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好,请问要怎么

(提问)匿名用户 : 司令好,请问要怎么用补齐逻辑上短板呢?

以前我也意识到自己需要补齐,学了些逻辑学和批判性思 维,但是感觉没有多大作用,没有那种很契合然后反观自己 作出改变的感觉。学生时代我还专门去看了牛顿的那本《哲 学的数学原理/》,看不懂也没有多大触动。

是方法不对吗,还是环境和文化的牵引力太大了,请司令指 点。

2019-03-11

回答:如果你试图学画画,是从把直线画直把透视理解开始

的。如果你学某种乐器,学会弹奏最基本的音阶开始。没有

人让你一上来就写一个类似命运交响曲一样的乐谱。也没人

让你去画一副蒙娜丽莎的油画。如果你不理解动力煤在需求

方和供给方的情况,你又如何判断这种大宗商品的周期和价

格走势?对极度的匮乏者而言,宁拙勿巧! 我举个最简单的

例子吧。我们拿一个最简单的命题来试一下这个思维训练:

如果我问你为什么不能堕胎? 你的回答可能出现两种具有代

表性的情况:第1种回答可能是这样子的——我存在于某种有

宗教情结的家庭,我认为堕胎是不正确的。第2种回答可能是

这样子的——因为胎儿也是一个人,一个生命,具有生命的

特征、生命的权利和生命的低位。无辜杀害一个生命违背人

类的法律。 这两种回答都非常典型。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

多类似的事情的类似回答。它代表着两个明确的方向。一个

是强调原因,一个是突出理由。突出理由的思维方式,是一

种基于冷峻事实和社会共识的逻辑推演。它没有个人视角的

前置条件。假如你表示了一个东西,首先需要别人去理解你

的个人视角,需要从你的立场上出发,需要满足一堆你设置

的前置条件。通常情况下这是在解释原因——这样的个人视

角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借口。抛开主观的掩饰目的。就客观 而言,不能充分理解你的个人视角和满足你的前置条件,其 它人无法理解你所说的原因。每一个人的精神结构都不一 样。对同一个环境中的同一事物的自我抽象各不相同。所 以,无法满足那样的前置条件,极度容易造成误解。你无法 从一堆个人视角中找到共识。那么,判断和决策就缺乏依 据。要么是空洞的概念或者放之四海皆准的格言,要么就是 自说自话的自我表达。 没有逻辑,同样能够沟通。可以通过 共情或者类比来统一前置条件。这一点在绘画和音乐上表现 的非常明显。古典乐连词都没有,只有纯音乐。但是却能让 很多人听后找到共鸣。正如没有逻辑,但它确实实现个体之 间的协同性。它有一个局限性,你发现没有?就是范围不能 太大。150个人的部落里面是不需要文字的。因为共同的生存 环境反复强化,由内而外实现了前置条件的统一。对外它有 自我遮蔽性,但对内却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如同你和你最好 朋友之间的那种默契。这种同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 规模非常小,要求非常高。那就如同古典经济学,只适用满 足一堆前提条件的极小范围。如果极小范围的能量能够解决 一切问题,人类就不需要去构建更大的生命体,提高能量转 化的能力。人类也不需要由150人的小部落进化成级70亿人一 体化的全球世界。 如果说每一个具有自我遮蔽性的小范围都 是一个悬浮在空中的泡泡,那么逻辑就是跳出各种泡泡的那 个地面。可以作为所有置身个体视角中的生命体共同的参照 物!所谓开天眼,就是跳出去,在那个共同的参照物上面。 重新审视每一个泡泡,及泡泡里面的生命体的求存行为。 人 心之中的束缚远强于任何材料建造的牢房。我们星球里面就 有一位哥们,从他的提问就可以看出那种自我遮蔽性非常的 强,他也非常努力的挣扎,但就是跳不出自己给自己编的那 个泡泡...(14赞)

评论区:

林恒羽 : 好奇是哪位哥们

machelshan* : 算我一个[捂脸][捂脸][捂脸],求医治?前置条件、个人视角、自我抽象/自我遮蔽性、参照物、出离立场、见

路不走……

Canon : 推荐本小书《简单逻辑学》(Being logic)

Canon : 建框架的话可以看看

machelshan* : 感谢!看了感觉确实不错。 Canon : 客气,相互交流学习[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