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不提供非Ubuntu的bulid支持,所以如果用户用其他操作系统,比如CoreOS、CentOS、MacOS X、Windows,开发都得在docker里。所以需要能build本地修改后的代码。 我们可能需要两个 Docker images: 1. development image:不包括源码,但是包括开发环境(预先安装好各种工具),也就是说Dockerfile.dev里既不需要 COPY 也不需要 RUN git clone。虽然这个image和源码无关,但是不同版本的源码需要依赖不同的第三方库,所以这个image的tag里还是要包含git branch/tag name,比如叫做 `paddlepaddle/paddle:dev-0.10.0rc1`,这里的0.10.0.rc1是一个branch name,其中rc是release candidate的意思。正是发布之后就成了master branch里的一个tag,叫做0.10.0。 1. production image: 不包括编译环境,也不包括源码,只包括build好的libpaddle.so和必要的Python packages,用于在Kubernetes机群上跑应用的image。比如叫做 `paddlepaddle/paddle:0.10.0rc1`。 从1.生成2.的过程如下: 1. 在本机(host)上开发。假设源码位于 `~/work/paddle`。 1. 用dev image build 我们的源码: ```bash docker run -it -p 2022:22 -v $PWD:/paddle paddlepaddle/paddle:dev-0.10.0rc1 /paddle/build.sh ``` 注意,这里的 `-v ` 参数把host上的源码目录里的内容映射到了container里的`/paddle` 目录;而container里的 `/paddle/build.sh` 就是源码目录里的 `build.sh`。上述命令调用了本地源码中的 bulid.sh 来build了本地源码,结果在container里的 `/paddle/build` 目录里,也就是本地的源码目录里的 `build` 子目录。 1. 我们希望上述 `build.sh` 脚本在 `build` 子目录里生成一个Dockerfile,使得我们可以运行: ```bash docker build -t paddle ./build ``` 来生成我们的production image。 1. 有了这个production image之后,我们可能会希望docker push 到dockerhub.com的我们自己的名下,然后可以用来启动本地或者远程(Kubernetes)jobs: ```bash docker tag paddle yiwang/paddle:did-some-change docker push paddlectl run yiwang/paddle:did-some-change /paddle/demo/mnist/train.py ``` 其中 paddlectl 应该是我们自己写的一个脚本,调用kubectl来在Kubernetes机群上启动一个job的。 同时: 1. 我们希望最好可以在docker hub上自动跑起来。如果不行,需要把我们的CI服务器设置一下来自动打包。 曾经的讨论背景: ["PR 1599"](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pull/1599) ["PR 1598"](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pull/1598)