了。请问司令,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2019-05-21

回答:读过C1:和C3: 么? 我不认为这是耍手段,故意造

成恩威难测。只不过你有这样的现实困境,其他人也有这样

的现实困境。但是作为一个组织可以配属的资源是有限的,

给了A就不能给B,又不能把现有的秩序搞乱了。所以,既要

给大家希望又要让大家在不确定之中遵守规则。这是原点矛

盾引申出来的结构特征,也是硬性约束边界所在,你没有选

择,他也知道你没有选择。 如果要博弈,你不能只看自己手

上的牌,你在看对方手上的牌。你知道本地没有更好的去

处,难道他不知道吗?他是管人事的,你的所有情况他都知

道。他不但知道你的,还知道其他候选人的。甚至预料到了

你可能做的几个选择——这就是你生存结构中的路径依赖。

什么东西让人害怕,���须严肃对待? 他不知道你手上有什么

牌,但是你的牌打出去又会对他造成致命影响!你反复强调

的东西都是从你自己的视角中得出来的价值,辛苦和诉求。

作为部门骨干,你的领导肯定会签字,这对他而言不过是在

履行手续而已。你在分公司的分量,取决于你们部门在分公

司的地位。如果你是一个不重要的部门,即便你在部门内再 优秀,那么你对整个公司而言也无足轻重。如果整个部门都 不重要,个体就更不重要了!关于这一点,这个情况你摸清 楚了吗?要客观,不是主观。对分公司而言,你们是创造利 润的部门,还是辅助性的部门?你们这个部门是关键性的岗 位,还是一般性的岗位?你这个岗位,会不会对整个分公司 的某种重要业务造成致命的影响? 如果都不挨边,那真的是一 个无足轻重的螺丝钉。完全没有反制的分量,只能等待随机 的安排。前两次你就是在对这些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一厢情 愿的想象中浪费了时间。 如果你是一个基层人员,你第1步应 该是申请到有分量的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去。第2步才是成为那 个岗位不可缺少的人。第3步是培养好接手的人并提出这个申 请。(12赞)

评论区:

司令 : 其实很多生活中的这种应用,已经包含在结构学的基本原理之类了。大家可能好没有好好的去读那种框架和阐述原

理性的东西。人都喜欢追逐热点,然后自己也说两句不着边际的评论,好像很有参与感。其实那个没啥意义,像一阵风一

样带个情绪。真正有价值的是阐述的底层逻辑。他们或许有点抽象或者枯燥,但是搞懂了自己能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用得

到。

灵儿running : 这位朋友的情况和我的情况真的是太像了。我说一下我是如何破局的,供这位朋友参考,也请司令指正。首

先,我认为司令的方法是最正确的,如果我能早点有人这样指路,之前也不至于走很多弯路。 我的方法是直接越过分公

司,直接去更上一级单位找关系,上级单位有人给自己说话,除了能获取更加准确的用人消息以外,分公司那些人也不敢

怠慢自己,实在不行,有时候还可以狐假虎威吓唬吓唬他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司令 : 能够找到越级的资源,那自然是不错的借力点。让别人误认为你来头很大,也是增加了对方心中的不确定性。正常

的公司流程,上面的决策是会向下通报的,哪怕是口头招呼也必须要能够在上面对接上有分量的人。但绝大多数底层人,

只认识自己部门的人,也只熟悉自己部门的人,很难与上面的人说得上话!魔咒往往是环环相套的。

小麦 : 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能笑的日子里,热闹地活着。

面包树 : 谢谢司令的指点,司令分析真是直达本质,情况的确与司令说的差不多。司令给的建议让我觉得醍醐灌顶。司令

的分析我之前也多少想到过,但也只是零零星星。平时也习惯了低头拉车,很少抬头看路,思考没有大的格局,也看不清

底层的逻辑。加之性格也总习惯迁就别人,很少为了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自己的问题也自省出一些,但总是会自己找借

口,无所改变。司令的文章只零散读过一些,每读一篇都被司令的底层逻辑所折服,希望将来自己系统学习司令的文章

后,有能力能够运用一两分,让自己所改变。

面包树 : 谢谢这位朋友指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