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贴丨上海交大MTI

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0NjMyMw==&mid=2247486367&idx=1&sn=ed7b025be2c8ba685f52e14fa7ab3f94&chksm=ec70bc43db073555f13a9723a3e05e5b6ec3d65ee54fc933ab7f07604a5fe709b054c148c177#rd

Licht同学参加了我们四期课程,得知双非背景的他考上上交MIT硕士后,我们邀请他写了份经验帖,讲一讲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感悟。他考研成功上岸、专优秀,也担任过G20、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的志愿者。但透过光鲜亮丽的外表,我们看到了他归零的心态和踏实的努力。

以下是他的经验贴:


01

自我介绍

在考完研以后我一直想写个经验贴,想着这次考研时来运转,也给自己积点德,造福社会。但是在写经验贴方面我实在是没有经验,无从下笔。苦思冥想之后,我大胆预测跟着Soren考英语方向研究生的应该有一些吧,所以决定分享一点备考过程的苦与乐吧。(注:以下所有内容皆为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先说一下本人的情况,坐标魔都某双非英语专业,过了四六级,也过了专四专八,又考了研,很幸运地被上海交通大学MTI笔译专业拟录取,现在一边实习一边跟着Soren学英语。

要说考研的真实动机,其实是梦想加跟风。我小时候很羡慕那些学富五车的高学历人才,暗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成为那样的人,长大了虽然不再有那么强烈的意愿,但因为周围同学的渲染,想着大家都去考了,我也去吧!有一个更高的学历,有一个翻身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就我个人感觉,考研似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必由之路,相当多的同学选择考研或者出国深造,毕业直接工作的同学倒是一直在减少。我认为也许是广大莘莘学子还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还不如多读点书,给自己的履历添砖加瓦,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所以我是非常鼓励考研的,因为既然对未来茫然,不断学习是最稳妥的进步方式。


02


备考心得

关于备考,我总结下来只要牢记并且实践两点就能胜券在握:信息努力

信息顾名思义,就是院校信息,报录比,题型等。这些值得好好花功夫钻研一下,考研之初院校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你是否有可能上岸。你是有名校情结,还是想要去个外语院校钻研外语,亦或是仅仅想要张硕士文凭,选择的院校都大相径庭。然后便是看看历年真题,因为即使考同一专业,每个院校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根据以上角度,来判断哪个院校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请务必不要小看信息的收集和选择,我身边不少同学今年就因为选择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明确了奋斗方向,接下来就交给勤奋吧。具体我怎么安排学习的我并不想多赘述。因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在图书馆从早坐到晚,我做不到;有人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一天政治可以看掉好几章,我做不到;有的人每天吃喝玩乐,最后也能金榜题名,我也做不到。所以,除了院校选择,我希望各位能够抽出时间来审视自己:我自律性强吗?我最多一连学习几个小时?我一天最多学多久的英语?我每天需要睡几个小时?回答了这些问题,你自己就能定制一套适合自己又高效的学习方法。然后请将这个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直到考研结束,也要继续坚持下去。这里我想引用三句话来说明这个道理。《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战国策》中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我很喜欢这三句话,也请大家好好揣摩。


03


日常学习

我看过许多学英语的方法,也浏览过许多提升语言水平的文章,但从多数文章中,我只看到了作者的自吹自擂和很玄乎又虚张声势的内容,或者夸夸其谈如何发音和native speaker一样,又或者自己如何三个月学好英语。大神的确有,我不敢说他们是弄虚作假的,但我敢说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并不适用。大家看所谓的经验贴,无非是想从中找到一条捷径,让自己能不用太过努力就得到最好的结果,但是,我希望各位能早一点明白一个道理:学英语唯有踏实刻苦。Soren老师学习,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牢记于心,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已经是个成功的开端了。我从七期就开始跟着Soren老师学习,之中我也偷偷懒,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看的章节就let it go,但与其说我从Soren这里学了多少英语知识,不如说重塑了自己对英语的态度。

小学中学因为背课文而感到厌烦,又觉得没有用,到了高中大学,感觉自己英语好了,翅膀硬了,开始走“歪门邪道”,想学就学,不学也无妨。备考期间碰到了Soren,我真的感觉找到了知音一样,有些大神对学英语不屑一顾,觉得这是唾手可得,信手拈来的技能,我会忿忿不平,因为我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我即将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却又回归到了小学时的笨办法,背课文,抠知识点,挺无聊的说实话,但是最有效,我才恍然大悟,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为了学好英语,我会捧着本12000的词汇书,来回背八遍。

即使我一天的实习结束非常疲惫,我也会免费教外国友人中文课,一周三天,一天一个半小时。许多文章将他们的成就展现给你们,讲授传销式的成功学,他们的光芒让你们睁不开眼,艳羡不已,但我只是想成功背后的心酸展现给各位,希望大家能看到成功道路上的荆棘和坎坷,看到成功道路的漫长,看到成功之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学英语,不可能一蹴而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请大家持着水滴石穿的毅力,拿起手中的精读圈圈画画,反复朗读;拿起手中的二笔三笔教材,一篇一篇练习,一篇一篇消化,而不是将太多的时间放在别人的经验上,不加辨别囫囵吞枣。学英语是终身的事,因为语言会与时俱进,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日新月异,请不要放弃学习,尤其是学生,我认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是最有帮助的。


04


拓宽视野

最后,不管是不是从事英语相关专业或者工作,我希望各位可以尽力打开眼界。Soren老师研究生学的外交,所以精读的题材都是从宏观世界对问题的分析,着实为我打开了国际视野,我真的受益匪浅。我认为拓宽视野有两种方法,古人早已帮我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践行这一点,我从大三开始读书,什么都看,文学作品,侦探小说,历史,心理,经济,政治,看得很杂,涉猎很广。一名合格的译者被称为“a walking encyclopedia”,没有庞大的知识储备,怎么做好翻译?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涉外活动,担任过G20、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的志愿者。大二我参加了学校的短期交换项目去了英国,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英伦生活。

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另一个叫ICON的项目,该项目聚集了各个国家大学的同龄人,为各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半年一届,我一干就是四届。我很感谢这个项目,第一,这个项目需要每周做两次presentation,我两年一共做了120多场presentation,我想或多或少也对我复试的口语有很大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