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千万人,但也闪耀着

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0NjMyMw==&mid=2247486164&idx=1&sn=f26fa4a08717bb1b7c5f5f5a280da09f&chksm=ec70bd08db07341eed6f4df9a10143c63d9c769341206b7e5d6e526eb671c2d84b352241605b#rd

课程学员

Bella


一.备战过程心得

二.学习经验体会

三.学习方法交流

四.学习工具推荐

 五.一些闲话        



一.备战过程心得


1. 确定目标

于我而言,考研第一步是先确定报考目标。我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兴趣、日后就业方向(前景)、家庭因素、地理位置以及大四现实情况等,确定报考本校福建师范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

个人觉得,梦想名校是好事,为之奋斗更是励志,但现实选择那么多,并非一定要211、985不可——好学校竞争势必更残酷,录取条件也会更严格,这对许多想要一战即胜、不想二战的同学是个抉择。我其实并非对学习痴醉如狂,自己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临近考研我的养男人游戏居然大更新呜呜呜这谁顶得住啊)。所以综合考量各方面之后,再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emmm还是报自己的母校吧。


推荐一些实用的工具:

①研招网(全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个从头帮你到尾的网站,信息量很全,谁用谁知道。

②考研帮APP:院校信息、最新资讯、前辈经验、水(划掉)群交流,充分利用的话帮助挺大。



2. 前期准备

(1)复习计划准备:

除了确定院校专业时咨询了辅导员、任课老师、学长学姐、亲友等,我前期准备主要重心在安排复习计划,一般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阶段总结回顾。这个大家应该基本都有,且不赘述。计划基本内容固定,但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修改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老话说的在理,先做好计划,更能有效帮助一系列任务的进行。我个人对时间把握度挺高的,所以一般预估的进度都能差不多完成。

偷偷给瞄一眼我乱七八糟但是自己看得懂的plan list:




当然,做计划是为了让我自己心中有底,对于整体复习进度有更好的把握和掌控,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按照计划走,甚至去赶进度,这样反而会产生学习疲劳以及心理上的挫败感。我这里还要举个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能在有计划的基础上灵活适应变化才是好的。


(2)复习资料准备:

 根据不同院校、专业的官方指南、结合前辈经验,自行购书(新书or二手)或网络搜索资源。一般是复习用书和真题。我本科学姐缘很好,因此除了政治的书自己买、二外的书看本科教材,其他科目的都是学姐送的考研书目或专八资料。(省了一大笔钱)

真题很重要!真题很重要!真题很重要!不管是什么考试,真题都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性,毕竟它一定程度上就象征着某个时间段的重要考点和题型变化趋势。刷八百套模拟题不如吃透八套真题,从而更好地熟悉目标院校的出题规律、总结命题重难点、了解答题套路。因此大家可以关注报考院校的真题信息、或者前辈的真题资源。


这里推荐的主要工具:

①Wunderlist(奇妙清单):清单APP做计划,哪里做完勾哪里。

②考研帮APP:宝藏研友,在线解答。真题回忆版的聚集地,上岸经验贴的聚宝盆。

 

3. 过程安排

跟逐步制定复习计划一样,考研复习的过程真的需要坚持。我的大四上学期十分刺激:全年级最多的专业课学习、半个月的个性化实践周活动、毕业论文事宜……可能看上去觉得没什么,但真正知道复习道阻且长的,只会是复习者自己。自习室稍一晚去就“人满为患”。我们学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各位母校或是目标院校了,竞争就摆在那里。

此外,复习过程中的作息安排也很重要。如果复习内容比较多,还是建议培养一下自己的毅力和好习惯。比如早起、晨读或是午睡一小会,行为心理学的21天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复杂,只要我下意识地去做去坚持。

 

4. 考前调整

 周六考研,而周五我还在上一门内容有些枯燥的专业课。当时教室里仅剩十人左右,就我一个是明天参战的考研党。其实心中是有些崩溃的,可能是担忧自己比他们少复习了许多。但好在自己心态尚可,还是调整回来了。




二.学习经验体会


1. 政治

(1)复习材料:

 ①肖秀荣老师《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八套卷》《四套卷》。

我是文科生,高中政治背诵的阴影(划掉)记忆有些许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于是我前期只购入了肖老的前三套书

《精讲精练》用作工具书,学习复习知识点,梳理框架和脉络,学习一章完立刻做练习题检验巩固;后期框架建立起来后,基本不看了(因为它又厚又重);

《1000题》习题巩固知识,我用铅笔做了1.5遍(嗯,0.5遍是挑重难点重做);

《讲真题》是真题讲解,我考前大概一两个月做(并不是一天一套,给自己点时间消化)。做题时一般重点在选择题,因为知识点多而零碎,容易混淆;大题挑了个把题自己完整写一遍之外,其他大题都只基本列出要点。

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肖老的《八套卷》《四套卷》也基本是考研党人手必备。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只看《四套卷》(最好要在学习框架已成,基本知识掌握得已经不错的情况下)。我有个文科生室友,精讲精练都没翻完,却只背了一遍肖四,政治考了快70。(当然,这只是个例,不建议这样临时抱佛脚啦)

②徐涛老师课程视频、《小黄书》

这个可恶的男人用他那散发着旺仔一般的香甜气息吸引了我(不是)——徐涛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还接地气,动不动就cue面前的我“你咋不上天呢”,让我时常感到学政治就跟上天一样,自由自在,潇洒快活。(2倍速开启新世界)我还入了他有名的小黄书,专门用来背诵大题知识点的。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政治需要努力攻克,那么可以入手其他经典书目:例如《核心考案》《风中劲草》等,政治复习书目巨多,大家斟酌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不要想着成年人全部都要,不划算的


Tips:政治就真的跟“政治”有关,不管是哲学经济、历史思修,所围绕的出题目的都跟政治挂钩,只要抓住套路,把握题目规律,攻克政治的道路就会轻松许多。我从暑假开始复习一个月后,摸索出自己的复习方法,9月开学进入攻坚期,一直备战到12月,建议前期注重知识点理解记忆、中期建立框架、后期补缺补漏和攻克大题。


(2)答题技巧

 Share一个我自己觉得好用的简答题背记方法

 ①结合工具书和Anki。②手写答案(或要点),无需背出声。

 工具书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精简成“背诵版”,但是一眼看过去还是令人虎躯一震。因此我是背诵时,将【题目+答案大点】输入进anki里,借助anki自带的周期复习记忆,帮助我每天复习一下过去的知识点。上图!





