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温心 : 司令你好,河南建业胡葆森的唯一女儿随母姓, 当朝大大的姊妹们也是姓齐,华为公主也是随母姓,虽然当 年任总是倒插门,后来也完全可以改过来,还有印象中一部 分精英人士都存在这些问题。孩子随男人姓,是我们这个社 会最坚守的部分,多少为此离婚,家族战争,倒插门的中心 考量也是孩子的姓氏。为什么上面说这几个人,甚至现实中 更多这些精英人士,把这个中国社会中最坚守的东西,视为 脸面、视为活着的意义的东西轻轻放下?跟随你学会从关键 支点看问题,从细节看看宏观,怎么从这些人的这个细节推 断出成功的必然性?因为现实中看到的底层随母姓或者倒插 门的男人都是在混日子,都是家庭条件所迫,然后浑浑噩噩 的混日子。
2019-03-08
回答:人的认知对自己家的束缚就是一种无形的枷锁。现实
生活中形成一种观念是一种生存策略作用于现实长期雕塑的
结果。在通常情况下会把它称之为文化。我们在结构学的框
架里面就说过,所谓的文化就是族群在其生存结构中的共同
生存策略。这种一致性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秩序。不管这种秩
序是什么,它肯定是更适合于那个生存环境的。这就好像比
草原上的民族都崇尚彪悍,水上的民族都强调应对于各种不
确定的勇气。因为这些一致性有利于他们这个族群在这样的
环境中生存下去。 简单的大脑无法认清自己的生存结构。无
法理解复杂的事物。所以会遵循一种统一性的裹挟,追寻一
种循规蹈矩。这样让她有安全感,有归属感,获得认同。 我
们说过小孩强调对错,而大人注重取舍。并不是大人不重视
非。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对和错能够决
策的。它会存在一种灰度一种多维度的取舍选择。有些趋势
性的东西,甚至违反人的直觉。这是简单的大脑和单纯的心
智所不能承受的。当这种反差出现的时候就会形成冲突,而
内心的冲突如果自己无法用理性去理解,而且还遭受到外部 的裹挟。它就会形成一种淤积、压抑和逃避。 理性和勇敢的 人,他能够搞清楚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真实。自由和自主首 先是清楚自己是谁,自己处于什么的状况中,自己要什么。 这是不是精神结构的三要素?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与外部 资源关系的认识,依据以上两个认识形成的生存策略! 理性 是个好东西,理性的训练需要思辨逻辑和知识体系。情感教 育之中有理性,在认知和处理自身与外部资源关系的时候就 会有边界。科学教育中如果有逻辑。在认清自己和所处生存 结构的时候,就会尽量的理性。人的恐惧源于未知。这个世 界上永远存在未知。生活也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 一颗的味道。但是理性和逻辑能够把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分 开。那先确定的东西所形成的边界,能够把完全不确定的东 西隔离在一个区间之内,从而相对的变得确定。政治家为什 么要读历史?从往昔的周期之中找到确定的边界。即便眼下 不可收拾,也对未来具有坚定的信心——那信心来自于时空 之中边界的确定性。(13赞)
评论区:
xl : 昨天看司令的微博,第一次读了共产党宣言。而且连读两遍。真的很有意思。
大山 : 脸上有笑容,心里有逼数。
正阳 : 哈哈,找到司令微博了
xl : 司令的微博人太少。司令本人又不愿意在微博多透露自己的个人生活圈子[呲牙]。
问候林 : 国家与革命,怎么办,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了解一下
xl : 我朝和宣言里说的增长阶段有何区别?增长无极限啊[呲牙]
罄 :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找的同样确定中的人协作!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双方都不在确定中。 越优秀的人越确定!越边缘
的人越不确定! 让自己确定化是理智的选择! 好像说的这个意思!
罄 :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在确定的确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