有了这玩意,每天背诵time一到,我就兴高采烈地打开手机,铺平草稿纸,开始看题目写答案(或要点)。

我复习政治并没有通过读或念的方式背诵记忆,而更多是通过手写、理解、思考的形式去记忆大题。我是思维导图业余爱好者,背记大题时也会借助一些脑图的符号或方法勾勒出答案。这么做事因为我觉得考场上考政治时,我们也不需要对着试卷大声背诵“改革开放的影响有哪些巴拉巴拉”,而还是得写出来。所以尽早锻炼这种书写感觉,锻炼肌肉记忆,更有助于考场上的发挥。

我记得有一天晚自习在记忆一道大题,明明脑子里记不太清楚,手却不自觉地握笔疾书……amazing。

主要工具:

Anki: 记忆神器了解一下,哪里有需要搬哪里。(详情请咨询下方第四大点:学习工具推荐)

 

2. 英语相关

复习材料:

英语这东西本不分家的,虽然我学商务英语你学师范英语她学翻译……但基础的东西融会贯通了到哪儿都能用的溜。我秉着一种“我虽然大四还要上专业课,但是我就当复习英语了”的心态,一路坚持复习下来。

大概讲下翻译与写作这块(因为就这科最高,且涉及内容比较宽泛)。复习资料包括:经济学人双语精读公众号、张培基108篇、专八翻译(华研or星火)。

①经济学人双语精读:很勤的推送,免费内容就足够消化良久。我一般手写笔记,配合anki记忆,并及时复习。写作基本全靠它,背过的句型每天用简单造句检验。

②张培基系列:翻译名家书目,我用来纯欣赏的,并试图探索文学翻译时的感觉,记忆一些表达;但跟一位同学交流中觉得张培基先生的文学翻译带有比较浓厚的个人特点、喜用大词,因此我个人并不完全靠它复习翻译,而会更偏向专八这种带有应试针对性的用书。


微信公众号:

保留置顶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光顾率最高的几个(【经济学人双语精读】)

 



三.学习方法交流


1. 保持积极状态学习:

(1)检测式学习:

朋友,或许你听说过安利(划掉)小测吗?小测这种东西存在还是有他的道理的。用小测检验是为了更好地把自己已掌握的东西可视化、量化,输入多了总得输出看看成果。这样也方便掌握自己的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联系式学习:

陌生接触知识,快速建立知识网,调动已有知识服务于新知识的记忆。建立联系,帮助高效学习和记忆。一个知识点,最好能把它放在一个知识网里。

 

2. 保持正确良好的心态:

(1)坚定考研决心:

身边有一些犹豫要不要考研的同学——我个人觉得,这条路不分对错,只有对你适不适合。那些让你去工作、说什么早日到社会磨炼获取经验更有利于未来就业的人,他们可能并不是否认考研的意义或价值,只是他们建立在不同立场不同经历的基础上得出的不同态度和结论。但是,他们不是你。你要想想自己要什么。

(2)心态重塑:

我jio得吧,既然走上这条路,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坚持到底!

心态崩很正常,重塑心态尤为关键。很少有人坚信自己百分百考上,过程中的担忧、疑虑、压力、自我怀疑和否定都很正常。

合理调节复习节奏,不要太压迫自己。要记住,能达到你的极限已经很不错了,但那时最好停下来歇一歇。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顶点的峰值,再勉强下去就会一路跌落。不如调整状态,蓄力再行。

(3)正确态度:

考研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该吃吃该喝喝一样不能少。




四.学习工具推荐


1. Anki

   不仅仅是记忆翻译词条,我也拿它来记忆政治知识点(易错点+大题要点)、写作句型或用词、生词难词、格言谚语、专八改错(呜呜呜这个不讲道理的霸道题型)等等等等。PC版功能也很强大(攻略百度贴吧都有),手机版便携,每天看看就跟背单词打卡似的,真的敲好用,爱了。



2. 笔记工具

电子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幕布……五花八门的笔记工具有空可以探索下!适合自己的才最好!如果都不适应,手写笔记大军欢迎你的回归!

 



五.一些闲话


1. 人心得之谈,算不上经验,大家看看便好,如有启迪,不胜荣幸;如不赞同,烦请君念我经验不足,付之一笑即好。

2. 知识付费的时代,希望我们都能摆脱成为伸手党,主动探索搜集,建立自己的知识图书馆,必要时候付出相应的代价。

3. 作息规律!有睡眠方面问题的朋友推荐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的《睡眠革命》,里面的一些概念方法对改善我个人的作息很有效果:90分钟睡眠周期、30分钟午睡法等。

4. 作者不是学霸,见识短浅,但是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图书馆和知识体系。分享初衷是觉得,每一位朝着目标不懈努力的人,都值得肯定和尊重!平平无奇的我经常tell自己:我是千万人,但也闪耀着。




如果你有所收获,那就请作者喝杯咖啡吧!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